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国十大谋士排名:司马懿第七,诸葛亮第五,第一名让郭嘉也忌惮
迪丽瓦拉
2025-07-26 18:32:22
0

引言: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八阵图》

三国时期天下纷争四起,最终谁能笑到最后虽然历史已经有了答案,但

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还当属当权者的谋士们。

无论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甚至是袁绍,

在他们的周边都曾聚集过许多才智出众的谋士

靠着这班人的轮番登场,经过厮杀比拼后,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势。

如果给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排个名,能杀进前十名的人都是那个时代搅动风云的人物。是他们让三国这段历史更加精彩纷呈,也是诸侯之间胜败的关键。

今天就排看一下三国时期的十大谋士排名,

有的人在三国时期比较低调,但其智谋却无与伦比

,很多人都还不知此人也榜上有名,甚至还有人不认识他的。

第十名:鲁肃

排名第十的是东吴大都督鲁肃,鲁肃最有名的一个成就,就是

促成了孙刘联合

。他也是东吴第一个提出应该联合刘备攻打曹操的人,鲁肃的这个战略提出,比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替刘备谋划天下时提出的战略还要早。

鲁肃对于孙权,甚至是对整个东吴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公元200年时,他就和孙权制定了《榻上策》,让孙权以长江以南为根据点,在与刘备联合攻打北方的曹操。可以说孙权日后称帝的基础,鲁肃的战略方针是功不可没的。

第九名:徐庶

第九名的谋士也十分出名,他是刘备的第一位谋士徐庶。

他的才能让关张二位武将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他加入刘备阵营之前,刘备还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在他的帮助下,刘备才开始转运了。徐庶用自己的才学帮助刘备打败的曹军大将,如果没有他的谋划,刘备也很难以弱胜强。

不过曹操也及时采取措施遏制刘备的壮大,用徐庶的母亲来做威胁,让徐庶不再为刘备出谋划策。虽然是忠孝两难全的问题,但徐庶在被迫留在曹操处后还是坚持不为其做事,这也是他对刘备恩义的一种报答。

在曹操的用人史上,需要使用被迫的方式,徐庶还是第一人。

第八名:田丰

这排名第八的谋士是袁绍帐下的田丰,

田丰此人很有远谋

。他早早的就为袁绍献计,让他去迎接汉献帝,把汉献帝握在手里才好做事。

但袁绍并没有听从这位谋士的建议,以至于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用汉献帝的名号对袁绍发号施令,袁绍也只能是无可奈何。后来有次曹操和刘备闹翻了,田丰也是建议此时集中兵力去攻打曹操老巢许都,但袁绍还是没有采用,白白错过这个时机。

第七名:司马懿

第七名是司马懿,这位也是三国历史的重要人物,他原本是曹家的谋士,最后上位成功。

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极其善于伪装和审时度势,说白了也是一个能忍之人

。他早年的时候因为不想为曹操做事,怕暴露自己的锋芒,还特意装病来欺骗曹操。不过他最终还是成了曹丕的老师,很快曹操发现此人野心不小,就用各种方式想要除掉他。

但同时曹魏政权都离不开司马懿的帮助,他为曹丕尽职尽责的办事,曹操也找不出理由来处置他。司马懿在曹魏时期就提出要趁刘备还未成势赶紧灭了他,再后来关羽北伐的时候也是他献计要联合孙吴去对付关羽。还有

千里擒孟达,与诸葛亮斗智斗勇,遏制其北伐的步伐

,这些事件无不表现出这人的智慧超群。

第六名:庞统

第六名是刘备的谋士庞统,

他死得比较早,如若不然刘备的功业还能更早完成。

他对刘备的整个蜀汉王朝来说意义重大,在刘备入川之时,是庞统帮助出谋划策要如何兵不血刃就拿下益州。刘备没有听他的建议攻打刘璋,于是庞统又为其献了其他妙计,第一个选择是斩刘璋大将,杨怀、高沛等,收其兵还攻成都。要不然就是到好处后回到荆州。

刘备选取了第二条计策,他花了三年的时间才在蜀地站稳脚跟。在此进军过程中他的格局有了明显提升,

是庞统这个老师使其格局逐渐大了起来。

遗憾的是刘备入川之后就失了庞统,但此时他的帝王之气已经初具雏形,庞统是第一大功臣。

第五名:诸葛亮

这第五名就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了。诸葛亮的智慧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三国演义》也有对其夸大之处。他的谋略在三国时期还算不上第一,也只能排到第五。诸葛亮的《隆中对》历来为人所赞道,但其中也有缺陷。

比如他提议先取荆州,然后以此为根据地再取益州。

但随后却放弃对荆州的管制,如此一来才导致关羽兵败襄樊。还有后期带兵北伐数次未果,蜀中无大将的情况,都是有问题的。

第四名:荀彧

第四名的谋士当属荀彧,他很早便做了曹操的谋士,曹操的很多重大决定都是与他商定的。以对曹操至关重要的官渡之战来说,很多人以为是郭嘉的计策功劳更大,但在郭嘉的十胜论之前,荀彧也分析得差不多了,只是他没有当众宣布而已。

曹操打战几乎都要与荀彧商量后行事,荀彧也自然是知无不言。

有荀彧的加入,曹操才能如虎添翼。

荀彧还会曹操举荐了许多有用的人才,陈群、钟繇、荀攸等人都是曹魏集团的重要人物,他们有的是治国之才,有的能谋善断,有了这么多人才聚集在曹操身边,曹操才能迅速的发展壮大起来。

第三名:郭嘉

这排名第三的人物也是曹操帐下的,他就是鬼才郭嘉。郭嘉正是由荀彧引荐给曹操的,他为曹操一统中原立下了大功。他在正式加入曹操阵营的时候就用十胜论征服了曹操。

曹操每次打战遇到难题或是对手比较棘手,都是有郭嘉在旁助力。

郭嘉对曹操非常重要,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早,也许都没有三国鼎立的时候,曹操也不会有赤壁之败了。

第二名:贾诩

排名第二的是贾诩,关于他的故事也十分传奇。

他能凭借两个平庸的将军就把吕布打败。

还有他帮助张绣的,也是轻易就把曹操玩弄于手掌之间。当年曹操强占了张绣的婶娘,张绣气不过就想反叛曹操。是贾诩的帮忙才让张绣泄了气,他三番两次打败曹操,还让曹操大出血损失了自己的爱将典韦和长子。

贾诩这样一来就成了曹操最痛恨的人之一了,但曹操爱才,后来还是舍不得杀了他,反而重用他

。就连后来曹操选择接班人这样的大事也要听取贾诩的意见

,足见此人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贾诩还留下了许多兵书,从兵书中的高见也能表明他的军事才能之高。

在三国能人辈出的时代,能排第二也是当之无愧。

第一名:陈宫

十大谋士之首,应该是陈宫。

陈宫此人就连郭嘉都会忌惮他

,这是因为郭嘉深知此人的才能并不在自己之下

,而且他原本在曹操处做事,后来又转投吕布,可以说是对曹操更加熟悉。曹操与吕布交战的时候,陈宫就很有远见得提出让吕布带兵出城,待两军形成掎角之势,两股兵力一配合,逼退曹操不是问题。

郭嘉得知陈宫的战略也是十分恼火,因为这个计策确实可行,吕布英勇无人能敌,即使典韦复活也奈何不得。但同时郭嘉也深知陈宫的问题,他表示

“陈宫有智而迟”

,意思是这个人的确又谋略,但却经常在实施的时候迟人一步,必须抢在他的前面行动,否则就危险了。

结语:

三国时期的谋士排名情况大致如此,十大谋士各有特色,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诸侯之间争霸不休。也是因为有这些谋士的存在,才让这段历史更加生动有趣,

这些谋士流露出来的智慧和军事才能,无不让人赞叹。整个三国故事上演得刀枪火影,好不精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雪... 青州一行,芦苇荡一战徐凤年惊险告捷,老谋深算的靖安王赵衡才姗姗来迟,和徐凤年谈了合作联盟。 赵衡和徐...
原创 宋...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支部队的主将对于整体的作战水平和能力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士兵们在战...
原创 秦... 秦灭六国的时候名将其实已经不多了,灭六国功劳最大的非王翦父子二人莫属,赵国、楚国这样实力强大的国家,...
原创 宋... 宋高宗的生母在金国为奴15年,回国就杀死了逃难而回的公主,这件事,在历史上是一个疑案,有两种比较主流...
原创 他... 这个人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他少年丧父,跟母亲妹妹生活,还被异母兄赶出家门,没办法投靠了舅舅高士廉,于是...
原创 清... 世人皆道后宫佳丽三千人,每个妃子都有着倾国倾城之容貌,若没有好颜值恐怕连皇宫的门都触碰不到。因为以前...
原创 大... 在民国时期,出现了很多令人钦佩的英雄。他们当中有的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有的在学术方面有着突出的...
原创 清... 又快到新春佳节了,有不少人又要开始犯愁了,回家过年的年轻人又要面临新一轮的“催婚”。为此,许多年轻人...
原创 赵...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没有幻想过一件事,那就是一夜之间有一位从未听说过的远方亲戚,突然将全部的遗产交给了...
原创 被... 在神州大地上,古都城向来都不是什么“稀奇”事物。从北国雪原到南岭滩边,从东方平原到西方高原,伴随着无...
原创 韩... 如果说当今世界哪个国家最具有“小国寡民”的心态, 那么肯定是我们的亚洲邻居“大韩民国”无疑了 ,其国...
原创 庞... 庞德明明是马超故将,为何离开马超投靠曹操,是因为马超的人品还是有什么别的难言之隐呢?翻开庞德和马超的...
原创 天... 正当朱元璋想跟着自己的干岳父郭子兴大干一场的时候,这个时候濠州城中却发生了巨变,当时的濠州城中,红巾...
原创 希... 希特勒攻占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爆发。而希特勒之所以攻占波兰。一是为了进攻苏联做准备、二是...
想了解徐汇区公安发展史?“大胆... 本期《徐汇,侬好》带大家走进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的平安建设市民实践中心。 这里记录了徐汇公安的发展...
原创 千... 在1998年的电影《荆轲刺秦王》中,秦王嬴政在得知自己并未嬴子楚的儿子,而是吕不韦的骨肉后,痛苦地问...
原创 朱... 《智囊全集》记载,朱元璋请徐达喝酒,把徐达灌得不省人事,徐达醒来之后,发现自己竟然睡在龙床之上,还盖...
原创 大... 大清最不可思议的皇后,生下二子却扶情敌之子上位,活到74岁 在历史上皇后就是管理后宫的主人,她的权力...
我滴神!闻太师和周武王原来是一... 根据“中华姓氏体系”,揭秘《封神演义》 中华古族与《封神演义》(7) 01 闻太师是封神大战中纣王...
原创 历... 何为重瞳,其实就是一个眼珠上有两个瞳孔,古人认为拥有重瞳体制的人是仙人下凡时留下的标记,但科学发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