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果不是慈禧拒绝,这个疯子也许就冲到日本,杀到东京了!
迪丽瓦拉
2025-07-26 16:32:36
0

四川自古以来都是人杰地灵的地方,出了不少英雄豪杰。

但是有一人在历史上名声不显,却在关键时刻,显示了卓绝的战略眼光和国际视角,堪称当时大清朝少有的国际问题专家,也被称呼为四川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这人就是四川自贡人宋育仁。

宋育仁能上位,还是沾了考试的光,在光绪年间中进士,进而成了翰林院庶吉士。

一般能做翰林行走的,日后大多数都是中央大员,前途可谓不可限量,后续大清朝也对其特别培养,让他做了欧洲多国公使参赞。

(川人宋育仁)

因此他的国际战略眼光越发精准,不是京城那些遛狗者可比。

公元1895年甲午战争进行到尾声,眼看北洋海军大败亏输,陆军也节节溃退,习惯于求和换平安的慈禧太后,为了自己能过一个安生生日,准备投降。

在外国当差的宋育仁闻听消息,很是不满。

在他看来,这日本不过强弩之末看上去蛮狠无比,可肚里有多少货,他们自己其实一清二楚。

不过外强中干而已!

打,只要坚持继续打下去,即便不胜,日本也会被拖垮,进而换取一个更好的和谈条件。

不仅如此,旷日持久的战争,也会引来各方的干涉,那时候事情或可有转机。

于是他多次向慈禧太后上书,痛陈日本真实情况。

一个国力贫瘠的小国,唯有武力争横一途,我大清虽败,可国家如此大,续战力非日本能比,只要坚持,只要继续打下去。

京城丢了大不了西狩,脸面和实际比,还是实际更重要!

(甲午战争败的憋屈)

只要拖到日本无力维持战争,这胜利绝对是可期的。

很多时候胜败之决,往往就在坚持的那一下下,曹操官渡之战时候不也曾去信荀彧。

荀彧啊,我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这咋办!

最后荀彧却给予了曹操最大的心理激励和支持,随后许攸来了,一切迎来了转机。

如此历史典故,熟读文史的大清,无数人耳熟能详,却无人敢于坚持,这群人当羞愧。

面对宋育人建议,慈禧太后却不给回应。

这事不奇怪,慈禧并不是一个有大决心大毅力的人,在她看来,自己马上要过生日的,这才是大事。

或许也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清统治更安定考量在内。

慈禧不作为,让远在欧洲出任英法意比公使参赞的宋育仁急的不行。

急完后,居然想到了一个大胆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还是早年间日本给于中国的痛之一。

明朝中后期特别是嘉靖年间,日本倭寇猖獗,大肆侵扰中国沿海,这次宋育仁试图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那就是在西洋各国招募水手组建劫掠舰队,骚扰日本大后方。

(抗倭战争)

为此他还召集了志同道合的好友,使馆参议杨宜治、翻译王丰镐,等人共同商议,拿出了一个详细可行的计划书,进而希望通过公使龚照瑗回国述职的机会,将计划书带回大清供慈禧太后斟酌。

随后为了争取计划落地,还不断给清朝各地方的封疆大吏联系,让他们支持自己的行动。

如此正面上书,背里鼓噪,还有详细周密的可行计划。

在宋育仁看来,这事应有戏,那知这只是宋育仁一厢情愿想法。

毫无担当的公使龚照瑗,回到驻地看到详细周密的计划书,并不欣赏,反说宋育仁无事生非没事找事。

毫无战心的慈禧太后,也对这份计划书置之不理,处于中枢的李鸿章也是坚决反对。

所有人的反对,让宋育仁心灰意冷。

只能将满腔付诸笔尖,撰写的《筹借记》成了他发泄之处,在这本书中,他将事情原委记录一翻,,随后畅想了光明的前景聊以自慰。

就此,一个大胆而富有战略眼光的计划石沉大海。

(夫人无胆)

虽然成功与否未可知,但当时的日本,真实情况其实和大清强不了多少当是真实的。

国小民少,即便能逞凶一时,也不过睚眦之猴而已,可后续再获得清朝大笔赔款之后,这睚眦之猴成了利牙猛虎,不得不说都是大清养肥的啊。

2.3亿两白银,足够组建六七只北洋舰队了,却全部便宜了日本,台湾也成了日本的,这打的啥仗,谈的啥判啊!

想想都让人憋屈,话说过秦论不是说过吗!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国为虎狼之国,日本又何尝不是如此,战败求和其实与赂秦无异,最后都是要还的只是早晚而已。

唯有亮剑,只有亮剑才是自救的最佳办法,即便拔剑不出,也能让宵小肃然,进而威慑敌方,最后自己才有励精图治也好,务实革新也好的资本啊。

(六国论)

宋育仁也因为这件事上太过出格的举动,从二品官降为四品官。

仕途虽打上了一层污点,可人格上他却是饱满而又真实的。

因为他有一个大清朝野都没有的品质,那就是敢于亮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系统整理成都茶文化 《茶肆春秋... 今(17)日,《茶肆春秋:成都老茶馆档案文献精编》新书发布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这是一部旨...
原创 秦... 引言: 秦始皇在我国古代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位伟人,在他执政期间,创下了四大工程,分别是秦长城、...
原创 从... 美国是建国只有二百多年的移民国家,刚建国时候只是殖民地小国,但却后来居上,成为了经济高度发达,军事空...
原创 赤... 赤壁之战前,贾诩说什么来着? 《三国志贾诩传》: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诩谏曰:“明公昔...
原创 刘...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刘伯温作为明朝的贤臣,尽心尽力地辅佐朱元璋,他擅长写文章,同时也...
原创 《... 《雪中悍刀行》中,徐骁好像很宠姜泥,但徐骁也应该知道姜泥是楚国公主,虽然姜泥现在不会武功,但不代表之...
原创 蒯... 公元前197年,韩信死在了长乐宫。刘邦洋洋得意地问韩信的谋士蒯通说:就你这样的人还敢劝韩信谋反,你看...
原创 苏... 在探讨苏联崩溃这一历史巨变的深层原因时,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无疑为我们揭开了其背后更为复杂的真相:据不...
原创 春... 在周代,中国有“华夷之辨”的思想,也就是将周人视为华夏、诸夏,而将周边的少数民族成为西戎、北狄、东夷...
通俗历史写作的难点 在于既要专... 马可·波罗到底来没来过中国?虽然《马克·波罗行纪》影响巨大,但对其中的记载是否实有其事,一直都有争议...
原创 击... 爱新觉罗·岳乐作为清朝第一猛将,乃统一女真的努尔哈赤的孙子,战功卓越,平定吴三桂,杀了张献忠,清朝前...
原创 吕... 引言 “反复无常”这个成语放在吕布身上最为合适不过。元代诗人杨维桢在诗中写道:“伟哉刘公论,吕布真难...
原创 自... 常言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很多帝王为何能做到这种程度,其实是因为他将一切被怀疑的对象之后,才能...
原创 被... 吕碧城 说起过往的故事,一半王侯将相,一半才子佳人。女人在故事里,不是殃民的祸水就是陪衬才子的美人。...
原创 “... 公元前224年,王翦即将带着60万秦军出征楚国,秦王嬴政亲自送行。到了城门口,王翦敏锐地发现嬴政一个...
原创 西... 汉朝的建立无疑让中原王朝开始崛起,从汉朝之后,中原王朝几乎在世界上变得非常强大。汉朝出现了一位能征善...
原创 蒋... 说起国民党的主席,蒋介石之名绝对绕不开,对国民党人来说,蒋介石至关重要,这与他多年统治国民党,并在抗...
原创 清... 笔者所在的城市是清王朝奠基之初的皇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又称盛京皇宫,距今近400年历...
原创 雍... 清世宗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阴历十月,雍正皇帝下旨加封正定知府朱之琏为一等侯爵,爵位还可以世袭,...
原创 刘... 在刘伯温气息尚存之时,他让儿子给朱元璋送去这两样东西,第一样是泛黄书籍,希望能保刘家人代代平安,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