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郑和下西洋带回2只“麒麟”,朱棣稀罕不已,如今画像公开太荒唐
迪丽瓦拉
2025-07-25 13:33:04
0

你是否听说过郑和下西洋的故事?这是一段发生在600多年前的海上奇遇,一段展现了中国古代航海技术和文化交流的辉煌篇章,也是一段充满了神秘和传奇的历史。

郑和,这位出生于云南的明朝三宝太监,曾经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各地的王公贵族和民众建立了友好的往来,传播了中华文明的影响,也带回了许多珍奇异宝。

其中最令人惊叹的,就是他从东非带回了两只“麒麟”。

麒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象征着吉祥和平的瑞兽,它和龙、凤、龟、貔貅一起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瑞兽。

据说在古代,麒麟被认为是上天派来的神兽,能够给人们带来好运和幸福。麒麟还经常被用来比喻人才和杰出的人物,它被认为是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的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麒麟被视为吉祥和平的象征,因此在许多建筑和艺术品中都可以看到它的形象。

因此当时的明成祖朱棣,对这两只麒麟十分稀罕,将它们视为天赐之物,后来将它们安置在北京的皇家园林中,供人观赏。如今,这两只麒麟的画像已经公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吧。

一、郑和下西洋

1399年,朱棣以清君侧为名,指责建文帝身边的齐泰和黄子澄是奸臣,要求朝廷处死他们。建文帝不从,反而削夺了朱棣的王爵和军权,企图逮捕他。

朱棣在北平(今北京)起兵反抗,率领燕军南下,与建文帝的中央军多次交战,最终攻入南京,迫使建文帝自焚。朱棣登基后,改年号为永乐,迁都北京,开创了永乐盛世。

但朱棣登基后,即使有名义上朱允炆的尸骨,但是他并不相信朱允炆是自焚的,反而认为他逃出了皇宫。朱允炆始终是朱棣心头的一根刺,因此朱棣派遣了他身边的太监郑和筹备下西洋。

二、航海启程,踏上未知的征途

郑和下西洋的第一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于永乐五年(1407年)。这次航行的目的,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有的说是为了宣扬大明的威德,有的说是为了防范帖木儿帝国的威胁。

不管怎样,这次航行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冒险,也是一次充满了挑战和机遇的探索。郑和率领的船队,由200多艘大小不一的船只组成,其中最大的是宝船,长约60米,宽约20米,载重量达万余石,可容纳数百人,船上还装有火炮、弓箭、刀枪等武器,以备不时之需。

船队的人员,由27000多名船员、士兵、官员、翻译、医生、工匠、商人等组成,其中郑和担任正使,侯显、王景弘等担任副使。船队从南京出发,经过太仓、福州,于永乐三年十月顺利开洋,开始了他们的西洋之旅。

三、收获一对瑞兽“麒麟”

郑和船队的第一次航行,主要沿着东南亚的海岸线前进,先后到达了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暹罗等地。

在这些地方,郑和不仅展示了大明的国威,还积极地进行了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传播了中国的礼仪、文字、科技、艺术等,同时也学习了当地的风俗、语言、宗教、地理等,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和尊重。

郑和还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威望,帮助解决了一些邻国之间的纠纷和冲突,促成了和平和谐的局面。

郑和船队的第一次航行,除了与东南亚的各国建立了友好的关系,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他们从东非带回了两只“麒麟”。

这两只“麒麟”,其实是一种叫做长颈鹿的动物,它们的身体高大,颈长腿长,身上有斑纹,头上有短角,非常美丽和奇特。

当时,郑和船队到达了东非的马里迪(今肯尼亚的马林迪),当地的国王巴哈丁·扎法尔,为了表示对大明的敬意,赠送了这两只长颈鹿给郑和。

郑和和他的船员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动物,他们以为这就是传说中的麒麟,是一种吉祥的瑞兽,于是欣然接受了这份礼物,并将它们带回了中国。

当这两只长颈鹿抵达中国时,引起了轰动,无数的人们都想要一睹它们的风采。见到长颈鹿后,

朱棣立即命人查阅古籍,发现长颈鹿与古籍中所描绘的麒麟的形象非常相似。

朱棣因此认为这是天降祥瑞,下令将长颈鹿命名为麒麟,并称赞郑和为天下最有福之人。而长颈鹿的出现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被视为吉祥和平的象征,成为了双方友好交往的见证。

后来朱棣将两只长颈鹿安置在北京的皇家园林中,供人观赏。朱棣还命令画家为这两只“麒麟”画像,以便永久保存。

如今,这两只“麒麟”的画像已经公开,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形象与我们所熟知的麒麟有很大的差别,甚至有些荒唐,但也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于这种异域动物的惊奇和敬畏。

四、航海的真正意义远非麒麟

郑和下西洋带回的两只“麒麟”,虽然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但是它们并不是郑和航海的真正意义所在。

郑和航海的真正意义,是他展现了中国古代的航海技术和文化交流的辉煌,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沟通和互动,开拓了中国的视野和思维,为中国的历史和文明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而郑和用他的行动,诠释了中国的和平与友好,用他的智慧,解决了各国的纠纷和冲突,用他的胸怀,包容了各地的风俗和宗教。

结语

而郑和第一航任务的完成,也

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正式开启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从中国沿海出发,经过东南亚、印度洋、红海、波斯湾,到达欧洲和非洲的海上贸易路线。它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的重要桥梁,促进了文化、经济和政治的交流。

从第一次航海开始,接下来的数十年间,郑和都将全身心地投入到七下西洋的远航中,这将是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一笔。

而每一次出海郑和都会穿过浩瀚的海洋,翻越重重的波涛,打开一条新的贸易航线,一步步朝着未知的领域前行,探索全新的世界。

郑和的航程涵盖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等。他带回了许多珍贵的物品和动植物,如长颈鹿、狮子、麒麟、象牙、珍珠、香料等。

他也向外界展示了中国的强大和文明,赢得了各国的尊敬和友好。他的航海事迹被誉为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的一项伟大成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晚...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末年,由于中国固步自封,不创新、不学习,导致各国列强纷纷来犯,...
用软功夫拆解硬骨头——“爱太原... 太报评 历史车辙深深向前,时代洪流奔腾不息。阳春三月,太原吹响奋进号角,统筹推进以人为本的城乡融合发...
古代雅典最后的暴君 雅典罗马广场/马克-福尔特,FineArtAmerica 经济危机、贫困化和精英冲突导致雅典由个人...
原创 大... 凭借着打劫西班牙帝国的海外商船和海外殖民地的掠夺,英国迅速积累了大量的资本,让英国的经济和国力一度站...
原创 八... ###标题:八旗兵的兴衰:从铁骑到泥潭 在清朝初期,八旗兵作为清王朝的基石,以其骁勇善战、忠诚不二...
原创 诸... 诸葛亮错杀的3名虎将,他们都是谁? 第一位刘封。刘封用兵如神,被刘备收做干儿子。随后,他与赵云张飞等...
原创 玄... 《——【·前言·】——》 凡是看过《隋唐演义》的人,对秦琼这个人物都不会陌生。 威风凛凛的秦叔宝,骑...
原创 法... 提起法国,大家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国家很浪漫,很多女生都向往着这个国家。当然,由于法国实力强大,历史辉煌...
明朝灭亡后,一群遗民藏在深山生... 当都市白领还在纠结“沉浸式汉服体验”该选哪个朝代的妆造时,在广西凌云县的褶皱群山间,一群村民把明朝生...
原创 范... 范雎是一个政治家,他所做的一切,诸如扳倒宣太后、魏冉和白起都是出于政治考量,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秦国...
原创 明... 聊一聊明代藩王制度,说一说老朱家的儿孙那些事儿。纵览历代朝廷更迭,每当新主推翻旧主,总要先狠狠补课,...
原创 诸...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在长沙之战刚归顺刘备时,诸葛亮就说他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反,要将魏延斩首。幸亏刘...
原创 曹... 庞统这条计策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在坑人的同时能切实地解决曹操面临的问题。 打造连环战船,是庞统“帮助”...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富到底去哪了... “如果我的儿子们不希望战争,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有战争。”这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第一代话事人梅耶·罗斯柴尔...
原创 吕... 在三国历史的波澜壮阔中,吕蒙无疑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击败了威震华夏的关羽,但却一...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走进... 沈阳3月4日电 (王艺霖)3月3日,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红色印记宣讲团以抗战历史为主线、抗战精...
原创 蒋... 大家都知道,蒋经国是蒋介石的儿子,也是唯一一个亲生的儿子,因此蒋介石对他非常器重,一直把他当接班人来...
原创 现... 所谓现代人,是指解剖学上与现生人群一致的古人类,是我们的直接祖先。关于现代人起源,如今有三种假说,即...
原创 历... 在历史的长河中,权力的更迭往往伴随着无数传奇与争议,其中,商朝末年的商纣王帝辛与周朝初建的周武王姬发...
原创 唐... 众所周知,我国唐朝的官职等级制度非常之严谨,这时候往往会出现官大一级压死人的说法,而官职等级是如何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