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手下将军简介,曹操手下谋士-五子良将
五子良将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曹魏集团五位军事统帅的合称。五人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后将军徐晃。五子良将的说法来自陈寿的《三国志》。陈寿写魏书卷十七时,把这五个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后人称之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
曹操身边有五个谋士和五个上将。他的五个谋士是荀攸、荀攸、贾诩、程昱和郭嘉。那么他身边的五子良将是谁呢??这五子良将又是怎么死的呢?
曹操的五大良将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
前将军刚侯张辽
字文远,本姓聂。原属丁原、吕布,后投曹操麾下,自此南征北讨,智勇双全,是国家重要宿将,在后世颇有名气。主战功有征天山攻讨陈兰,梅成;北征乌丸斩杀顿单于;守卫合肥抵抗孙权,并以寡溃众,大败孙吴大军。
右将军威侯乐进
宿将曹操军。南征北伐多年,屡立战功,勇敢果敢,常为先锋。主要战功是参加官渡之战,在乌巢奇袭时杀死淳于琼;讨论袁氏、刘备、关羽等;之后与张辽、李典合作,助守合肥。在曹操军中,乐进以骁勇善战而闻名。
左将军厉侯于禁
曹操军中宿将,原属鲍信,后投曹操。类似于乐进,多年来南征北伐,屡立战功,勇猛果决。性格刚毅严谨,肃穆好杀,在军队中有名气。主要战功包括参加吕布、袁术、张绣等讨伐战,官渡之战讨论袁氏等战绩;遗憾的是,汉水暴涨救援樊城失败,被关羽抓住,求降免死;关羽败后又被孙权所执,两次被俘。回到曹魏后不久,被曹丕壁画讽刺,羞辱而死。
车骑将军壮侯张郃
原属韩馥、袁绍势力,后投曹操麾下。为人知变数,善于料敌,称之为巧变;被曹操比喻为韩信,害怕刘备、诸葛亮等人。主要战功包括参加西北地区马超、韩遂征伐、汉中攻防等战争,以及在街亭之战中取得巨大胜利。曹魏重臣陈群死后曾感叹张郃作为良将,是国之所依。
后将军壮侯徐晃
原属杨奉,后投曹操。军纪严明,为人清廉自守。投曹以来参加了许多战争,于延津率兵击杀文丑,于官渡率兵截烧粮草,平马超时率先渡河,守汉中时大败蜀将陈式,多有战功。尤其在解樊城之围的战斗中,徐晃率军长驱之入,一举击退蜀军,立下大功,受到曹操的称赞。魏明帝时期,徐晃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