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86年,福建出土南宋古墓,墓中夫妻800年不腐,全身关节灵活!
迪丽瓦拉
2025-07-24 22:03:44
0

1986年,福州原本平凡的茶园山施工现场,竟挖出一座沉睡了800多年的南宋古墓,更让人惊掉下巴的是,墓中夫妻二人遗骸宛如活人,皮肤弹性十足,血管清晰可见,仿佛只是睡了一觉。

这夫妻二人800年不腐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离奇秘密?

小学操场惊现古墓

当时福州的天气十分炎热,茶园山工地上,一群工人们正在对学校的操场进行整理。

下午三点左右,原本喧闹的工地突然安静下来,原来是驾驶挖掘机的工人在作业时突然感觉铲斗好像撞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大家小心翼翼地挖开泥土,一个巨大的红色“箱子”逐渐显露出来。仔细一看,这竟然是一副用上好楠木制成的棺椁。

施工过程中发现这样的古董可不是闹着玩的,既然已经挖到了棺材,那说不定还会有其他的墓穴,想到这,工地负责人不敢耽搁,立即上报了当地政府,很快考古专家们便火速赶到了现场。

专家们小心翼翼地清理着棺椁周围的泥土,生怕造成一丝一毫的破坏,经过仔细清理,棺椁的全貌终于展现在眼前。它长约两米,宽约半米,保存得相当完好,只是在挖掘机挖到的地方裂开了一道缝隙,隐约可见里面有液体和什么东西。

为了安全起见,考古队决定把棺椁整体运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研究。然而就当4吨重的吊车尝试吊起棺椁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吊车竟然明显地倾斜了。

经验丰富的专家们都愣住了,要知道这棺椁虽然是上好的楠木,但也不至于重到如此地步。难道棺材里另有玄机?为了安全起见,现场只能调来更大功率的起重机,这才将这口“量惊人”的棺椁顺利吊起,运往实验室。

被水银填满的棺椁

茶园山小学出土的这具神秘棺椁在考古专家的护送下,被安全送进了实验室。所有人都急切地想要弄清楚这棺材里有什么,又为什么那么重。来到实验室里,专家们不敢有丝毫懈怠,迅速开始了工作。

随着棺盖缓缓移开,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幸好专家早有准备,提前带了口罩等防护,等候在一旁的助手立刻用专业仪器对这股气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气体中含有高浓度的汞蒸气,也就是里面存在水银。

这也在意料之中,毕竟咱们古人拥有相当先进的殡葬处理技术,为了防止尸体腐烂,会采用各种防腐措施,而水银防腐就是其中一种,历史上用水银来保存遗体的做法并不罕见。

例如明朝那些镇守边关的将士们为了守卫家国,常常远离故土一去数年,他们之中,有的家在千里之外,却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为了让这些忠骨能够魂归故里,与亲人再见一面,战友们便会用水银为他们的遗体进行防腐处理,抵御漫漫归途上的腐败。

等气味逐渐散去,眼前的景象让在场所有人惊呼出声,棺椁内竟然满满都是水银,而在这片“水银之海”中,静静地躺着两具保存完好的遗骸,一男一女。

男性的遗骸高大魁梧,目测身高在一米八左右,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的皮肤依然保持着弹性,肉眼就能清晰地看到皮下血管的走向,面容安详,仿佛只是睡着了一样。

女性的遗骸则显得娇小一些,她身着素雅的衣物,双手交叠置于胸前,一头乌黑的长发整齐地挽起,看样子应该是那名男性的伴侣。

专家们小心翼翼地把棺液提取出来,经过化验发现其中水银含量极高。据估算,仅男性的棺椁中,水银的重量就达到了惊人的1768千克。在如此潮湿的环境下,这两具遗骸还能保存得如此完好,这在考古史上都十分罕见,甚至是不可思议,就连经验丰富的专家们都不禁啧啧称奇。

水银防腐的确为这两具遗骸的保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水银也就是汞,是一种具有极强杀菌作用的重金属。当它和蛋白质结合后,会破坏细菌和真菌的细胞结构,从而阻止它们分解尸体,达到长期防腐的效果。

但是这么多的水银从何而来,难道这对夫妻生前身份非同一般?这一个个谜团不断地吸引着考古学家们,随着对古墓其他部分的发掘继续进行,更多的发现也开始涌现出来。

帛幡上的爱情绝唱

就在实验室的专家们对两具不腐遗骸惊叹不已的时候,考古现场也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在清理墓室的过程中,考古队员们发现了一些陪葬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几幅色彩鲜艳的帛幡。

这些帛幡虽然在地下埋藏了800多年,但依然完整无损,上面的图案和文字清晰可辨。专家们小心翼翼地展开帛幡,只见上面用娟秀的字体写着:

“夔门日日望君来,鄂渚人怀去后思。争似早登黄阁去,普天霖雨总无思。”

这首诗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深深的思念和淡淡的哀愁,似乎是一位妻子在向远方的丈夫倾诉衷肠。结合史料记载,专家们推测,这首诗很可能是由墓中的女主人所写。

诗中出现的“夔门”,其实就是雄奇险峻的瞿塘关,它位于如今的重庆市奉节县境内,是三峡的起始点,自古以来都是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也是兵家争夺的战略要地,而“鄂渚”则是指湖北武昌一带。

由此可见墓男主人当年很可能是一位驻守在夔门一带的南宋将领,而他的妻子则独自留在家乡,日夜盼望着丈夫平安归来。

1235年,蒙古大军大举南下,直逼夔门,战火纷飞,局势万分危急,远在千里之外的女主人,每天都在为丈夫提心吊胆。她望着北方,默默祈祷,希望丈夫能够平安归来,可是等来的却似乎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军民揾泪持杯送,无福登消好帅君”,从另一幅帛幡上发现的诗句印证了专家们的推测,这位马革裹尸的将军,最终没能回到家乡与妻子团聚。

丈夫的死讯传来,对女主人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她悲痛欲绝,却也只能强忍着心中的伤痛,打点好丈夫的后事。

也许是太过思念亡夫,也许是对这个世界再无留恋,在丈夫去世后不久,这位痴情的女子也追随爱人而去,留下这段令人唏嘘不已的爱情绝唱。

这两幅帛幡,就如同这对夫妻爱情的见证,跨越了800多年的岁月,依然在向世人诉说着他们的故事。那么这墓主人到底是谁,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甚至连墓志铭都没有?

身份成谜的英魂

实验室里专家们对遗骸和陪葬品的检测和分析工作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通过对男性遗骸骨骼的进一步研究,专家们发现,他的腰部骨骼有多处断裂,很明显是遭受了重物的猛烈撞击,这和帛幡上“军民揾泪持杯送”的诗句相吻合,更加印证了男主人是战死沙场的推测。

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个新的谜团却摆在了专家们的面前:为什么这对夫妻的墓葬中,没有留下任何能够表明身份信息的物件?

一般来说身份地位显赫的古墓中,都会有墓志铭或其他可以证明墓主人身份的物品。可是在这座夫妻合葬墓中,除了那几幅帛幡和一些生活用品外,专家们并没有找到任何与墓主人身份相关的信息。

难道这是一座被刻意隐瞒了身份的墓葬?或许是为了保护墓主人的家族,或许为了守护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那些被掩埋在尘土中的真相,可能永远无法完全揭开。

但我们依然可以想象,800多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位英武的将军,为了保家卫国,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战场,而他的妻子则在后方默默地为他祈祷,期盼着他能够平安归来。

他们之间深厚的爱情令人感动,而男主人为国捐躯的伟大精神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如今这对夫妻虽然已经化作了尘土,但他们的故事却穿越了时空,被后来者们所发掘,提醒着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守护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也许对于这对夫妻来说,800年的默默相守便是最好的结局。他们之间的爱情已经超越了生死,化作了永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在晚清四大重臣里,李鸿章的名声最大,高于其老师曾国藩。但我们现在知道,李鸿章名气大,几乎都是因为骂名...
原创 战... (本文共700字,共需要2分钟阅读)#历史# 看了作者前面写的文章,大家多少都会记住这个情况,就是...
原创 第... 刘伯温,明朝开国军师。在朱元璋的谋士中,刘伯温有着很高的地位,“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
荒唐与心酸:大跃进年代的那些奇... 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一辈子的读书、思考 一辈子的智慧追寻 大跃进是一九五八年开始的,搞了三年,就自动...
原创 此... 在中国历史上,总有那么一些帝王,他们并没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明成清圣那么深入人心,但文治武功与他们...
夏姬求取驻颜之法,四十多岁容貌... 夏姬求取驻颜之法,四十多岁容貌如少女 夏姬,郑国公主,出身高贵,父亲是郑穆公。她原名姬少,姬是郑国...
原创 诸... 如果我是诸葛亮,我会怎么想? 首先我接手的是个烂摊子。老皇帝死了,外敌环伺,后方不稳,人心浮动,根基...
原创 唐... 一场安史之乱,让盛唐从此走向衰弱,而爆发这一场叛乱的始作俑者就是安禄山,他本是大唐的一方节度使,随着...
原创 此... 在南北朝时期,南方宋、齐、梁、陈,北方则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在南北朝末期的时候,当时...
原创 咸... 中国古代有着众多的封建帝王,其中不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般功勋卓著的一代帝王,完成了一系列有着极大历...
原创 北...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商业经济活跃。大家都知道,北宋重文轻武,除了宋太祖时期的一些开国武将外...
原创 曹... 世人曾将三国时期的四位能人分别称呼为卧龙、凤雏、幼麟和冢虎,对应的是诸葛亮、庞统、姜维和司马懿。除凤...
原创 谁... 三国演义中,蜀汉多猛将,而且大多是超一流猛将,如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上将都是超一流猛将,...
原创 仍... 西班牙作为 “一带一路” 国家,近年来出口状况显著提升,民众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
原创 白... 秦国作为战国七雄当中的赢家,它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都是屈指可数的。如果说凭借这样便能让其它国...
原创 诸... 三国那些少有人了解的事 连先主刘备都称赞诸葛亮的才华十倍于曹丕,曹丕都能篡汉称帝,为何如此有才的诸...
走进中国海关博物馆——见证国强... 转载《学习时报》 国强则关兴,一部海关史就是中国历史的见证和缩影。 中国海关博物馆是海关总署直属国家...
原创 武... 在古代四大名著《水浒传》中,有一个叫武松的梁山好汉,他以一己之力,酒后斗猛虎,最后竟然成功地把身为百...
原创 张... 前言——湖北现代教育的起点 辛亥革命的起点在湖北的武汉,也就是今天的武汉下辖的武昌起义。但为什么革命...
原创 《... (一)史料故事 公元前316年,西南地区的巴国和蜀国开战。 原因很尴尬。 蜀国和巴国的关系一直都很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