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四川登记退伍军人,九旬老人自称是老兵被嘲笑,亮出勋章震撼众人
迪丽瓦拉
2025-07-28 11:02:45
0

文|星揽史说

编辑|星揽史说

2018年,四川统计核查退伍老兵的工作顺利开展。

老人们得知后纷纷拿着能够证明身份的材料找工作人员登记。

有一位行动迟缓九十多岁的老人也自称是老兵,却遭到他人嘲笑。

可当老人亮出自己三枚特等勋章,在场的人都沉默不语。

这名老兵是谁?

他的三枚特等勋章有何来历?

三枚特等功勋章从何而来

1924年,张良荣出生在资阳市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中。

家境虽然贫寒,但父母从未亏待过他。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张良荣从小就主动帮父母干活,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

张国良的父母省吃俭用,让他上了两年私塾,希望以后能有所作为。

可后来由于家庭苦难,张良荣不得不中断学业。

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张良荣开始和亲戚们外出做生意,希望能为家庭带来帮助。

张良荣没有太多文化,只能做些苦力活,练了一身肌肉。

1948年,张良荣的人生迎来了转折。

一次遭到了国民党兵痞的欺负,自此对当兵的没留下好印象。

但解放军不一样,他们从不欺负老百姓。

张良荣便决定加入其中,成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的战士。

部队中有许多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心中有着远大理想。

张良荣随着部队南征北战,不分昼夜地进行战斗。

在部队中,张良荣展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和战斗力。

仅仅八个月,张良荣就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副班长,带着战士们奋勇杀敌。

淮海战役期间,张良荣所带的队伍和国民党黄维兵团有着很大的差距。

黄维兵团不仅人多,他们的枪支弹药也要更先进、充足。

但张良荣并没有害怕,炸药包一直背在身上,做好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

战士们都知道这场战斗必定要头破血流,面对先进的装备他们没有退缩。

可是由于敌人数量太多,我方士兵死伤无数,张良荣坚持到最后一刻。

张良荣冷静指挥全班作战,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战后,在战斗中英勇无畏的张良荣被授予特等功勋章一枚。

淮海战役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当想到牺牲的将士们总会忍不住流下泪水。

战斗结束后,战士们休息调整,张良荣的部队也在扩大。

随着和平谈判没有任何结果,毛主席要求三路大军下江南,解放全中国。

张良荣再次奔赴江南,即使在危急情况,他一直和战士们共进退。

张良荣坐着一艘小船渡江,所有人都低着头使出浑身力气划桨。

由于敌人的火力太过密集,他所乘坐的船船底被子弹打穿。

张良荣临危不乱带着将士们跳入滚滚河水中,顺利拦截后方的船只,成功渡江。

渡江后,张良荣迅速调整好状态迎接战斗。

任务圆满完成,荣获了第二枚特等勋章。

1949年新中国成立,张良荣十分欣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依旧有些残存的势力,祖国依旧不安定。

1950年,张良荣接到命令,到西南剿匪。

这些土匪在一年的时间里抢夺老百姓的粮食,威胁群众安全。

张良荣可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对于当地的土匪可是相当了解。

西南地形极为复杂,周围都是深山野林,而土匪们常隐匿于此。

当时得到的情报是山上可能藏着四五十万的土匪,比战士的数量还多。

在这种局面下,熟悉地形的张良荣总是冲在最前端。

高山密林,还有昆虫野兽出没,但这都没能阻止他们打到土匪的决心。

上下山几十里的路程张良荣从没喊累,腿脚却出了问题,落下病根

张良荣心中只想快点消灭土匪,保证老百姓们安居乐业。

在贺老总等人的精明指挥下,前前后后十几次与土匪作战,都大获全胜。

这第三枚特等勋章,便是由此而来。

三枚特等功勋章,代表着他曾经的经历和成就,让人无不敬佩。

过回普通生活

1955年,31岁的张良荣回到家乡,结束自己的军旅生活。

因为在部队的表现,他被分配到供销社酒厂工作。

可后来因为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国家粮食供应出现了问题,政府决定优化城镇人口结构。

张良荣得知此事后,放弃铁饭碗的工作,回到家乡,重新过回种田的生活。

回到家乡后,张良荣并没有大肆宣扬自己在部队所获的荣誉。

因此后来无人知晓张良荣当兵历史,甚至发出了质疑。

他和妻子结婚后生下三个女儿,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

尽管生活过得并不富裕,但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十分开心。

在村民眼中,张良荣待人和善,是个积极的农民工。

在丰收的时节总会问道收成怎么样,需不需要帮忙。

有时候会向女儿讲述自己的战斗经历,但对于勋章却从未提及。

这些勋章被他完好地保存在袋子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拿出来擦拭,但从不让家人碰。

所以当他亮出勋章的时候,家人才知道这件事情。

退伍老兵亮出勋章

2018年,四川省发起“寻找最美老兵”活动。

资阳市的领导带领着同志们到各个村庄进行退伍老兵信息采集工作。

此前已经统计过很多次,但为了不遗漏任何一个退伍老兵便又开展一次。

有许多看热闹的村民都聚集在村口,从他们口中也可以了解村里老兵的历史。

村民们都很积极,很快就完成了采集、核实、等级工作。

统计完后,工作人员准备离开,临走前还特意问了一句:“没有遗漏的吧?”

村民们异口同声回答道:“没有,没有。”

这时,一位60多岁的妇女骑着三轮车匆匆赶来。

三轮车上坐着一个年过90的老人,妇女开口说道:“通知请等一下,我家还有个老爷子没登记。”

来的这位老爷爷是村里长者,中年妇女是他的女儿。

村里的村民笑嘻嘻地说:“你爸怎么是退伍老兵了?你可别是来凑热闹的。”

工作人员也很纳闷,询问老人叫什么名字,女儿回答:“张良荣。”

随后工作人员在名单上认真核对,并没有找到这个名字。

在场村民都以为张良荣氏为了骗国家补助的,纷纷劝他回家。

听到别人这样说自己,老人虚弱地咳嗽了几声,手脚不受控制地在抖动。

等平复好情绪后,老人从内衣口袋里掏出来一个陈旧的袋子。

袋子中装着6枚保存完好的勋章,然后又拿出一张复员证明递给工作人员。

其中有三枚特功勋章,一枚一等功勋章,还有纪念章。

村民们看到功勋章后不再说话,工作人员急忙将张良荣扶下来,仔细登记。

登记时,老人慢慢讲述了自己的往事。

因为特殊时期局势动荡不安,张良荣的档案被弄丢了。

所以工作人员手中的名单上没有老人的名字,这也成了一件遗憾的事情。

张良荣身上有许多打仗留下了伤疤,这也是一名战士无声的勋章。

2019年,老人的光荣事迹被大家知晓。

结语

张良荣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有着先进的革命思想。

我们了解到这个退伍老兵的经历,不禁感叹张良荣无私奉献的精神,他值得被更多人铭记。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点击”关注”,为您持续更新优质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不... 提起战国时期,很多人肯定一下就想到了齐、楚、秦、燕、赵、魏、韩这战国七雄,但事实上,战国时期可不只有...
原创 清... 晚清处于一个变革过渡期阶段,为实现变法图强的目标,各阶层人士进行相应的变革政治主张。虽不能彻底解决危...
原创 全... 提起韩国这个国家,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因为当地特有的美食和风土人情,每年都会有不少的游客前往韩国游玩...
原创 古... 很多古代帝王幻想死后继续掌握权力,因此他们在登上大位之后就会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墓。为了完成自己死后在另...
原创 日... 现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对自己的历史起源,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研究与了解,且也被普罗大众所接受,但是还有...
原创 陈... 今日话题,朱元璋那些事——猛将张定边!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身在红尘...
他本是状元,因慈禧嫌弃他的名字... 赏析古典诗文,聆听先贤心声,感受如画意境!古诗文赏析,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编辑整理:盛唐辉煌 。...
原创 7... 1971年10月25日,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的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
原创 成... 成吉思汗所缔造的蒙古帝国,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少有的地跨亚欧,疆域广阔的大帝国。蒙古帝国是在成吉思汗的...
巴尔干战火燃起:四国联盟如何击...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1912年至1913年间,由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四个巴尔干同盟国家...
原创 秦... 《——【·前言·】——》 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群山起伏,却唯有秦岭被誉为“中华龙脉”。这一称号背后,...
原创 西... 李静训虽然去世时年仅九岁,但其墓葬却是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规格登基最高的隋代墓葬,其墓穴规模虽然不...
原创 3... 抗日战争时期,在贺龙领导的120师,有一个非常英雄的358旅。今天来介绍一张珍贵的合影,拍摄于194...
王海容一生未婚,逝世后李敏吊唁... 王海容比李敏小6岁,是王季范之子王德恒的女儿,而王季范和毛主席又是姨表亲,所以算起来,王海容应该叫毛...
原创 我... 说起中国古代的历史,我们最常用的词语为“中华上下五千年”。这也体现了华夏文明悠久的文化,但是让人们感...
原创 抗... 14年的浴血奋战,全国人民上下同心,共御外辱,才换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的胜利,不仅有高级将领的运...
原创 号... 号称“日本精锐”的关东军,为什么无法抵挡苏联军队的进攻? 这里有几个关键的数字要理清,一个是150万...
乱世中的白月光:为何只存在过8... 在中国教育史上,有一所大学如同“乱世中的白月光”,照亮了战争的阴霾,守护着民族的文化与知识脉络。它便...
原创 古... 骆驼在沙漠中行走能有多快?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本文来说一种动物,内地网友少见的骆驼。 大家对骆驼印象...
原创 历... 波兰,这个位于欧洲心脏地带的国家,其历史充满了曲折与坎坷。 历史上,波兰经历了四次灭国的沉重打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