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总是针对中国?英国学者:因为中国犯了一个大错!
迪丽瓦拉
2025-07-26 16:33:24
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以及截图,请知悉。

随着美国逐步将遏制中国崛起战略推至幕后台前,一个令人困惑不解的疑问也由衷显现。为何世界第一强国一定要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满是敌意?美国真的这般害怕被中国反超吗?

其中的影响因素是利益还是意识形态亦或是两者都有?面对着美国的连番打压,不同学者专家给出了属于自己的看法。有观点认为美国之所以要打压中国是因为两国分属于不同的阵营。

美国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导者;中国却是社会主义阵营当中的一员。虽然社会主义的老大哥苏联解体了,但社会主义并未退出国际舞台,在我国社会主义就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美国之前就一直非常敌视苏联,现在我国的实力空前强大,已然成为了美国的头号大敌。因此敌对我国实际上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也有观点认为我国崛起会极大冲击当下的国际秩序。

而且无法排除改变秩序的高度可能性。为了自保同时自危意识已经产生的美国势必要阻止我国的强势崛起;还有观点认为中国得到了巨大发展但却没有全盘西化,美国无法掌控住中国。

一贯习惯掌控其他国家和宣言霸权主义的美国,自然无法容忍中国这个“眼中钉肉中刺”。持有这种观点的专家是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前高级研究员专门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马丁·雅克。

马丁·雅克认为,美国打压中国本质上是一种帝国主义大国的心理在作祟。亦即:美国习惯在自己构建的二战后新秩序里来回游弋。再加上近现代西方世界占尽先机,赢在起跑线的缘故。

美国和西方国家一向不把东方世界当作叙事中心。美西方世界一直都把自己当成是世界的中心,但对于想要挑战和改变秩序的国度也会带有很高的警惕。东方国度要想崛起只有两条路。

一条是和日本韩国一样投靠到美西方阵营当中去;另一条则是向我国一样,在艰难夹缝中求生和积蓄力量。之后一举打破美西方的封锁,强势崛起。只有这样才会让美国忌惮不已。

马丁·雅克认为美国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敌对中国的,双方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期时关系不错。转折发生在2008年经济金融危机之后。美西方世界受到了极大影响,但唯独中国置身事外。

美西方世界开始意识到中国虽然也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可是却可以避开西方世界避无可避的危机和风险。这让美国意识到如果任由、放任中国无限制增长发展下去,美国就会完蛋了。

美国很可能会失去世界第一强国和大国的地位,就此沦为千年老二。因为美国和中国的国土面积相当却在人口上有所差距。中国一旦强势崛起了就意味着巨大的人口优势无法填补。

马丁·雅克指出双方在一开始关系不错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中国基本上没有可能可以挑战或者撼动美国在经济上的地位。上世纪80年代的中美两国在经济方面的差距实在太大。

美国不相信中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反超;其二是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可能会西化甚至全盘西化。但美国的设想全部失败并且还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产生严重的政治危机。

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多并且从不同阶层中涌现而出,民粹主义的兴起极大冲击了美国一直以来习惯的宏观性叙事。反观中国则没有出现此种状况,还让发展成果全民共享,高下立判。

马丁·雅克还认为世界上没有一直常青的国家,即使是美国也不例外。马丁·雅克指出美国经济的相对下滑从上世纪80年代左右就已开始。但美国一直不愿承认,直到今天仍是如此。

美国还没有做好相关的思想准备,几乎所有的美国人仍然沉浸在美国的经济还像以前一样得到高速发展的喜悦和兴奋当中。反观中国则是在经历了百年屈辱之后选择迎难而上奋起直追。

中国可以意识到这一点而美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于是美国人开始想方设法地打压挑战者中国。他们不愿意相信美国衰退了而是选择相信中国崛起太快,中国崛起会威胁美国安全。

美国对于中国崛起的反应是强烈攻击,一边增加崛起的难度;另一边则是极力宣扬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让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受损,让其他国家站在西方世界那边去一起敌视中国。

马丁·雅克认为美国针对中国的一大原因是中国一直在学习西方则没有。美西方世界与中国打交道的唯一目的就是阻止中国发展和崛起。这不是真正开放的心态,也谈不上真正地学习。

一句话,西方已经故步自封并且越来越小家子气。反观中国则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汲取西方的先进经验。但中国并没有照搬照抄,而是在推陈出新的基础上找到了适合自己的。

中国有了自己特色的现代化,没有走西方的老路和踩西方踩过的坑。中国的发展仍然强劲,没有出现向西方那样迈过急速发展期后就停滞不前的现象。中国社会的巨大活力让西方嫉妒。

西方一方面做不到保持谦虚的心态来反向学习中国;另一方面又无法脱离彼日荣光带来的巨大影响。西方想要改革又不想改革,西方现在就像是患上精神分裂症的病人一样,反复无常。

西方看不上中国所谓的先进经验但又对中国强势崛起忧虑不已。因此,美西方世界不约而同地站到了中国的对立面。不管是经济一体化组织欧盟还是军事一体化组织北约都是如此。

当下北约东扩亚太的趋势愈发明显;欧盟亦在新能源电车上对中国加征关税。

但长此以往势必会是两败俱伤的结局。因为现在的中国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了,现在中国和西方势均力敌。

参考资料:

马丁·雅克:对华关系,西方犯下一个巨大的历史性错误丨观察者网

美国为什么一直针对中国?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这么说丨环球网

马丁·雅克:美国为什么不能容忍中国崛起丨中国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系统整理成都茶文化 《茶肆春秋... 今(17)日,《茶肆春秋:成都老茶馆档案文献精编》新书发布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这是一部旨...
原创 秦... 引言: 秦始皇在我国古代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位伟人,在他执政期间,创下了四大工程,分别是秦长城、...
原创 从... 美国是建国只有二百多年的移民国家,刚建国时候只是殖民地小国,但却后来居上,成为了经济高度发达,军事空...
原创 赤... 赤壁之战前,贾诩说什么来着? 《三国志贾诩传》: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诩谏曰:“明公昔...
原创 刘...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刘伯温作为明朝的贤臣,尽心尽力地辅佐朱元璋,他擅长写文章,同时也...
原创 《... 《雪中悍刀行》中,徐骁好像很宠姜泥,但徐骁也应该知道姜泥是楚国公主,虽然姜泥现在不会武功,但不代表之...
原创 蒯... 公元前197年,韩信死在了长乐宫。刘邦洋洋得意地问韩信的谋士蒯通说:就你这样的人还敢劝韩信谋反,你看...
原创 苏... 在探讨苏联崩溃这一历史巨变的深层原因时,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无疑为我们揭开了其背后更为复杂的真相:据不...
原创 春... 在周代,中国有“华夷之辨”的思想,也就是将周人视为华夏、诸夏,而将周边的少数民族成为西戎、北狄、东夷...
通俗历史写作的难点 在于既要专... 马可·波罗到底来没来过中国?虽然《马克·波罗行纪》影响巨大,但对其中的记载是否实有其事,一直都有争议...
原创 击... 爱新觉罗·岳乐作为清朝第一猛将,乃统一女真的努尔哈赤的孙子,战功卓越,平定吴三桂,杀了张献忠,清朝前...
原创 吕... 引言 “反复无常”这个成语放在吕布身上最为合适不过。元代诗人杨维桢在诗中写道:“伟哉刘公论,吕布真难...
原创 自... 常言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很多帝王为何能做到这种程度,其实是因为他将一切被怀疑的对象之后,才能...
原创 被... 吕碧城 说起过往的故事,一半王侯将相,一半才子佳人。女人在故事里,不是殃民的祸水就是陪衬才子的美人。...
原创 “... 公元前224年,王翦即将带着60万秦军出征楚国,秦王嬴政亲自送行。到了城门口,王翦敏锐地发现嬴政一个...
原创 西... 汉朝的建立无疑让中原王朝开始崛起,从汉朝之后,中原王朝几乎在世界上变得非常强大。汉朝出现了一位能征善...
原创 蒋... 说起国民党的主席,蒋介石之名绝对绕不开,对国民党人来说,蒋介石至关重要,这与他多年统治国民党,并在抗...
原创 清... 笔者所在的城市是清王朝奠基之初的皇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又称盛京皇宫,距今近400年历...
原创 雍... 清世宗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阴历十月,雍正皇帝下旨加封正定知府朱之琏为一等侯爵,爵位还可以世袭,...
原创 刘... 在刘伯温气息尚存之时,他让儿子给朱元璋送去这两样东西,第一样是泛黄书籍,希望能保刘家人代代平安,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