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雍正的用人之道和权谋之术:“因人而异“瓦解政敌八爷党
迪丽瓦拉
2025-07-27 10:03:29
0

中国古代历史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都受到世人的瞩目和关注,而在这之中又属清朝最受到世人的"倾慕"。

为什么这么说呢,清朝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其巅峰期与最后的衰亡都十分戏剧化,尤其是在朝代正常更迭中发生的"九子夺嫡",被改编为各种小说和电视剧,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谈资。

而雍正正是作为激烈的九子夺嫡的胜出者成为了清朝的主角,他之所以能够在这场"战役"中获胜,除了所谓的天时和地利之外,似乎最重要的是人和。

雍正统治期间作为帝王,无论是在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筹划,还是对外交往和疆域扩大上面,以及最重要的任用人才的权谋之道,不仅是其最终能胜出的一大助力,更是奠定了其初登帝位时稳定的政局和国家未来的繁荣发展。

今天我们就从雍正登基之后对待各路政敌们的因人而异,来看雍正的帝王权谋之道。

一、雍正登基之后的政局:险象环生,极为复杂

相信看过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康熙统治年间九子夺嫡中演变的最为激烈的最后便是"四爷党"和"八爷党"之争。

而四爷最后虽然胜利,却并不代表朝堂中的大臣们全部都是选择拥护他的,因此我们说雍正登基之后仍然面临着十分复杂,并且异常凶险的政治环境。

1.雍正继承大统的合法性至今为止仍未得到验明

事实上,因为各种迹象表明,雍正本不是康熙属意的皇位继承人,但雍正却成为了九子夺嫡最后的胜出者,因而认为雍正篡位的人也是大有人在,自然这就是野史的部分了,正史中是承认了雍正继位的合法性的。

所以,雍正登基之后,虽然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篡位",朝中大臣甚至是天下百姓对于其继承大统的合法性都产生了质疑,因而雍正登基之后面临着复杂的政治环境,稍有不慎,帝位就坐不稳了。

据相关历史资料中的记载,康熙在驾崩时曾经对雍正说,"你办事过于急躁,待人有欠宽和,记住要善待你的兄弟,善待你的臣民。"自然历史上康熙有没有说过还有待考证,但显然这一嘱托给雍正日后的改革和用人奠定了基调。

雍正登基时,各方势力都十分惊诧,因为平时基本并不在朝堂中活跃的皇子突然成为了继承大统的新皇,许多宗室大臣根本不真心实意的接受这一事实,所以雍正登基之后面临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和险象环生的政治环境。

2.朝堂政局倾向于八爷党一派

除此之外,最有可能成为皇位继承人的八爷以及其背后的势力自然就成为了登基之后的雍正最为忌惮的政敌,更不要说雍正登基之后的政局对他十分不利。

一方面是因为康熙在位是就有意无意的打击各位皇子,尤其是四皇子,根本没有能在朝堂上培植自己势力的机会。而八爷既是皇帝"曾经"属意过的继承人,也曾经深入过朝堂,与各方势力进行了深入和密切的"交往",所以朝堂上八爷党的势力相当雄厚,所以这也就成为了威胁雍正皇权的最大阻碍。

另一方面是八爷党也为准备继承大统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他们自然做好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打算,政敌上台后,自己自然就成为了政敌的政敌,就算性命可保,但基本上前途无望了。

因而八爷党在雍正登基之后就想方设法为其设置各种阻碍,反对的声音和不配合的大臣都是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雍正无法不忌惮,且这时候雍正无论是对敌人还是亲信无法信任。

二、雍正的用人之道和权谋之术:"因人而异"地瓦解强劲的政敌八爷党

1.对最大的竞争对手:八阿哥胤禩委以重任进而分化八爷党

熟悉这一段历史的都知道九子夺嫡在经历了康熙两次废储之后,基本上就演变成为了四爷党和八爷党之间的斗争,所以不管历史最后怎样演变,四爷和八爷总会有一个成功,自然就有一个人被打压和清算,只不过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个被清算的人是八皇子胤禩。

我们无法知道刚登基之后的雍正究竟是怎样想的,无论是爱惜自己的名声,不能在明面上加害自己的兄弟和大臣,还是当时朝中局势雍正无暇顾及太多方面,所以先稳住了八爷及其背后的势力,给自己留出余地发展和稳定政局。

总之雍正登基之后并没有对八爷党采取强硬的打击措施,而是在某种程度上采取了怀柔政策,在其登基之后的第一次朝会上,雍正就表达了其对于八爷的"友好",先是进封其为和硕廉亲王,并命其主持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还加封八爷为总理王大臣。

但八爷这个加封虽有其名,实际上完全没有实权,在雍正登基之后政局基本稳定下来之后,对八爷的打击也接踵而至,无论他做什么都不合雍正的心意,费尽心思挑他的错。

先是将与胤禩亲密之人全部遣散,使其孤立,此后便开始因各种小事而遭受处罚,不管是因为更衣房油漆味太大,还是与其他官员关系交好,提出自己的政见,甚至生活节俭,总之雍正总有各种理由来处罚他。

没过多久,在这样的情况下,八爷被革去王号和爵位,撤出佐,虽仍然允许其四处行走,但却派人予以严密监视,隔年就被革去黄带子,变为庶人,并被宗人府除名,其家人随后也受到了各种打击和处罚。

雍正甚至在将胤禩囚禁于宗人府,遣散其家人的同时,还给他改了一个在满语中意思是畜生的名字"阿其那"。这还不算完,雍正还发布了长篇谕旨,细数胤禩罪状四十款随后将其罪状颁示全国,最终将八爷党的核心彻底瓦解了。

2.亲弟弟但是属于八爷党的十四阿哥胤禵

十四皇子胤禵虽然和雍正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但是一方面因为他们年龄差异比较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雍正出生的其母亲还没有抚养孩子的名分,所以雍正和他的这个亲弟弟基本上也没有太多的交往。

而十四不仅是八爷党的重要成员,后期还直接参与了夺嫡,虽然雍正没有将其置于死地,实际上对十四皇子也给予了不小的打击,胤禵被软禁于景陵,不许返回京师,并派人监视他的行动,一直到乾隆上位之后,其境况才有所好转,十四爷也算是八爷党中结局最好的一位皇子了。

三、对待坚定的"八爷党"势力中的其他皇子:打压,强力打压

但是对于八爷党中剩下的几位皇子,九皇子,十皇子来说,雍正的打击可谓是丝毫不手软。雍正登基之后,九阿哥胤禟连遭厄运后被囚禁至死,雍正知道九皇子的性格十分骄傲,故而特意设下了圈套。

当时雍正将九皇子分配到西宁地区,后又以胤禟"纵容下人、骚扰民间"为由,派遣官员约束和监察,不但不知悔改,还不收敛锋芒,又增加了一条罪状。

在这之后胤禟被革去贝子,与其家人一同被囚禁,雍正甚至特别下旨,要求 "除下贱饮食"之外,"一切笔、墨、床、帐、书、字、便冰一块,汤一盏"全都不许给,所以九皇子可以说是被活活囚禁死的。

十阿哥应该算是八爷党中势力和背景最强的一位皇子,其生母乃是温僖贵妃钮钴禄氏,也就是遏必隆的外孙,所以尽管同属于八爷党,他与雍正的关系也不算差,雍正也算是比较忌惮其背后的势力。

所以也没有对十阿哥进行强烈的打击,只是削去爵位,被押回京师囚禁了十余年,在所有的八爷党中,也算得上是比较温和的了。

四、结论

雍正的确是一位心狠手辣的政治家,但也无法否认他在统治和管理上的才能,如果所登基之前他有邬思道给他出谋划策,那么雍正登基之后基本上全靠自己的能力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十三皇子是所有参与九子夺嫡的皇子中结局最好的一位,而对于势力庞大的八爷党,根据其背景和势力情况,甚至考虑到了雍正登基之后面临的政局情况,先是对八皇子委以重任,先捧杀后清除;同胞兄弟老十四是明升暗降,屡次打压;老九、老十则是强力打压,被囚禁起来。

最后将其强大的政敌八爷党的势力全部瓦解之后,开始大刀阔斧的推行新政,开始了雍正王朝的建设和历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莫... 1941年6月22日凌晨4:00,刚完成工作,准备在自己别墅办公室沙发上睡觉的斯大林,突然接到了一个...
原创 朱... 导语:朱元璋给功臣赐过免死金牌,为啥还是被杀?也不看看上面这4个字 每个开国皇帝坐稳皇位后的第一件事...
原创 清... 清朝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现在有很多的古装剧,都喜欢演绎清朝时期的皇家故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
原创 此... 文 | 陈飞 提要:西汉时期,霍去病率领汉军征伐匈奴,将这个困扰了华夏一族数百年的游牧民族一举击溃,...
原创 朱... 说起朱元璋的为人和做事风格就是霸气和果断,当然他的这种霸气和果断也是误伤了很多忠臣名将,他可以说是一...
原创 曹... 《三国演义》大家肯定不陌生,里面曹孙刘最终三分天下,其中以曹操势力最强,有统一中国的潜力。官渡之战后...
真实的慈禧“照片”,被美国博物... 摄影术的诞生,给人类带来了永恒的视觉记忆,也为历史留下了珍贵的图像档案。对于遥远的清朝末期,摄影同样...
北宋灭亡时,为何杨家将不出来救... 如果要说到护国柱石,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立刻就会想到两个形象,一个是杨家将,另一个就是岳飞。 说实话,这...
原创 比... 我们知道能被评为开国元帅的将领,堪称各个的资历都是非常的深厚,再者功劳也是非常的大,可是有这么一个开...
原创 若...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少不了皇帝的影子。在很多的皇帝中,有很多人还都是文武兼修、胸怀大志向的人中豪...
原创 日... 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放眼整个世界,中国都是走在最前列的存在,综合国力更是令整个世界所仰望,不说...
原创 古... “在古代,你们是否曾想象过,在最为隐秘的时刻,若有他人突然出现,会带来怎样的尴尬?”这样的问题,往往...
原创 大... #01. 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发号施令的乾隆皇帝做梦也不会想到,在他死后的某一天,象征着皇家至高权威的...
原创 春... 说起春秋,我们一般想到的是春秋五霸。因为当时整体形势都是这些大国主导的。这些国家甚至左右的当时的历史...
原创 美... 1902年,深夜里的白宫,传出一声愤怒的咆哮。 政府在决策前,为什么不给华尔街打招呼? 幽暗的灯光下...
原创 外... 在近代领土回归其实相对很简单,因为弱肉强食,直接武力解决。 所以西方占据和抢夺了很多土地,光是英国就...
原创 美... 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中部,由大小132个岛屿组成。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波利尼西亚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
原创 盘...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集神权、皇权、族权于一身,忠君是最高的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绳。在公众场合敢于对皇帝大...
重报艺文志|80余年前,川渝大... 人物名片: 萧易,作家、学者,专注于文博领域写作,出版有《古蜀国旁白》《唤醒纵目神》《知·道——石窟...
原创 原... 我们再看电视剧的时候,相信都会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那就是一个太监拿着皇帝的圣旨,向下面的人传递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