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清朝前期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排得上名次的强国。这期间,中国很多先进的科学文化和技术,还有各种制度都被各国所效仿。其中,就包括日本。可以这样说,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全盘都是照搬中国的。
不过也有一点让人好奇,日本什么都学中国的,但有一点没学到,那就是“科举制”。要知道,“科举制”的诞生,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让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也就是说,“科举制”给了普通人一个上升通道,甚至一直可以上升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当然了,这制度也是保证大国中央集权和社会稳定的有利措施。毕竟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压制权贵的势力,使其不再有力量分配皇权,导致地方分裂。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中国的“科举制”有这么大的好处,那日本为何偏偏没学到它呢?其实,日本是曾学习过中国的“科举制”的,但举办的时间不长,就给停了,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日本的阶级固化问题比较严重。对于贵族们而言,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地位受到影响,更害怕小民众爬上来,最终威胁到了自己,于是便千方百计阻挠“科举制”(他们称之为“贡举”)的发展。
第二,其实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可以说并没有实现过真正的统一。也就是说,日本算不上是一个中央集权型的封建王朝,各地大名割据一方,幕府也奈何不来他们,其中央集权度远不如我国,天皇往往只是个摆设。这就导致了日本没有良好的条件来推行“科举制”。
当然了,最重要是还是因为贵族的干预。“科举制”其实是砸破了贵族的金饭碗。没有科举的时候,贵族可以干涉朝政,可以把自己的人安排到重要的岗位上,但科举一出现,贵族等于就是有名无权,那贵族肯定不答应。
在古代日本,一切都是世袭的,而且一世袭就就长达上千年,而世袭的这些贵族,他们肯定不希望有“科举制”,有他们在,中国的“科举制”也不会在日本生根发芽。当然了,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正式完成中央集权。
不过从这时开始,日本是全盘照搬西方,而不是中国。因此,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全盘照搬中国,偏偏没学到学到中国的“科举制”也就说得通了。(喜欢的话多多关注,多多点赞,多多收藏,转发和评论,谢谢!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欢迎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