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揭露历史的隐秘:举鼎而亡的秦武王嬴荡对秦国有哪些贡献?
迪丽瓦拉
2025-07-24 12:33:26
0

揭露历史的隐秘:举鼎而亡的秦武王嬴荡对秦国有哪些贡献?

历史上,秦武王嬴荡因为一心作死,所以被黑的很惨,而且因为他的名字也很奇葩,让人有些难以直视。

但其实,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位秦武王的贡献其实很大,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千古帝王”了。

没有他的这两个贡献,绝对没有秦一统六国的明天。

贡献之一:知道自己没有才能,所以把自己提前送走。

秦武王继位时的秦国已经完成了“商鞅变法”,实现了脱胎换骨了。

而且因为一个天赐良机,秦国夺取了巴蜀之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秦国统一天下只剩下时间问题了。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不靠谱的嬴荡继位了。

我们的秦武王嬴荡是一位天生的战士,生的高大魁梧,性情刚烈,好勇斗狠,经常在秦国搞一些国家级别的摔跤比赛。

有时候兴致高扬,他还会亲自下场参赛。

嬴荡对自己最自豪的地方就是他的天生神力,也因此,英雄惜英雄,他对那些民间的大力士也很是尊重。

为了给那些大力士更好的待遇,嬴荡经常破格提拔他们。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孟贲。

在野史,《先秦志怪》里,曾经有这么一个记载:两头野牛在外边打架,孟贲看到了,就想上去劝架。

其中一头牛很给面子,直接就不打了。

但另一头牛是个一根筋,它不好说话,就想找孟贲算账。

孟贲人狠话不多,三拳就把这头不知天高地厚的野牛放倒了。

后来这件事情传到了嬴荡的耳朵里,他非常欢喜,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心花怒放。

他当即下令,册封孟贲为大将军,统帅三军。

军国大事,岂能儿戏?一将若无能,连累的可是三军军士。

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嬴荡这个人到底有多不靠谱。

好在商鞅给他留的家底足够好,,嬴荡四年还是举兵攻下了韩国的军事重镇宜阳。

这估计是嬴荡短暂一生里做的唯一一件正确的事情了。

因为宜阳这个地方实在太重要了,攻下了这里,就相当于打通了整个豫北。

图为宜阳旧址

后来的“杀神”白起也终于可以通过这里攻下新城,进而图谋天下。

但是攻下宜阳之后,我们的秦武王嬴荡那不靠谱的精神再一次发挥作用了。

人得意的时候,就是容易忘形。

嬴荡带领自己手下最出色的大力士们来到了宜阳参观,后来他还觉得不过瘾,又去周天子那里串了串门。

相传大禹治水时期,分天下为九鼎,后来西周建国之后,就把鼎留在了都城。

嬴荡看到巨鼎气势磅礴,就起了贼心,非要把其中的雍州鼎带走,还说它本来就代表了秦国。

可是问题来了,鼎重千斤,没有人举得动,自然也就无法带走了。

后来大鼎到没到秦国,我们不知道,但把嬴荡自己送走了,这可是真的。

虽然嬴荡走的有点不光彩,甚至可以说是有点搞笑,但他应该是笑着走的,毕竟他完成了自己当初继位时的梦想:

窥周室,死不恨矣。

这就是历史上最真实的嬴荡,贪图名声、喜欢蛮力,毫无心机和度量可言,根本就不是一个做国君的料子。

当时的秦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更需要小心谨慎。

稍有闪失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比如后来的乐毅伐齐。

齐国当时很强是吧,很自大对吧,经过乐毅这么一搞,齐国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威风,只能龟缩了起来。

而嬴荡也是这样,他对于秦国来说,简直就是个定时炸弹,说不定某天就炸了。

而他提前自己把自己送走,使得秦国彻底摆脱了威胁,更让秦国维持了高速发展的趋势。

也是因此,秦国最后一统六国,可以称得上是天命所归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霸主也好,雄主也罢,大多昙花一现,没有一个能像秦国后期这样完美。

战国后期,秦国的君主都是励精图治的明君,就算出现了嬴荡这种不靠谱的,也立刻被老天收走了。

天命在秦,秦国不统一简直就是天理难容。

贡献之二:没有子嗣,让弟弟可以名正言顺地继承政治遗产。

嬴荡死的时候年仅二十三岁,这个年龄在现代社会才刚到成家的年龄。

但在当时的秦国,十三、十四岁生孩子都极为常见。

可我们的嬴荡大人偏偏就爱“江(ju)山(ding)”不爱美人,所以二十三岁了也没有个后代。

他死后,庞大的政治遗产都由宣太后在弟弟魏冉的帮助下继承了。

而宣太后就是芈月的原型。

她的儿子嬴稷就是日后威震八方的秦昭王。

经过宣太后和秦昭王的不懈努力,秦武王之前留下的漏洞被一点一点地补了起来。

而且在秦昭王和宣太后的信任下,魏冉出色的个人才华终于得以瞩目世间。

因帮助秦昭王掌权有功,魏冉被封为了相国。

之后的魏冉虽然因为年老的原因几乎不再亲自带兵打仗,但他的战略眼光却仍然让世界瞩目。

他从群沙中发现了最大的明珠,并将他收入了囊中——破格提拔白起。

白起的父亲没什么本事,但是非常崇拜魏国的大将军吴起,所以他对儿子也取名为“起”。

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像自己的偶像吴起一样,发光发热,成为闪耀的明珠。

可惜白起的父亲后来死的早,没有等到白起崛起的那一天。

秦昭王十三年,白起没有辜负伯乐魏冉的信任,亲自带兵攻下了韩国新城。

新城是韩国和魏国抵抗秦国的桥头堡,也是他们最后的倚仗。

新城被夺,两国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于是合力抗秦,准备一举夺回新城。

秦昭王十四年,韩魏联军二十四万,气势汹汹地想要夺回新城。

秦昭王一开始派出了老将向寿,带领十万秦国军士,想要守住这块地方。

图为新城遗址鸟瞰图

可面对来势汹汹的两国联军,向寿并不是对手。

危机时刻,还是魏冉站了出来,力推白起,给了秦国最后的机会。

最终在魏冉的坚持下,白起得以领兵出战。

面对兵临城下的大军,白起大胆地改变了策略,不守反攻,以十万秦军全歼了二十四万魏赵联军。

伊阙之战,让白起的凶名从此刻在了六国人的心里。

杀神白起,为秦国一统天下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PS:白起作战的最大特点是不在乎城池得失,而是歼灭敌军,扩大战果。

著名的鄢郢之战和长平之战也是白起打的。

但也因为白起的做法过于极端,所以他最后也并没有落得个好下场。

总结

举鼎而亡虽然对于秦武王个人而言有点羞耻,但对于秦国而言绝对称得上是一件大好事。

嬴荡的提前离世避免了因为他好勇斗狠、不善政治的性格而毁掉秦国崛起的大好局面。

而且他没有子嗣,也让弟弟继位有了可能,让宣太后有了用武之地。

给了秦昭王君临天下,杀神白起崛起的可能。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秦武王对秦国的贡献绝对称得上是“千古帝王”了。

最后,秦武王,谢谢你去世的早。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文:小昭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三国志》《先秦》《战国策》《左氏春秋》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经历过长期战乱的中国,江淮一带的人口锐减,很多田地都是荒着没人种的情况,江淮一带自...
原创 明... 中国人口自古以来,在世界上都是,排名很靠前的,尤其是现在的十四亿人口,排名世界第一,其实早在清朝时期...
原创 中... 文/格瓦拉同志 古代中国是一个创造发明大国,在武器研制方面,一度领先世界其他地区几个世纪。在改变战争...
【地评线】徽评:擦亮长江文化“... 10月13日下午,以“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为主题的第二届长江文化论坛在安徽马鞍山市举行。 长...
逛吐鲁番博物馆,外国媒体人直呼... 铜制冬夏两用眼罩、2300多年前的人类假肢、敲定葡萄种植历史的葡萄藤……10月15日,出席第六届世界...
原创 末... 科举制度,一个影响中国古代深远的人才选拔制度。对于古代中国,乃至现在已经废除科举制度的当代社会也影响...
原创 揭... 在当今世界政治舞台上,韩国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成为了众多国家关注的焦点。近期,...
原创 诸... 三国时期的谋士谁最厉害呢?有人说是蜀汉的诸葛亮,他夜观天象、草船借箭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典故。还有的人...
原创 微... 【微微三国:新手开局的武将搭配秘籍】 在《微微三国》的战场中,每一个初来乍到的武将都是一颗未被发掘的...
原创 大... 随着现代影视业的飞速发展,一些历史剧也逐渐搬上了荧屏,跟大家见面,有些历史剧还是很尊重历史的,无论是...
海内外专家学者福建三明共论朱子... 中新社三明尤溪10月16日电 (雷朝良)“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哲学系教...
原创 张... 在国军将领之中,张灵甫的名气甚至比抗日名将薛岳都大,在张灵甫死后几十年,许多人还记得他,依然有不少人...
原创 明... 有许多人认为,中国在近代的落后与当时统治者没有重视海洋有关。在这样的认知下,一直有人认为中国在古代的...
漕运 养活了千万人的超级行业 张菁如 今天是世界粮食日。粮食关系着人类生存和发展,国家安全与稳定,自古至今都备受关注。在中国古代,...
原创 古... 我们在一些古装剧中,经常会看到的一个画面便是,某某嫔妃做了皇帝不喜欢的事,然后皇帝龙颜大怒,将她发配...
原创 遗... 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在驾崩前,都会留下遗嘱,但皇帝的遗嘱叫遗诏。全称是《大行皇帝遗诏》。尤其是明清两代...
原创 元...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 文丨麻辣读史(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
原创 曹...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46章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 曹魏篇第三章:曹操之子一览:除...
原创 如... 如果死于落凤坡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庞统,那刘备是否会是另一种结局呢 三国之中,有很多很有才能的人,但都...
美国为何总是针对中国?英国学者...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以及截图,请知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