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诸葛亮,世人都知道他的聪明才智,但是有的时候做的一些事情我们不仔细的分析的话,你会发现我们还真的是看不懂他到底有什么寓意,而在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诸葛亮杀刘封,很多人不解,为什么一定要杀掉刘封,刘封的身份是刘备的养子,而刘封的表现也十分勇猛,将其杀掉蜀汉就少了一员大将!
在公元220年,汉中王刘备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让自己的养子刘封自裁。接到命令后刘封叹息道:“恨不用孟子度之言!”,然后奉命自尽。得到刘封的死讯后,刘备十分伤心,“为之流涕”。然而关于刘备杀刘封的原因,人们普遍认为有两点,其一不救关羽,其二欺凌孟达,其中不救关羽最主要原因。但是在这其中诸葛亮的作用更大。
当年刘备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之下投了刘表,那个时候刘表是荆州的掌权者,刘封本为寇氏的后代,但是刘备觉得他非常的勇猛,以后多加锻炼肯定是一个人才,并且当时备的下面并没有儿子,所以就在那个时候收了封为义子。其实当时备收封为义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要通过风来笼络荆州名门贵族的心。这样荆州的士族就能够与刘备结为一体。
但是在当时刘备并不能拿定主意,就去征求诸葛亮的意见。诸葛亮明白,刘备此举,征求意见是假,实则是想从自己这里获得认同感。便轻描淡写一句话就把自己置身事外。于是,刘备又撇开张飞去问关羽。关羽考虑的比较长久,刘备将来是要为帝为王的,一旦收了这个“养子”,就免不了封赏,一封赏,势必就会做大。之后的麻烦就会越来越多。但是在面对关羽的“良药苦口”,刘备只一句“我视其如亲子,何愁其有异心”就接纳了。
这时的刘封有一身武艺,气力过人。刘备让他带兵跟随诸葛亮溯江而上,刘封所战都取得了胜利。益州平定,刘封被授予副军中郎将的官职,也就是和诸葛亮在荆州时一个级别的官职。这说明刘封统兵作战的能力是很强,而这与刘备从小对他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因为养子与义子有本质的不同,刘备收养刘封为养子就是想给自己顶门立户的。
刘备占领汉中全境,另外派宜都太守孟达率军攻占了房陵。孟达又继续攻打上庸,刘备担心他独自难以取胜,就派刘封从汉中顺沔水南下去支援并统领孟达,两人合兵一处,逼迫上庸太守申耽投降。占领上庸后,刘封被封为副军将军。截止到这里刘封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然而,刘封的形势在这儿成了一道分水岭。
后来关羽发动了江陵大战,关羽正在围困襄樊之际,多次要求刘封和孟达出兵相助,然而,刘封和孟达以上庸三郡刚占领为由,不敢轻易离开拒绝出兵相助,关羽最终是败走麦城,被东吴大都督吕蒙俘杀,刘备失去荆州。而此时的孟达害怕刘备追究他不支援关羽的责任,又对刘封愤恨在心,于是背叛了蜀汉国投降了魏国。而投降后的孟达又回过头来和魏国军队一起攻打上庸。由于申氏兄弟投降,刘封兵败逃回到成都。
到成都后,刘备以两项罪名责备刘封,一是欺辱孟达,二是不救关羽。诸葛亮顾虑刘封刚猛,尤其是刘备身后没有人能够制约驾驭他,劝刘备借此机会除掉刘封。刘备于是赐死刘封,让他自杀。但是同样也有一个问题,刘备去世之后到刘禅,没有人能驾驭刘封,或者说刘备活着,诸葛亮就能驾驭!
诸葛亮害怕驾驭不了,所以借刀杀人,为什么害怕驾驭不了?因为他想称帝的话,刘封是最大威胁,刘禅只是傀儡!刘备临终也无人可托孤,只能托孤诸葛亮,如果刘封活着,最起码可以托孤给这个儿子!诸葛亮如果不杀刘封,就会按他说的,刘备死后没人能驾驭,诸葛亮绝对不会有那么大的权力统兵北伐,可刘封死后,诸葛亮统治下都是服从自己的,没有人驾驭不住。
而这从后来诸葛亮的表现就能够看出来,《出师表》中就能看出“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秦汉时期实际是一个君臣共治的时代,丞相甚至有“封驳谏争”之权,也就是说,对于皇帝的命令可以酌情写明意见予以驳回。而“府中”与“宫中”更是各有一套行政班底,丞相的属官叫十三曹,皇帝的属官叫尚书台,十三曹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行政机构,所以诸葛亮才是实际的掌权者。这是其一。
其二也非常的重要,刘禅不管事无大小,都要向诸葛亮汇报,尚要被告知“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辅政”并非“摄政”,以“辅”为主,以“摄”为次才对。刘禅登基已五年,文臣武将在这五年中未感刘禅恩泽,仍感念先帝特殊的礼遇。这让刘禅如何发挥?并且对于人事安排诸葛亮也要插手,“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侍郎是尚书台的属官,而侍中衔更是因为亲近皇帝而加封的殊荣,这本应该是刘禅任命,但是诸葛亮却任命。所以刘禅也被架空,导致后来刘禅亡国前无兵可用,不得不投降!
刘禅并非是没有头脑的人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就不再任命丞相,并很快恢复了汉武帝以后的制度,以免大权旁落。任命费为大将军,也录尚书事。大司马蒋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大将军费主管军事,兼管行政。两大权臣权力交叉,互相制衡,各有侧重。蒋琬死后,刘禅干脆自摄国事,不动声色地夺回大权。他之所以一直默默无闻,是因为被诸葛亮架空,无法亲政,又长期被困在宫中,形同软禁,当然也没法在实践中去锻炼自己,增长才干。但他本质上是聪明的。但是却依然无法避免亡国。刘备若是知道定悔不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