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末代皇帝
溥仪
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与哥哥溥仪不同,弟弟在近代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广泛的知名度,显得异常低调,但或许也恰恰是这份低调让他能够渡过无数劫难,历经皇朝倾覆能够平安无事的生活,直到2015年才去世,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位低调的末代皇弟—
爱新觉罗·溥任
的一生。
生于皇族,爱新觉罗
溥任又名
金友之
,于1918年9月出生于北京的醇亲王府,他的父亲是
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
,二伯是
光绪帝
,大哥是赫赫有名的末代皇帝溥仪,祖母则是
慈禧太后
。溥任虽然出生在如此煊赫的家庭当中,但是却没有享受到一丝皇族的尊荣,等到他出生的时候清朝早已经灭亡,时间来到了民国七年。宣统帝虽然退位,但是清朝皇室仍然受到优待,过着小朝廷生活,因此溥任一出生便受到严格的教育,每天要学习四书五经、琴棋书画等内容。
在溥任的记忆当中,自己童年时期唯一的活动就是乘坐着王府的马车,外出去看望已经退位的溥仪,每当自己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的时候,透过车窗所看见的是衣衫褴褛的行人以及死气沉沉的街道,百姓的生活过得异常凄苦,年幼的溥任并不能理解这种现象,但是这样的场景一直深深的烙印在他的脑海当中。从1924年溥仪被驱逐出北京城到1945年抗战胜利这一阶段,溥任一家的生活过得十分的困难,主要依靠变卖家产度日。
开办小学,家族新生
日本
侵略者投降之后,国民党占领了北京,国民党军队经常有强占房屋的事情发生,溥任一家守着一座大宅子整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后来听说创办学校可以避免这种情况,溥任一家便利用家中的空房子创办了一所小学,名字叫做
竞业小学
,由溥任出任校长。这所小学在当时算是比较好的学校,溥任正值壮年,对这所学校十分的重视,兢兢业业,尽心尽力
地
运营学校。溥任看到这所学校的时候,曾经颇有感慨的说
道
:"这所小学的建立,不仅仅使得王府得以保存下来,对我而言是能为社会尽一份力"。
新中国成立之后,溥任就把王府卖给了国家,把学校搬进不远的家庙,每当看见王府里充满儿童的欢声笑语的时,溥任就发自内心的感到满足。解放后溥任一家十分的珍惜自己平静幸福的生活,号召全家人投入到劳动当中,1950年溥任主动将家族珍藏图书等珍贵文物统统的捐献给
北京大学
。
热心公益,安享晚年
溥任在小学任教
的
时候始终兢兢业业,在教学当中十分重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正直和宽厚来感化学生。在生活上他也是十分的俭朴,
在
特殊的十年当中,有人听说溥任之前是皇弟,属于剥削者,可是当他们看见溥任的俭朴生活之后,默默的退出了他的房间。
晚年的溥任十分关心社会公益,仅1991年一年他就向灾区捐赠了一万五千余元,这是他多年省吃俭用的积蓄,后来他在日本又出售自己的书画,所得共计60万日元,全部
都
捐献给
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自己没有留下一分一毫。
溥任淡泊名利,自己居住的房间年久失修,夏天漏雨、冬天漏风,他原本可以将自己合法劳动所得改善自己的生活,但是他却将这些钱全部的捐赠给公益事业,参加文史馆的活动,本来可以报销车费,但他坚持骑自行车,哪怕是很远的路途,他最多选择坐公交车。
结语:
2015年4月10日,97岁的溥任在北京去世,溥任虽出生于末代皇族,身上却丝毫没有贵族子弟的骄纵气息,相反他这一生过的十分的平淡,他的性格也是低调务实的。在出国访问之时他一贯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和原则,以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己任。溥任的一生是末代皇族身份地位变迁历史的缩影,以一个平凡人的身份融入到新中国当中,未尝不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