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贺留下千古名句,盛唐无人能与之对仗,两百年后才出现下半句
迪丽瓦拉
2025-07-25 23:04:11
0

《——【·前言·】——》

李贺,这个被称为“诗鬼”的才子,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句。但其中有一句,竟让整个盛唐的文人都望而却步,谁也没能对上。

一代诗人横空出世,写下了如此震撼的上半句,竟然无人敢接,直到两百年后,才终于有人完成了这场跨越时空的对仗。

到底这句诗有多难,能让唐代的文豪都无话可说?是谁有这样的才华,敢于接下这个挑战呢?

诗鬼李贺:天才少年的悲情人生

李贺,这个被后人称为"诗鬼"的奇才,出生在唐朝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虽然家道中落,但天赋异禀的他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文学才华。

据说,李贺还是个小孩的时候,就能张口就来一些惊艳的诗句,把大人们都给镇住了。李贺的童年并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无忧无虑。家族的没落让他早早体会到生活的艰辛。

但这个倔强的少年并没有被现实打倒,反而更加发奋读书,立志要光宗耀祖。他的诗才很快就在当地传开了,人们都说这个小伙子将来必定能成大器。

命运似乎总是爱和天才开玩笑。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这个"晋"字和"进"同音,被一些迂腐的人认为不吉利,说李贺不该去考进士。就这样,一个荒唐的理由,差点毁了李贺的前程。

幸好,李贺的好友韩愈看不下去了。这位日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豪,写了一首《讳辩》的诗,为李贺打抱不平。韩愈的这番义举,让李贺感动不已,两人的友谊也因此更加深厚。

虽然有韩愈的支持,李贺最终还是没能考上进士。这对怀才不遇的李贺来说,无疑是一记重拳。但李贺并没有被打倒,他把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到了诗歌创作中。

仕途坎坷诗名远扬

李贺虽然没考上进士,但他的才华还是得到了一些赏识。在元和六年,也就是公元811年,23岁的李贺终于如愿以偿,入朝为官了。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李贺被任命为奉礼郎,这个官职说起来好听,其实就是个打杂的。每天除了处理一些琐碎的事务,就是陪着一群达官贵人吃喝玩乐。对于胸怀大志的李贺来说,这简直是种折磨。

李贺虽然不满现状,但他并没有放弃。他开始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观察朝廷的种种弊端。李贺看到了官场的黑暗,看到了底层百姓的苦难,这些都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

李贺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奇思妙想,被人称为"诗鬼"。他的诗不像其他诗人那样婉约含蓄,而是大胆直白,常常借古讽今,揭露社会的不公。这种风格让他在诗坛上独树一帜,也让他的诗歌传诵一时。

而仕途的不顺,加上身体的日渐衰弱,让李贺的内心充满了忧郁和愤懑。他开始变得消极,对人生失去了希望。就在这种心境下,李贺写下了那句千古绝句:"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才诗人的最后绝唱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出自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这首诗描述的是一尊铜像告别汉朝的场景,其实是李贺借物抒怀,表达自己对仕途失意的感慨。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老天爷也有感情的话,恐怕也会因为人间的沧桑变化而变老吧。短短七个字,却道尽了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哲理。这句诗一出,立刻震惯了整个诗坛。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句震撼人心的诗句,却成了李贺的绝唱。不久之后,年仅27岁的李贺就离开了人世。这位天才诗人的英年早逝,让整个文坛都感到惋惜。

李贺的离去,给这句诗蒙上了一层悲情的色彩。人们试图为这句诗对出下联,却总觉得难以企及李贺的境界。就这样,这半副对联在诗坛上悬了整整200年,无人能续。

醉酒诗人对出绝句

转眼间就到了北宋时期。在一次诗会上,诗人们又谈起了李贺的这句千古绝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却始终没有人能对出满意的下联。

就在这时,一个已经喝得醉醺醺的诗人站了起来。这个人就是石延年,一个性格豪爽、文笔生动的诗人。只见他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嘴里嘟囔着:"月如无恨月长圆"。

这句话一出,整个诗会瞬间安静了下来。大家都被这句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的诗句震住了。石延年用"月"字对"天",用"无恨"对"有情",用"长圆"对"亦老",不仅在形式上完美对仗,更在意境上与上联相得益彰。

如果说李贺的上联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那么石延年的下联则带来了一丝豁达和希望。月亮如果没有遗憾的话,就会永远圆满。这句话似乎在告诉人们,放下执着,就能获得内心的圆满。

诗句背后的人生哲理

这幅横跨两百年才完成的对联,不仅是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李贺和石延年,一个是唐朝的天才诗人,一个是宋朝的豪放文人,他们隔着时空,完成了一次精彩的对话。

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道出了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无奈。这句话里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有对人世沧桑的体悟,也有对自身命运的惆怅。

而石延年的"月如无恨月长圆",则给出了一种超脱和豁达的态度。他似乎在说,如果能放下执着和遗憾,内心就能获得永恒的圆满。

这幅对联,前半句道出了生命的无常,后半句则指明了超脱的方向。它告诉我们,面对变幻无常的人生,我们既要有感知生命脆弱的敏感,也要有超越得失的豁达。

《——【·结语·】——》

李贺和石延年,两位相隔两百年的诗人,通过这幅跨越时空的对联,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的诗句,不仅展现了高超的文学才华,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和思想,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

或许,这就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它能让我们在字里行间,读懂人生,品味智慧。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经历过长期战乱的中国,江淮一带的人口锐减,很多田地都是荒着没人种的情况,江淮一带自...
原创 明... 中国人口自古以来,在世界上都是,排名很靠前的,尤其是现在的十四亿人口,排名世界第一,其实早在清朝时期...
原创 中... 文/格瓦拉同志 古代中国是一个创造发明大国,在武器研制方面,一度领先世界其他地区几个世纪。在改变战争...
【地评线】徽评:擦亮长江文化“... 10月13日下午,以“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为主题的第二届长江文化论坛在安徽马鞍山市举行。 长...
逛吐鲁番博物馆,外国媒体人直呼... 铜制冬夏两用眼罩、2300多年前的人类假肢、敲定葡萄种植历史的葡萄藤……10月15日,出席第六届世界...
原创 末... 科举制度,一个影响中国古代深远的人才选拔制度。对于古代中国,乃至现在已经废除科举制度的当代社会也影响...
原创 揭... 在当今世界政治舞台上,韩国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成为了众多国家关注的焦点。近期,...
原创 诸... 三国时期的谋士谁最厉害呢?有人说是蜀汉的诸葛亮,他夜观天象、草船借箭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典故。还有的人...
原创 微... 【微微三国:新手开局的武将搭配秘籍】 在《微微三国》的战场中,每一个初来乍到的武将都是一颗未被发掘的...
原创 大... 随着现代影视业的飞速发展,一些历史剧也逐渐搬上了荧屏,跟大家见面,有些历史剧还是很尊重历史的,无论是...
海内外专家学者福建三明共论朱子... 中新社三明尤溪10月16日电 (雷朝良)“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哲学系教...
原创 张... 在国军将领之中,张灵甫的名气甚至比抗日名将薛岳都大,在张灵甫死后几十年,许多人还记得他,依然有不少人...
原创 明... 有许多人认为,中国在近代的落后与当时统治者没有重视海洋有关。在这样的认知下,一直有人认为中国在古代的...
漕运 养活了千万人的超级行业 张菁如 今天是世界粮食日。粮食关系着人类生存和发展,国家安全与稳定,自古至今都备受关注。在中国古代,...
原创 古... 我们在一些古装剧中,经常会看到的一个画面便是,某某嫔妃做了皇帝不喜欢的事,然后皇帝龙颜大怒,将她发配...
原创 遗... 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在驾崩前,都会留下遗嘱,但皇帝的遗嘱叫遗诏。全称是《大行皇帝遗诏》。尤其是明清两代...
原创 元...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 文丨麻辣读史(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
原创 曹...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46章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 曹魏篇第三章:曹操之子一览:除...
原创 如... 如果死于落凤坡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庞统,那刘备是否会是另一种结局呢 三国之中,有很多很有才能的人,但都...
美国为何总是针对中国?英国学者...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以及截图,请知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