到了新疆后,穆铁柱心想自己总算有“用武之地”了,可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一开始安排穆铁柱锄地,但是锄头对他来说太短了。穆铁柱力气很大,可是他用着不合手的锄头就需要一直弯腰,这么一来效率就低了。除此之外,他只要多用点力气就很容易把锄头弄坏。
1968年,穆铁柱一直没在新疆找到工作,就回老家东明县另寻出路,顺便看望自己的亲人。刚回家时他帮着家里人卖鸡蛋,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穆铁柱作为体育专项人才被张主任推荐到了山东省体委。穆铁柱之前没有接触过篮球,甚至连篮球的比赛规则都搞不清楚。
省体委的教练在得知穆铁柱啥都不会后,瞬间头都大了。由于当时省体委的工作非常忙碌,教练对他的耐心也不够,所以没过几天,穆铁柱就因为能力不足被退了回来。张主任看着穆铁柱这么好的身高条件却没“用武之地”,不禁暗自发愁。
直到有一位老相识给张主任指了条正确的道路——去找湖北省黄石市体委主任余邦基。余邦基曾经担任过“八一”男篮队的队长及教练,现在又是体委主任。余邦基一见到穆铁柱,一下子就乐了!因为在当时人均1米7的中国,能出现2米多高的人可是很不容易呢!
张主任坦白地对余邦基说:“穆铁柱没有任何篮球基础,需要你从头教他。”余邦基回答道:“这没有什么,关键要看看他的反应能力怎么样。”余邦基对穆铁柱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最后结果是力量和反应能力都不错。
余邦基给穆铁柱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每天要跑一万米。穆铁柱从来没叫过苦,喊过累,只管埋头练。之后,余邦基还为穆铁柱“量身定制”了训练计划,从脚步、投篮、挡拆再到抢篮板,穆铁柱脚踏实地地练习,水平也在逐渐提高。
在训练了一年多之后,余邦基作为正式队员加入了八一男篮队,身披15号“战服”。由于穆铁柱比大多数球员都要高,所以他只需要掂一下脚,一抬手就能投进篮筐。在“量身定制”的训练计划加持下,穆铁柱的体能和反应能力在队里称得上数一数二了。
1976年,中国男篮代表中国访问日本。期间中国男篮参加的比赛可不少,但只要有穆铁柱出场的比赛必定座无虚席。
在其中一场比赛,日本电视台专门邀请了前日本球王——谷口正朋作为解说员。谷口正朋在比赛前隆重介绍了穆铁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当穆铁柱投篮命中时,谷口正朋激动地喊道:“‘东京塔’又得两分!”东京塔就是很多日本球迷对穆铁柱的第一印象。
球传到了穆铁柱手里,只见他虚晃一下,果断出手,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进球了!全场欢呼!第一场刚结束,担任中锋的穆铁柱一人就拿下25分。
这场比赛的最终结果以八一球队胜利告终!在穆铁柱等主力的带领下,八一球队继续冲击了亚锦赛,取得了三连冠的好成绩!自此穆铁柱有了“亚洲第一中锋”的称号!
穆铁柱一下车就引起了路人的注意,凡是路过的人就没有不驻足观看的,回头率拉满!穆铁柱几人感受到了旁人热烈的目光,加快脚步走进了商场。穆铁柱以为这下总没那么引人注目了,但是并非如此。
在穆铁柱快40岁的时候,身体各种机能严重下降,由于过度训练导致的疾病凸显,他不得不选择退役。
除了演戏,穆铁柱还做起了慈善事业。他常常用自己的积蓄资助处于困境的同行。后来,他还和国家队女篮成员郑海霞,共同创办了一所篮球学校。
郑海霞泪流满面地说:“实在是太突然了,我们前几天刚刚一起吃过饭。穆大哥这么好的人这么就……”
姚明后来接受采访时说:“我没跟穆铁柱前辈说过一句话,是因为我当时水平太差了,还不够格,穆铁柱前辈一直是我的榜样!”当时担任八一体工大队长的朱家志早早就来到了追悼会,参加了全部仪式。
穆铁柱留下了一双儿女,女儿穆榕身高1米7左右,儿子穆桐身高1米8左右。家人过着平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