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诸葛亮,我会怎么想?
首先我接手的是个烂摊子。老皇帝死了,外敌环伺,后方不稳,人心浮动,根基不固。
北方有比我大九倍的强大魏国,又有传统的退位制度。东方,则是东吴,喜怒无常,贪得无厌。好在东吴的事情,图利和图利都能听得进去。他虽然想要关羽夺取荆州,但在生死面前,他什么都不在乎。这一点,东吴也懂。不过,即便和解,也要严防死守,东吴在背后捅刀子。外交要做到充分,不仅要显示出我们的合作诚意,还要显示出我们的胆识和决心,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好处。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南疆的安定。与强魏交战,首先要有一个相对安定的周边军事环境。但南方的蛮族向来不会服输,这里的环境太差,土著又能吃苦耐劳,想要战胜他们并不容易。最重要的是,不仅要拿下他们,还要让他们信服,用蛮人来统治蛮族。只有这样,以后才能更好的管理。
等南蛮被解决,成都的政局就会发生矛盾。还有荆州集团,还有刘璋他父亲刘焉,这些公司该如何处理,如何平衡,我都快疯了。不过,想要对付曹魏这样的庞然大物,必须要团结一致。蜀人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在他们看来,不管是汉人,还是魏人,都无关紧要,只要能活下去就好。
曹魏才是最难缠的,不管是人口,制度,赋税,银子,都比我们强,曹丕和曹睿,都是一方霸主。司马懿、曹真、郭淮三人,皆是一代名将。王双和张合,都是猛将。而我们这边,人才济济,能派上用场的,都是先皇的旧部。内部虽然也有一些天才,但内部的争斗却是非常复杂的。能打得过吗?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胜多败少。当年荆州失守,我隆中的计划就完全失败了,想要攻打魏国,几乎是不可能的。蜀中的兵力,如何能与之抗衡?这条粮草要怎么运?古往今来,能在蜀中取得胜利的,只有韩信一人,这还是因为刘邦和项羽的军队被四分五裂。
要不,以蜀道之险,应该能抵挡得住。反正我有军队,有权力,有权力,有钱有势。为什么要做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但是,但是,如果我继续留在这里,汉室呢?昭烈的梦想呢?我的野心呢?那就战一场。
但是我不确定他们是否能明白。我虽然忠心耿耿,但他们会不会认为我是以大欺小,以大欺小,劳民伤财?不管他们能不能听懂我的话,我的主人会怎么想?
古往今来,那些被抛弃的大臣,大多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要么被皇帝赶走,要么被后继有人的后起之秀所替代。当然,也有一些人杀了皇帝,取而代之。后主为人忠厚老实,但能力却是一般。先祖说过,你可以随意取用。如今,三军大将,文武百官,平民百姓,都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要不,我干脆把这最后一道障碍给解决了,即使我没有考虑到自己。我要为我的子孙后代考虑。我儿能成为至尊,也比和我一起去军中为我陪葬要好。我为什么要用最大的权力去劳作?
可是,可是,可是,如果我真的这样做了,我该如何向昭烈陛下交代,如何向孔孟祖师交代?我该如何去面对我所读的书、所发的誓言、所许下的宏愿。我该如何面对自己。
思来想去,武侯所行之道,当真是人间最为艰辛。他拥有着财富,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他却选择了一条无法改变的道路。左边是战败,是政治上的打击,是国家的毁灭。再往右边,就是权势滔天,荣华富贵,却被后人唾弃。世间九千九百九十九人都不会选择这条道路,但武侯却是踏上了这条最艰难险阻的铁索,无法止步,无法回头。
这样的人,在中国的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就是武侯这种人,他们的忠贞、勇气、大公无私,才能在追逐名利的社会中,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