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四兄弟上战场,三人牺牲,唯一幸存的小弟已百岁,被儿子骗光财产
迪丽瓦拉
2025-07-26 16:33:07
0

“我们走了,你要留在家里好好照顾父母.....”这是苏国章二哥出川时,留给苏国章的最后一句话。

苏国章看着二哥坚定地眼神,他用力地点点头:“好的,二哥,你放心去吧,家里你放心啊!”之后苏国章望着二哥离去的背影,心里溢满了伤感。

这年是1938年,中华大地遭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犯和践踏,至此中华儿女为了保家卫国,纷纷走上战场,数十万川军穿着草鞋和破旧的军衣,也投身到了战斗中。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苏国章的三个哥哥也响应国家征兵号召,成为了第一批走出四川的战士,只是他们后来都相继牺牲在战场。

至此,苏国章成为了家里唯一的男丁,但前方战事吃紧,哥哥又相继牺牲,苏国章再也无法躲在家里以求个人安稳了。

于是,一向听话懂事的他,在国恨家仇的驱使下,第一次违背了二哥的交代,跑到征兵处,报名参军......

1:投身军营,报效祖国

1920年,苏国章出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小商人家庭,家里世代靠染纸为生,到了父亲这一代,家里的作坊已经小有规模,家境还不错。

苏国章家有六个孩子,他上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他自幼就深得父母和哥哥姐姐们的疼爱。

若是没有战争,苏国章的一生应该是很顺遂且幸福的,但这一切都在1937年时,戛然而止。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进入了全面抗战阶段。战争之初,因为种种原因,我国接连失去了多座城市,甚至有的省份也全部沦陷。

为此,日本人狂妄地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这当然是他们痴人说梦。为了抵抗日军,保家卫国,中华热血男儿,纷纷走出家门迎接敌人浴血奋战。

1938年,抗战进入了最为艰难的阶段,当时中原以及沿海等城市相继沦陷,日本动用重武器和大量兵力,开始疯狂的进攻,他们的战机摧毁了许多大城市。

为了拉长战线,拖住日本人,国民政府将首都从南京迁到了重庆,四川就成了抗战的大后方,肩负着抵御外敌,守护国土的重任。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几十万川娃子走上了前线。当时,他们都抱着视死如归的决心,凡是出川的士兵都会先先立好遗嘱,誓死以身报国。

这一年,苏国章的三个哥哥相继出川,这一别就是一生。

晚年苏国章回忆说,大哥在上海为国捐躯,二哥在衡阳为国捐躯,三哥则战死在了山东。

三个哥哥离开后,家里就只剩下父母、苏国章和两个姐姐,不久后两个姐姐也相继嫁人了,苏国章就守着父母度日。

然而,战乱之年,哪有岁月安稳。日本人的飞机终究飞到了四川,开始对成都狂轰乱炸,苏国章家也未能幸免,染纸坊瞬间成为灰烬。

看着眼前的废墟,苏国章的父亲落下了眼泪,几代人积攒下的家业就这么没了,他如何是好?

战乱的焦灼、家业的被摧毁,让苏国章的父亲陷入了巨大的悲愤和悲痛中,不久后就病逝了。性格温顺的母亲,也扛不住打击,没隔多久就随丈夫而去了。

父母双亡,三个哥哥出川后就一直没有消息,姐姐们也都有了各自的家庭,苏国章住在空荡荡的家里,每一天都是煎熬,而这一切都是日本人造成的。

终于,在某个清晨他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报名参军.....

2:走上战场

那年,苏国章还不满18岁,当他来到征兵处才发现,竟然有很多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而大家只有一个信念,保家卫国,将日寇赶出中华。

就这样,苏国章追随三个哥哥的步伐,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抗战士兵,虽然还没有真正去前线,可苏国章的心里是激动得,恨不得立刻和日寇对决。

因为之前没有参战的经验,进入部队后,苏国章和新来的战友们被安排到重庆,开始为期三个月的训练。

为了早日奔赴战场,实现保家卫国的夙愿,苏国章和战友们没日没夜地练习,他们经常将沙包、眼前的树木等等,当成敌人,恨不得一刀毙命。

终于,经过几个月的艰苦训练后,苏国章和战友们接到了上前线的命令。多年后,苏国章依然记得当时的场景。

那天,部队长官看着眼前的士兵们,神情肃穆地问道:“马上就要上战场了,你们怕不怕。”

士兵们振臂高呼:“不怕,我们不怕死,我们要和日本人决一死战,我们要保家卫国。”

士兵们整齐划一的口号,听得人热血沸腾。其实,没有人不怕死,但为了国家和民族,哪怕是死,战士们也绝不退缩。

就这样,苏国章跟着士兵们,乘船顺江而下向湖南开进,此时他还不知,大哥在上海战死,三个在山东战死。

不过,在部队的这些日子,苏国章得到了二哥的消息。二哥在部队有了官职,此刻正在长沙岳麓山一带,他心里想,马上就可以见到二哥了,我要向他敬军礼,他要告诉二哥,自己没守住家和父母,所以来抗日了。

这一路,苏国章感慨颇深,在途经长沙时,许多市民和学生纷纷走上街头,为他们加油。

当看到许多川军都穿着草鞋,身上的衣服也破旧不堪时,许多女学生都落下了眼泪。

但苏国章和战友们却拿出了最好的精神状态,并庄严地举起右手,向那些挥舞着小彩旗的学生和百姓们敬了庄严的“军礼”……

每次回忆起那个场景,年迈的苏国章都会热泪盈眶,哽咽说道:“那会国家太困难道,但是我们不怕,我们也不怨,就算穿着草鞋,我们也照样打敌人。”

3:浴血奋战,保家卫国

1939年,苏国章参加了长沙保卫战。当时敌我力量相差悬殊,我们不但武器落后,后勤也得不到保障,苏国章和战友们挨冻受饿是常有的事。

相比之下,敌人各个方面都占有优势,他们的飞机每天都在上空狂轰滥炸,但苏国章和战友们却不害怕。

中华男儿宁可血洒疆场,也绝对不认怂,他们用血肉之躯,对抗敌人的先进武器和炮火,而支撑他们的就是强大的信念,中国必胜的强大信念。

晚年时,苏国章回忆说,很多时候,前一天还躺在一起说话的战友,可能第二天就再也见不到了,战场上尸横遍野,触目惊心啊。

前面的战友倒下了,后面的战友就补上,没有一个人退缩的。在铜鼓战场上,苏国章和敌人进行肉搏战,期间不幸同两名战友被日军所俘,他们被关在了一个黑漆漆的屋子里。

原本苏国章和战友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但在一个夜晚,趁着敌人交接岗的时候,其中一位战友将捆手腕的绳子弄断了,他们这才成功跑回了部队,并再次拿起抢冲上战场。

整个长沙保卫战期间,苏国章跟随部队辗转贵阳、独山、金城江等地,他用枪射杀过敌人,也曾用刺刀和敌人进行最残酷的白刃战。

刀枪无眼,在战斗中苏国章先后多次负伤,但只要不是致命的伤,他都坚持继续上前线。

长沙失守后,苏国章跟随部队来到了衡阳,参加了被称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的“衡阳保卫战”。

这场战斗异常惨烈,苏国章亲眼目睹了熟悉的战友一个一个地牺牲了,头上每天都会有敌人的飞机在疯狂地投射炸弹。

在这种情况下,苏国章和战友们抱着必死的决心,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战斗,他们经常踩着前面战士的遗体向敌人挺进,其惨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在一次战斗中,敌我双方的子弹都被打没了。于是,双方开始上刺刀,开始近身肉搏。

此时的苏国章已经杀红眼了,他举着刺刀就冲进了混乱的战场上。

不知道战斗了多久,突然他感觉自己腰传来一阵剧痛,原来一个敌人将刺刀插进了他的腰部,苏国章瞬间就没了力气。

当苏国章再次醒来时,是在重庆的医院里,战友为他捡回了一条命。也是在住院期间,苏国章得知二哥在衡阳保卫战中以身殉国了。

苏国章当时就哭了,四兄弟同上战场,只有他一人保住了命,想至此他的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

4:回归平静,悬壶济世

因为伤势严重,苏国章在医院休养了很久,当他身体恢复后,战争也基本结束了,苏国章就此返回老家。

然而,放眼望去,家已经没了踪影,亲人也死的死,散的散,他成了无家可归的人。

因为小时候学过针灸,为了生计,苏国章就开始摆地摊给人针灸。因为没有亲人,日子过得又清贫,所以苏国章半生漂泊,没有成家。

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苏国章凭借精湛的针灸医术,在当地小有名气了,生活才算稳定,并在行医过程中结识了一位名为胡培仕的女子,因情投意合,他们组建了家庭。

但关于苏国章的那段抗战经历,当地人并不知晓。一直到2012年,全国掀起了寻找老兵的活动,苏国章的事迹才开始广为流传。

当年10月,苏国章参加了四川志愿者寻找老兵的启动仪式,并被邀请上台讲话,九十多岁的苏国章老泪纵横,他说:“当年在长沙会战时,我们营长就跟我们说过,你们都是抗日英雄,将来人民一定会记住你们的啊!今天终于实现了……”

说完这句话,苏国章颤抖地举起右手,向在场所有的志愿者敬了一个已经不怎么标准的“军礼”。

如今苏国章老人,已经百岁高龄,但每次提及当年的战斗场景,他依然历历在目,回忆起来一点不模糊。

尤其是那句:“不怕,上战场打日本人,我们不怕.....”每次提及这句话,苏国章都激动都热泪盈眶,仿佛又回到了十七岁那年.....

苏国章一家,堪称满门忠烈,为了抗战他们牺牲了三个儿子,只有苏国章一人替死去的父母和牺牲的哥哥们,看到了胜利,看到了曙光,看到了新中国....

写在最后:

让人心痛的是,原本苏国章已经过上了安享晚年的日子,可他唯一的儿子苏勇却是一个不争气的人。

这两年,苏勇不但骗走了苏国章毕生积攒下的48万元,还以父母的名义网贷几十万,从此消失不见。

近百岁的苏国章,得知这一切后备受打击,每次那些催债的上门讨钱时,苏国章都十分难过。

也因为儿子拿走了所有的钱,苏国章和老伴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还好有志愿者帮忙捐赠,老人的日子才有所好转。

只是,提及儿子,苏国章每次都会落泪,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儿子怎么会如此不争气、

如今,苏勇还没有任何消息,苏国章还在等儿子回家,只希望苏勇能够良心发现,回家给老父亲一个交代,并陪伴父亲,弥补自己给父亲造成的伤害....

——本文完结,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系统整理成都茶文化 《茶肆春秋... 今(17)日,《茶肆春秋:成都老茶馆档案文献精编》新书发布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这是一部旨...
原创 秦... 引言: 秦始皇在我国古代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位伟人,在他执政期间,创下了四大工程,分别是秦长城、...
原创 从... 美国是建国只有二百多年的移民国家,刚建国时候只是殖民地小国,但却后来居上,成为了经济高度发达,军事空...
原创 赤... 赤壁之战前,贾诩说什么来着? 《三国志贾诩传》: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诩谏曰:“明公昔...
原创 刘...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刘伯温作为明朝的贤臣,尽心尽力地辅佐朱元璋,他擅长写文章,同时也...
原创 《... 《雪中悍刀行》中,徐骁好像很宠姜泥,但徐骁也应该知道姜泥是楚国公主,虽然姜泥现在不会武功,但不代表之...
原创 蒯... 公元前197年,韩信死在了长乐宫。刘邦洋洋得意地问韩信的谋士蒯通说:就你这样的人还敢劝韩信谋反,你看...
原创 苏... 在探讨苏联崩溃这一历史巨变的深层原因时,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无疑为我们揭开了其背后更为复杂的真相:据不...
原创 春... 在周代,中国有“华夷之辨”的思想,也就是将周人视为华夏、诸夏,而将周边的少数民族成为西戎、北狄、东夷...
通俗历史写作的难点 在于既要专... 马可·波罗到底来没来过中国?虽然《马克·波罗行纪》影响巨大,但对其中的记载是否实有其事,一直都有争议...
原创 击... 爱新觉罗·岳乐作为清朝第一猛将,乃统一女真的努尔哈赤的孙子,战功卓越,平定吴三桂,杀了张献忠,清朝前...
原创 吕... 引言 “反复无常”这个成语放在吕布身上最为合适不过。元代诗人杨维桢在诗中写道:“伟哉刘公论,吕布真难...
原创 自... 常言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很多帝王为何能做到这种程度,其实是因为他将一切被怀疑的对象之后,才能...
原创 被... 吕碧城 说起过往的故事,一半王侯将相,一半才子佳人。女人在故事里,不是殃民的祸水就是陪衬才子的美人。...
原创 “... 公元前224年,王翦即将带着60万秦军出征楚国,秦王嬴政亲自送行。到了城门口,王翦敏锐地发现嬴政一个...
原创 西... 汉朝的建立无疑让中原王朝开始崛起,从汉朝之后,中原王朝几乎在世界上变得非常强大。汉朝出现了一位能征善...
原创 蒋... 说起国民党的主席,蒋介石之名绝对绕不开,对国民党人来说,蒋介石至关重要,这与他多年统治国民党,并在抗...
原创 清... 笔者所在的城市是清王朝奠基之初的皇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又称盛京皇宫,距今近400年历...
原创 雍... 清世宗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阴历十月,雍正皇帝下旨加封正定知府朱之琏为一等侯爵,爵位还可以世袭,...
原创 刘... 在刘伯温气息尚存之时,他让儿子给朱元璋送去这两样东西,第一样是泛黄书籍,希望能保刘家人代代平安,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