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田氏抢了姜子牙的齐国代之,为何连国名都懒得改?
迪丽瓦拉
2025-07-24 20:04:26
0

田氏正式代齐发生在战国时期。公元前386年,田和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

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太公一脉绝嗣。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而在近三百年前,田氏从陈国奔齐,始有齐国田氏;百年经营以后成为齐国朝堂的一方势力,并联合其他几支齐国的贵族消灭当时权力最大的庆氏,又取得了公族与国人的支持。

齐景公时,公室腐败,田氏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使“齐之民归之如流水”,增加了户口与实力,是谓“公弃其民,而归于田氏”。

公元前489年,齐景公死,齐国公族国、高二氏立公子荼,田乞逐国、高二氏,另立公子阳生,自立为相。从此田氏掌握齐国国政,后来步步把持齐国政权,最终代齐。

齐国最早的王族是姜姓吕氏,而田氏代吕氏,经过了长期而复杂的反复斗争,有和平演变,也有武装斗争,有时隐蔽,有时公开。但早在晏婴相楚时,目睹田氏作为的晏婴就曾言“齐国之政卒归于田氏矣”。

田氏代齐的要点一共有三个:

第一,前期在齐国立稳脚跟。

齐桓公时田氏就和齐国的大夫结为姻亲,庄公时田氏力排众议出兵讨伐卫国、晋国,大胜,庄公把公主嫁给了田氏,田氏和齐王之间的关系这时就已经非常亲密了,从而有获取大权的可能。

第二,中期施行收聚人心的政策。

齐王荒政,田氏对公族“凡公子、公孙之无禄者,私分之邑”,对国人“之贫均孤寡者,私与之粟”,又有上文提到的借公事施私恩的做法,齐国国内只知田氏之恩而不知齐王,这种做法齐王后来根本无力禁止。

第三,后期外争盟国,求立为侯。

田氏几乎已经拥有齐国时,与分晋的三家互通使节。齐康公十八年,田和也是求魏文侯代告周天子,请列为诸侯,然后魏文侯派使臣报告周天子,请求立田和为诸侯,周天子准许。

这些原因与为何不改国名有着很明显的关系。

首先,战国时期,周王室东迁,局面存在两个重点:分封制仍然存在,周王室仍然是天下共主的表象,和诸侯强天子弱的实质。周天子册立田氏为诸侯就如同如今的英国女王任命首相一样,虽然和王室的实质权力全然没有关系,但仪式作为天下公认的“礼”的部分,是田氏政权在正统性上必不可少的。

其次,名义上的遵从王室也是诸侯国之间的游戏规则。

周武王为了酬谢周朝的功臣和宗室,大行分封制度,首封身为师父的功臣吕尚于营丘(后改称临淄),国名为齐;周成王曾在三监之乱后,使召康公命姜太公曰:

“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

齐国由此得到征伐之权,成为大国。不改国名,遵齐国之号,即表态沿袭尊王的传统,否则就有其他封国随时可能以勤王平叛的借口进行攻打瓜分的危险。

另一方面则是出于齐国内部人心所向的考虑。春秋战国时的政治氛围与后世不同,中央集权尚未成熟,文化氛围也不一样,统治者对于人民在思想上的控制尚未如后世一样严密,而人民往往也是以“宋人”、“齐人”、“楚人”自居,以国,即地方为归属。

齐国本来显赫,田氏在代齐的过程中全程走亲民路线,而出于对保持国内稳定、安抚人心的考虑,也不会贸然更改国号。

最后则是“齐”这个国号的含义。

齐,“禾麦吐穗上平也(《说文解字》)”,在甲骨文中是象禾麦穗头长得平整的样子,而小篆“齐”字则在下面多了两条线,象征着“地面”。姜齐以“齐”为国名,是西周姬姜集团重视农耕所致,也是姜姓吕尚一族的族徽。

保留国号,既是表示对重视农耕态度的继承,也是对姜姓吕氏的尊重,在重视仁义和礼仪的先秦则有利于田氏在外的声名,从而有利于结盟。这也呼应了诸侯对于田氏代齐并无多少异议的事实,正因诸侯无异议,所以才有天子准许,田氏代齐得以不被非议地记入正史。

田齐一直延续到秦汉之际,灭亡后一度有田氏君主力图复国,最后一任君主田横在韩信入齐后,自立为齐王,坐守海岛,至死不降刘邦,成为一段美谈。

后世说到齐,并无正伪之分,对于田氏的评判也得见于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兵... 观看古装剧时,我们常见到皇帝身边的官员,主要掌握兵权的通常有两位,一位是九门提督,另一位是兵部尚书。...
原创 嘉... 嘉靖一朝得以善终的首辅,张居正的偶像,如今却鲜有人知 大明嘉靖一朝,首辅如同流水一般换个不停,后世都...
原创 春... 春秋奇人:从掘墓鞭尸到盗墓贼鼻祖的传奇之路 导语 :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男人,他不仅敢于掘墓鞭尸,为...
原创 《... 《九重紫》庆王是原著里的辽王,野心勃勃,与男主宋墨的关系不一般,前世结局被杀。 《九重紫》庆王是原著...
原创 满... 从现在的国际形势上来讲,是我国通过谈判收复外西北丢失领土的大好时机。俄乌战争已经打了两年多,现在已经...
原创 来... 前言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讲讲邓小平同志和吴邦国同志之间的那些事儿。这两位都是对国家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原创 盘... 在历史的长河中,权力的诱惑如同磁石,吸引着无数英雄豪杰竞折腰。然而,在这波澜壮阔的画卷中,总有一些人...
马谡守不住街亭,赵云不能去街亭... 《三国志》关于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的记载是这样的:“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吴懿,...
原创 满... #我的宝藏头条作者# 满清入关,多方面原因。不过,作为与戚继光同时代的边将李成梁,绝对难辞其责。 满...
原创 彭... “苏联红军战胜了国内的反动统治阶级,也战胜了拥有欧洲最强大战斗力的希特勒,横扫日本关东军,这些事实,...
原创 篡... 在历史的长河中,篡位者往往被钉在耻辱柱上,背负着“谋逆”的恶名,遭后世诟病不已。然而,有一个人却似乎...
原创 毛... 众所周知,伟大领袖毛泽东是个“老烟民”了。从青年时期开始,毛主席就养成了吸烟的习惯。旁人吸烟都是因为...
原创 李... 说到广西,会想到桂系,说到桂系,自然想到李宗仁和白崇禧。 李宗仁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在近代历史中,...
从《南部档案》看清代基层官员的... 《南部档案》有何历史价值?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小平认为,其在补充正史方面,有很高的价值。“它记载...
原创 岳... 自从秦始皇创立大一统的思维之后,汉族人所建立的中原政权一直被视作正统,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则被称之为蛮...
原创 毛... 1943年,南泥湾的春天来得格外迟。荒凉的土地上,359旅的战士们正在进行艰苦卓绝的开荒劳作。就在这...
原创 清... 每天不一样的:精彩!期待您的:关注! 清朝总督为何要挂兵部尚书衔? 清朝总督挂兵部尚书衔,这事儿听...
原创 林... 今天是9月22日,在1862年的今天,美国总统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由此,这位伟大的总统被...
原创 秦... 很多人有一个疑问,秦朝末年,农民起义大爆发,当年横扫六国的百万秦军哪去了?以当时灭六国时秦军的战斗力...
原创 科... 科举考试中作弊行为层出不穷,我国古代统治者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科举制度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