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晚年时,肖劲光曾和人戏言:
当了一辈子兵,提了两级军衔:从中将到大将。
同志们,我在延安就靠这位老兄吃饭
1925年,肖劲光第一次入伍,在周恩来的介绍之下,他担任了李富春任党代表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军中的第六师的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被授予中将军衔,这一年,他才22岁。
三十年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他被授予了大将军衔。
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之后,肖劲光和青年共产党刘隽遵照党的指示一块撤离国民革命军,从宜昌前往汉口,但是,在江轮之上,刘隽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他打算回湖南老家搞一搞农民运动。
肖劲光听后皱着眉说:
“在革命的紧要关头,一个党员更要听从党的指挥。一个人本事再大,离开党也将一事无成。”
然而,刘隽依旧一意孤行,他脱离了党,抗日战争时期,他选择在国民党军队中供职,解放战争后期,他毅然决然在长沙率领部下起义。
1985年,已经80岁高龄的刘隽重新入党,在回顾自己前半生时,他说了这么一段话:
“我的一生可以用肖劲光50多年前说过的一句话作结论:离开了党一事无成。我走南闯北,奔波了一生一事无成,就是因为离开了党。这就是我为什么80岁了,还要重新入党的原因。”
1937年,国共两党达成了“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协议之后,八路军前往抗日前线,党中央驻扎在陕甘宁边区的延安城。然而,这里地贫民穷,还常常会有土匪出没,国民党顽固派更是为非作歹,社会环境可谓是非常地复杂。
部队的主力开走之后,剩下了留守兵团,就在这时,毛主席拍着肖劲光的肩膀同大家说道:
“同志们,我在延安就靠这位老兄吃饭,靠你们留守兵团吃饭啊!”
毛主席这番意味深长的玩笑话,在肖劲光的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当天晚上,他就在宿舍里面沉思。之后就一笔一划地写下
“任务重于生命”
6个大字,第二天一大早,肖劲光就将这六个字挂在了留守部队全体官兵动员大会会场上。
后来肖劲光率领部下在延安留守8年,一直以来他都将这六个字作为留守部队的训则,用来警示自己和教育官兵。
肖劲光在担任留守兵团司令员期间,中央西北局的书记是高岗,在工作接触当中,肖劲光对他的印象并不怎么好,在他看来,高岗的政治水平不高,还喜欢计较个人得失,思想意识也不怎么好,最关键的是他竟然将这些都带到工作当中,直接影响了留守兵团和西北局的关系。
1942年前后,双方的关系已经明显的不够协调。得知这一消息后,毛主席直接当面批评了肖劲光:
“部队住在哪里,就要尊重哪里的地方政府。现在我们中央机关驻在这里,连中央决定的事情也要通过一下西北局,你留守兵团决定的事怎么能不通过西北局呢?军队和地方关系出了问题,军队首先要做检讨;军队和地方闹矛盾,军队要多作自我批评。这是一条原则,什么时候都必须坚持的原则。”
毛主席的这一番话,又让肖劲光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为此,还向毛主席做了深刻的检讨,并向高岗主动进行了自我批评。
为了密切军政军民的关系,也为了加强军内外的团结,留守兵团就将1943年2月定为“拥政爱民月”
。这个“双拥”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
你们专家不要只走一条路
50年代末,张愈受到组织的委派担任肖劲光司令员的保健医生。
肖劲光晚年深受疾病的折磨,但是,即便是这样,他仍旧心系海军的事业,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就出任了中国人民海军司令员,每当海军负责同志来看望他的时候,他就会反复询问海军人才培养、军事训练以及部队生活等建设和发展情况。他的多半生都是同海军以及海洋联系在一起的。
肖劲光的心脏病是在1949年的冬天,在长沙湘雅医院用一部老式心电图机检查发现的,那时候的心电图还是用胶片显示图像。
1978年8月的一天,在得知第二天要去机场迎接罗瑞卿大将的骨灰时,肖劲光的心脏病又一次发作了,情况非常地危急。当张愈赶到肖劲光寓所的时候,看到他已经面庞苍白,大汗淋漓,心前区绞痛,心律不齐。根据症状,张愈检查心电图为广泛心肌梗塞。
随后,张愈立刻给肖劲光注射了“杜冷丁”和“利多卡因”,这才让症状缓解,病情得以稳定下来。
没过多久,海军首长和301医院的专家也赶到了,在研究治疗方案的时候,张愈力主在家治疗,这样的话更有利于肖劲光的康复。但是,在家治疗条件要差一些,还会加重医护人员的责任。在他们的精心护理之下,肖劲光的病情很快得以缓解,逐渐好了起来。
对于自己所患的病症,肖劲光知道的一清二楚,他对于传统中医诊治非常地喜欢,可以称得上久病成医。
有一次,几位老中医为肖劲光会诊,在研讨治疗方案的时候,专家提出的治疗原则是:“活血化瘀”,那时,肖劲光也参加了讨论,并提出:
“你们专家不要只走一条路“活血化瘀”,还可以“芳香开窍”嘛!”
肖劲光的一句话,让在场的专家产生了会心的笑声。
肖劲光有四十年的心脏病史,在这中间虽然多次发病,但是能够带病延年,这和他的心胸开阔、生活规律以及坚持锻炼有关。
肖劲光退下来之后,仍旧考虑着为党尽可能的多做一些事情,为此,他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热情致力于回忆录的撰写,为后人流下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党史、军史资料。
请你们再来‘抢救’我一次吧!
粉碎“四人帮”后,为了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进行拨乱反正,党史征集部门积极开展党史资料征集工作。
1982年,海军政治部党史征集办公室,派了一位工作人员找到肖劲光,说
:“肖老,现在党中央和全军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指示各大单位,要求对年事已高的革命老前辈,要派专人协助他们些回忆录,将一些珍贵的党史资料‘抢救’回来......”
“啊!抢救?”肖劲光开朗幽默地说:
“我已被抢救过两次了,都是心肌梗塞给闹的。没想到已经离休了还要被‘抢救’一次。”
他的话引起了在场的人开颜大笑!
肖劲光言归正传,谈了谈他对写个人回忆录的看法,在他看来,自己只不过在党的领导下奋斗了几十年,就个人的功绩而论,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没有什么好说的,应该写那些革命先烈和英雄楷模人物。
工作人员却觉得肖老实在是太谦虚了,于是反复和他强调整理党史资料的重要性,写好个人回忆录对党史资料的重要补充,是党史资料的重要部分,是不能缺少的部分;说肖老在上学的时候就参加革命,经过“五四运动”,两次赴苏联学习,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全过程,参加了新中国的海军建设......他的一生斗争经历丰富,实事求是地写出来,绝对不是为了宣扬个人,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给社会留下一笔教育革命后代的宝贵财富......
对于工作人员讲得这些道理,肖劲光非常地明白,只是还没有下定决心要写,经过工作人员的这一催促,他也意识到,为党史提供资料,是一个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答应说:
“好吧,我们合作,请你再来‘抢救’我一次吧!”
在后来整理的回忆录里面,肖劲光坚持将自己作为一条线,将党的斗争史实事求是地写出来。
1989年元旦过后,肖劲光受到大面积心肌梗塞、肿瘤转移等多种疾病折磨,但是,当他在病床上听到海军将举行人民海军成立40周年纪念活动的消息时,仍旧卧病在床的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让对方帮自己准备个稿子,他有话想说。
按照肖劲光的要求,秘书帮他准备了贺词,他还亲自过目,字斟句酌,一直到他满意,才郑重其事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但是,让人心生遗憾的是,他并没有等到这一天,3月29日,他被病魔彻底夺去了生命。在纪念大会上,他的那份被改了又改的贺词还是被郑重地念了出来。这些都是肖老在生命最后一刻的所思所想,直到这个时候,他仍旧对人民海军事业充满期待,并予以衷心的祝愿。
不管过去多少年,在中国人民海军辉煌的发展历程中,首任司令员肖劲光的名字都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点赞、评论、转发),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