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琼和尉迟恭谁是第一猛将?别看凌烟阁的排位,看李建成最想杀谁
迪丽瓦拉
2025-07-25 04:33:03
0

一、谁是第一猛将?

隋唐是三国之后,又一个名将遍地走的时期。比较隋唐和三国,哪个时期的名将质量更高的话,恐怕还是要点赞隋唐。

三国第一名将是武圣关羽,死后都成了神。但隋唐战神李靖一出,恐怕关羽都要退避三舍了。

李靖一生无败绩,灭敌国如闲庭信步一般。以至于有人曾感叹:看李靖打仗,脑洞再大的作家,也瞠目结舌。故而,直接把李靖拎出《隋唐演义》的凡人世界——赶紧当神仙玩去吧,凡尘是盛不下你了。

再看关羽就不必细说了。只能说,关羽虽牛到爆,但跟李靖一比却不是一个级别的。哪怕天宫世界内,李靖稀里糊涂成了托塔天王,关羽则在南天门当了“保安”!

虽然以上这些,略有些调侃的味道,却说明了一个关键问题。也就是说隋唐时期的名将,若没有灭国的战绩,他都不好意思向前站。

比如最著名的两大隋唐猛将秦琼和尉迟恭,一个单挑王,一个夺槊怪(尉迟恭善于空手夺槊),若放在别的时期,妥妥都是名将风采。可惜在隋唐时期就只能站在猛将圈里,无奈看着李靖、李绩、苏定方、薛仁贵、侯君集等几位名将嘚瑟,为何?

秦琼和尉迟恭,没有灭国战绩,如何跟后面这几位比?而这种现象,也唯大唐所独有!因此才说,时代和英豪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让人有点分不清,到底是时代造就英雄,还是英雄开创时代。

如今,既然提到了秦琼和尉迟恭,那么这两人谁才是第一猛将?许多人恐怕都会认为是尉迟恭,毕竟在凌烟阁24功臣排行榜上,尉迟恭都压过了李靖,位居第七。相反秦琼却排在的最后。

熟悉隋唐历史的人,会推举秦琼:两人有过一次实打实的较量,美良川之战中,秦琼当面锣对面鼓,击败了尉迟恭。由此导致尉迟恭走投无路,为李世民招降创造了条件。

但精读过相关历史的人,恐怕立刻就会反对,并指出:美良川之战,是秦琼的伏击战,无论参战人马数量,还是事先的准备都全面占优。尉迟恭不但全面落于下风,还措手不及仓促迎战,哪料就是这么严峻局面下,还能全身而退,这足以证明尉迟恭比秦琼更猛。

至于有人用秦琼后人出土墓碑说事,更不可取,上面说“祖叔宝,隋龙骧将军,擒尉迟敬德于美良川”,完全是一种美化夸张。这无非是说“美良川之战”,真实情况上面说清楚了。

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秦琼和尉迟恭谁是第一猛将?依旧看不清。所以,与其在“美良川之战”和“秦琼后人出土墓碑”上争论,不如看看李建成和李元吉,是怎么认为的。毕竟他俩是李世民的对手,往往是对手的态度,最能说明问题。

不过,谈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态度之前,还需先了解下“凌烟阁24功臣”的排位,免得受这个排位的影响。

二、别看凌烟阁的排位

首先必须要知道,凌烟阁24功臣画像,是在贞观十七年完成的。这已经属于李世民晚年时期了,许多凌烟阁功臣已经去世。也就是说,李世民作凌烟阁24功臣,第一个作用便是怀念当年峥嵘岁月——人老了,总喜欢怀念过去,这是自然规律,没办法。

同时还有一个作用被忽略了,那就是覆盖李渊的“十七功臣”,又称“太原元谋功臣”。这是武德元年,李渊称帝后的封赏,可谓真正地“开国元勋”。

排在第一的便是李世民。

第二的是李渊的好哥们宰相裴寂。

第三是刘文静。

还有一位也必须要知道,他就是武则天的老爸:武士彟,排在第13位。

其中,跟凌烟阁24功臣重合的有:长孙顺德、殷开山、刘弘基、柴绍、刘政会、唐俭。也就是说,这6位,上了两次榜。

现在看出凌烟阁24功臣的第二个作用了吧?其实就是变相争夺,谁才是大唐开国帝王?显然李世民通过凌烟阁24功臣,全面碾压了李渊——毕竟,如今有几个人知道,还有个“太原元谋17功臣”?但凌烟阁24功臣,却天下人尽知。

那么凌烟阁24功臣的排位依据是啥?很简单,就是当时的官职高低!

第一名长孙无忌,是司徒,属于正一品。

第七的尉迟恭,是“开府仪同三司”,这是从一品。

第八的李靖,是正二品!

至于秦琼由于去世早(公元638年去世),是徐州都督(赠),属于正三品。官职最低,所以排在最后。

也就是说,不是人们认为的谁厉害,谁功劳大,谁跟李世民亲密等条件一综合,谁就排名靠前。

如排名第14的柴绍,跟秦琼一样,也是死于公元638年,他是李世民的姐夫,官职是荆州都督,属于从二品,就排在刘弘基后面了(第11),因为刘弘基是辅国大将军,正二品。

现在明白为何尉迟恭比秦琼排位,高那么多的原因了吧,跟谁厉害与否就没关系!主要是官职(几品官)在起作用。

故而凌烟阁24功臣的主要职能,一则是供李世民怀念,二则是覆盖李渊的“17功臣”,至于排名前后的问题,不能过分解读,否则容易本末倒置。

否则以谋反罪,被李世民挥泪杀掉的侯君集,为何还能排在第十七?搞得李世民都说:杀了你侯君集之后,我就再也不来凌烟阁了,因为看着伤心……

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态度

明白了“凌烟阁24功臣”是咋回事,咱最后来谈李建成和李元吉,对秦琼和尉迟恭的态度。

自从李世民一战擒双王之后,李建成就明显感受到了,李世民的强大压力,再不奋起,天下人就只知道有李世民,而不知道还有我这太子了。从此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皇位争夺战,就进入到白热化。

尉迟恭和秦琼,便进入到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眼中,毕竟都知道这哥俩太猛,是李世民身边最让人恐怕的爪牙!很快机会来了。

据《新唐书》载:突厥郁射设入围乌城,建成荐元吉北讨,乃多引秦王府骁将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与行,又籍秦府精兵益麾下。

同时《旧唐书》对这件事也有记载:建成乃荐元吉代太宗督军北讨,仍令秦府骁将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等并与同行。

意思很清楚了,李建成以突厥侵犯大唐为由,推荐李元吉挂帅出征。并趁机把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等猛将,纷纷调出秦王府,划归给李元吉统领。这招有多狠,恐怕谁都清楚。但以为这仅仅是针对李世民吗?错!

随后李建成又跟李元吉密谋,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兵行,吾与秦王至昆明池,伏壮士拉之,以暴卒闻,上无不信。然后说帝付吾国,吾以尔为皇太弟,而尽击杀叔宝等。

直白翻译便是:李元吉带兵出征后,李建成就邀请李世民到昆明池,然后干掉他。并告知李渊,李世民是暴亡,李渊不信也要相信,反正人死了,接着李建成取代李渊称帝,封李元吉为皇太弟,把秦琼等人全杀掉!

秦琼这个名字,三次出现在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死亡名单上”,且三次都排第一!尤其是最后一次,干脆只说秦琼,而尉迟恭等其他猛将,全部变成了“等”!

也就是说,李世民身边的诸多猛将中,秦琼被李建成和李元吉视为了头号威胁,在杀李世民之时,也必须要第一个杀之。

所以玄武门之变前,秦琼是李世民手中最厉害的猛将,恐怕已经是一种共识。之所以,尉迟恭大有反超之势,是因为他在玄武门之变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跟在李世民身边,杀李元吉,威胁李渊。秦琼却在玄武门之变中仿佛隐身了一般。

但实则秦琼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只不过由于未跟在主角李世民身边,失去了主角光环照耀。再加上“凌烟阁24功臣”排名垫底,故而被认为不如尉迟恭。

说来说去,从李建成和李元吉,在玄武门之变前的态度来言,显然秦琼要比尉迟恭更厉害,是当之无愧的大唐第一猛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四... 武侠小说有个惯用的套路总喜欢搞个组合。就是几个武功品行旗鼓相当的大侠聚集在一起,然后起一个拉风的名字...
原创 秦... 在那列国纷争的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都进行着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为了图强求存,他们展开了一系列的变法和...
原创 日... 据报道,日本的国歌总共只有四句话,但是当歌词转化成中文后,就会懂得这四句话当中体现的野心究竟有多大。...
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革命精神 ——南充中专学生瞻仰顺泸起义纪念碑,深情缅怀革命先烈 10月26日,南充中专学生齐聚南充市西山顺泸...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几个法治典... 司马光,山西夏县人。他一生勤奋,著作等身,是继司马迁之后,在中华文苑升起的又一颗璀璨的巨星。司马迁的...
原创 三... 我们打开名著《三国演义》,会看到赵云各种生猛的记录:长坂坡七出七入救阿斗、桂阳郡忠于职守败赵范、黄鹤...
原创 清... 康熙帝是清朝时期非常优秀的一位皇帝。康熙帝仅仅8岁就即位,之后康熙帝开始除鳌拜、平三藩等等,总之这时...
从“小国巨制” 探究隐于青铜器... “神秘的微笑” 西周晚期 噩侯驭方鼎 随州羊子山M4墓葬出土器物合照 神面纹卣 “小...
原创 宋... 宋代朝史: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纠结万分的他是如何下定决心的?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
原创 不... ###历史与虚构之间的舞蹈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有些人物虽非真实存在,却因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形...
大量非洲学生还首选中国?西方反...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
原创 戚... 他是赫赫有名的抗倭名将,他戎马一生,镇守边关,创立军事之思想,同时还有诗人和书法家的称号。 他极其惧...
原创 她... 她是溥仪的七妹,一生甘于平淡,临死前自言自语:要为人民服务! 众所周知,清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原创 昔... 我们国家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么多年的历史当中,有辉煌的成就,也有屈辱的经历。 尤其是在近代,我们...
原创 丞... 作为百官之首的“相”,位高权重且身份显赫,成为无数古代文人的终极目标。 很多人历经十年寒窗苦读,又在...
一口气看懂泓水之战,宋襄公打仗... 公元前638年,在今天的河南省拓城西北地区,发生了一场非常有意思的战争。 这场战争双方的主角,分别...
原创 北...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十二篇):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 民国九年的夏天,北...
原创 古... 在影视剧《水浒传》中,武松为兄报仇被被判刺配孟州充军,宋江怒杀阎婆惜被刺配江州,林冲也因为得罪高俅而...
原创 他... 自古以来,皇帝无论是即位之初还是统治后期,为了加固自己的威严,都十分喜欢用刑罚来管理国家,以起到威慑...
原创 同... 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两位真龙天子、布衣皇帝——刘邦与朱元璋,从泥腿子到九五之尊,这一路走来,他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