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董鄂妃凭什么把顺治皇帝迷得神魂颠倒?
迪丽瓦拉
2025-07-25 11:32:38
0

世间没有平白无故的爱,董鄂妃与顺治皇帝的爱情感动无数人,今天就来回顾这对恋人的凄美爱情。

我们所说的董鄂妃,实际上并不姓董,她是满洲正白旗人,清朝大臣鄂硕的女儿,董鄂妃只是从满洲音译而来。由于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很低,就连完整的姓名都没有留下,因此在很多影视剧中的名字也各不相同。

恋人男主角顺治皇帝大家都很熟悉,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是大名鼎鼎的康熙皇帝的父亲。既然男主角是皇帝,董鄂妃能够获得顺治的专宠,想必是有特殊的才能特点,同时他们的爱情也必然会受到朝堂政治的影响。

董鄂氏出生在公元1639年,她的父亲是清朝的军事长官,1644年的满清正处于征战状态,而鄂硕也按照命令在苏杭一带打仗。年幼的董鄂氏正是在这段时期一直跟着父亲成长在江南地区,由于环境的耳濡目染,董鄂氏受到江南特有汉文化的影响。

此外,董鄂氏个人条件非常好,从小就在家庭教育酷爱读书,汉文化中的经史子集全部都达到熟读程度,这是在满清家族中是非常难得的。

公元1856年,董鄂氏被选进皇宫,同年八月,就被册封为贤妃,从此开始与顺治帝的爱情故事。董鄂氏进宫的方式并非选秀,而是被顺治帝看中直接召入皇宫,从此一直深受皇帝宠爱。

董鄂妃为什么会受到顺治帝长盛不衰的宠爱。或者说将顺治帝迷得神魂颠倒呢?

第一是董鄂妃的汉文化知识涵养。

满清作为草原部落崛起的政权,虽然在军事上打败明朝取得疆域控制权,但是要想在辽阔的领土上建立稳定的统治并不断发展,则要减少文化上的冲突,否则到处都是反清复明的起义斗争。

顺治帝是清朝入关统治天下的第一位皇帝,严格来讲,是满清真正面临文化冲突的开始。顺治帝本身对汉文化算是较为推崇的,其中不仅仅有统治天下的需要,也有发自内心深处的崇拜。

董鄂妃自幼在饱受汉文化熏陶,对其了解相当深入,这是让顺治帝都颇为惊奇的,也成为他们二人灵魂沟通的基础。

环境对人性格气质的养成有很重要的作用,董鄂妃长时间处于江南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就养成江南女子独特的温婉,丝毫没有满蒙女孩的粗犷,有一种独特温柔的风韵又有善解人意的娴静,这是顺治帝喜爱董鄂妃的重要原因。

董鄂妃不仅爱读史书,并且悟性非常高,写得一手好字,当时顺治初次见到她的字,根本没想到这是出自一位女子之手,因为字写得恢弘大气。在董鄂妃的影响下,顺治皇帝还迷恋上佛学。

第二是福临身为皇帝却遭遇“不幸婚姻”。

这里所说的不幸婚姻是指政治婚姻,这样的现象在皇帝身上非常普遍,但是顺治对这样的婚姻更加厌恶,这与顺治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在皇太极突然驾崩后,面对争夺皇位的两大势力,福临凭借着一股运气登基成为皇帝,但是年幼登基的他始终面临着压在头上的摄政王多尔衮。

顺治帝的首位皇后就是多尔衮安排的,那是一位来自科尔沁部落的女子,由于顺治对多尔衮的厌恶,所以对皇后也非常厌恶,最终在两年之后就将她废掉。

在首位皇后被废除后,孝庄太后立即又为顺治帝安排了一位科尔沁的姑娘,这位姑娘同样也没有得到顺治的喜爱,并且还与孝庄的关系越来越僵硬。

从顺治帝的婚姻经历来看,他并没有从后宫妃嫔那里获得心理慰藉或者是寄托,而是更多的仇恨蕴藏其中。因此董鄂妃的出现仿佛是夜空中的星,直接给顺治带来前所未有的爱情,这让他彻底沦陷在董鄂妃的怀抱中。

第三是董鄂妃超凡脱俗善良无比的性情品质。

公元1660年,董鄂妃在承乾宫因病去世,她的身体本来就相对较弱,而再加上痛失爱子的打击,因此一病不起之后最终香消玉殒。

在董鄂妃临终之前曾再三嘱咐,她的丧葬礼仪要一切从简,禁止将黄金玉器等贵重物品作为陪葬品。从董鄂妃对死后葬礼的要求可以看出,她真的不是一般人,对于荣华富贵并没有太多的追求,她想要的可能是真正的爱情。

在奢华的皇室人群中,能够得到皇帝恩宠并且保持俭朴的人极为罕见,这是董鄂妃善良本心的直观体现。在后宫中不免有严酷的争斗,董鄂妃都坚持宽以待人的态度,试图与后宫妃嫔搞好关系。

由于来自孝庄太后娘家的科尔沁女子都不受顺治喜爱,导致孝庄对董鄂妃也意见很大,但是董鄂妃仍然能够每日给孝庄请安,在孝庄生病时衣不解带地伺候身边。

董鄂妃的胸怀很大,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她作为深受顺治帝喜爱的宠妃,却能够主动让出顺治的爱,她经常劝告顺治帝临幸其他嫔妃,做到雨露均沾。

顺治帝是位短命皇帝,但是他留下的八位皇子和六位公主,这其中就有董鄂妃的功劳。如果董鄂妃独占顺治帝,至少顺治皇嗣不会有这么多,纵观历史,能够做到这样的人寥寥无几。

董鄂妃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让顺治帝迷恋,作为大清皇帝,按道理说能够给予董鄂妃最高的一切,但实际上在董鄂妃活着的时候一直受到种种制约限制,没能实现。

在董鄂妃去世后,顺治帝并没有理会她俭朴节约的遗愿,执意要大操大办,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弥补顺治心中的愧疚遗憾和痛苦。

董鄂妃在后宫中的位分是皇贵妃,但是顺治要求以皇后的葬礼规格来安葬,这是超越本身的规制;追封的谥号从礼臣拟定的四个字一直加到十个字,即使这样,顺治仍然因谥号中没有“天”“圣”字眼心中愧疚;为董鄂妃抬梓宫的官员全部是满洲八旗二品或者三品官员,在整个清朝的皇后葬礼中都没有这样高的规格;举办了大型的水陆道场,超规格请108位僧人祈福超度;清朝皇帝遇到皇帝或者太后去世,批阅奏章朱批要改红笔为蓝笔,满27天再换回红笔,顺治因董鄂妃去世使用蓝笔长达四个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崇祯皇帝明明就是亡国之君,但他却到死也不承认,一再宣称“朕非亡国之君”,而且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后世大...
原创 《... 《三国演义》毕竟是一部三国历史演义小说,一般被后人公认为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但《三国演义》对赤壁之...
原创 魏... 东汉末年,在经过多年的宦官乱政后,皇帝已经无力掌控时局,再加上大量自然灾害让百姓们流离失所,于是在公...
原创 项... 刘邦是个狠人,逃跑起来不要命。关键时刻,连老爹刘大爷、老婆吕雉、孩子们都能“狠心扔掉”。 舍下家人的...
原创 清... 民国时期,蒋介石掌握国家大权后,对于清朝遗留下来的欠款,他是秉承着“积极还款”的态度,毕竟,蒋介石可...
原创 朱... 明太祖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创立者,其生平故事颇具传奇色彩。但鲜有人知,在其青年时期,他曾在一座古刹中邂...
原创 再... 12月26日,是千古伟人毛泽东的诞辰日。年岁越大,阅历越多,越能认识到他老人家对中华民族的贡献难以估...
原创 别... 近几年清宫剧特别流行,《宫》、《甄嬛传》等等,但是千万别让清宫剧蒙蔽了你的双眼,让我们来看一下真是的...
《文物里的中国古代饮食文化》讲...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王月前在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介绍文物里的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陈卫华摄影 中国日...
原创 雍... 十三爷在康熙年代,是个十足的侠客,号称侠王,心底光明磊落无私,人情味十足。当然,也只有在电视剧《雍正...
原创 号... 何为要塞,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要塞这个概念是最重要的地方。对一个国家来说,要塞的地方多集中在边塞和与其...
原创 慈... 慈禧太后是近代中国的一个女强人,但这种强势却变成了中国的大灾难,因为慈禧太后不像武则天那样既善于权数...
原创 朱... 引言 “狡兔死良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破国破谋臣亡”。早在封建王朝时期,权势地位大过一切,在权力的震慑...
原创 探... 提到朝鲜,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停留在那座政治与经济中心——平壤,繁华的街道、整洁的建筑,仿佛是朝鲜最具...
原创 关...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后,直接选择自立为汉中王,而后开始对麾下将士论功行赏,当时他...
原创 司... 蒙恬是秦朝最著名,功劳最大的大将之一,无论是为当时的秦朝,还是为后世的几千年封建统治,都做出重大的贡...
原创 揭... 在遥远的非洲大陆,埃塞俄比亚的广袤土地上,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始部落——博迪部落。这里,流传着一种...
原创 波... 波兰位于欧洲中东部,首都华沙,总面积约31.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774万。从面积和人口来看,波兰是...
原创 被... 被封为武安君的战国名将白起,战功显赫,军事文化对当代有何启示 朱玉林 战国时代的白起,一生担任秦国...
“创二代”用什么创出一个新未来 改革开放的四十余年,是中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四十余年。激荡的时代,极速扩容的经济规模,如涨起的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