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状元,因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而落榜,不料最后却推翻了清朝
迪丽瓦拉
2025-07-28 15:33:39
0

赏析古典诗文,聆听先贤心声,感受如画意境!古诗文赏析,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编辑整理:盛唐辉煌

在公众号会话页面,回复“ 加群”,即可加入粉丝交流群。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科举制度是一个无比神圣而又伟大的制度,因为它是所有读书人的上升空间,也是中原王朝人才布局的一个重要通道。

不过这个制度虽然神圣,但是由于生长在封建的土壤之上,所以神圣之中也隐藏着很多的阴暗,尤其是在王朝的末期,科举制度中的阴影就更加严重了。

例如在慈禧太后时期,科举制度就处在被废的边缘,因此慈禧太后对于科举考上来的学生就不太关注,甚至,她还因为一个状元的名字不好听,就干脆将他给踢了。

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当年黄巢落选以后颠覆了唐朝,而这位状元落选以后,也颠覆了清朝。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谭延闿四十三岁像

这位落选的状元名字叫做谭延闿,此人可能年轻人不太熟悉,但是在老一辈人眼中,可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传奇人物。

首先就是他的身世之传奇,据历史记载,谭延闿是两广总督谭钟麟的儿子,应该说他的身份还是挺珍贵的,可是若细看历史会发现,谭延闿的母亲只是一个小妾,甚至都没有资格上桌子吃饭,而且还要干苦力。

但是,谭延闿一出生就充满着各种传奇,首先就是他的父亲晚上做梦梦到自己父亲的嘱托,然后儿子就出生了,所以这位两广总督就觉得自己的儿子是应运而生,于是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做祖安。不得不说,从出生到名字都充满着各种传奇。

谭延闿书法

之后,谭延闿的人生就如同开挂一般,一路狂飙突进。首先是在成绩上,他从来都不落于人后,尤其是在书法方面,不仅年少有成,甚至还超过了自己的父亲,以至于在民国时期被称为民国书法四大家之一,和于右任并驾齐驱。要知道于右任可以凭借自己的书法来选主席,可见谭延闿的书法成就有多高。

当然了,书法成就还不算什么,主要的是因为父亲是两广总督,所以谭延闿在父亲的熏陶下,学到了很多治国的大道理以及基层行政管理经验。

因此,在科举制度还在的时候,谭延闿是真正把传统学问和经世致用的理论贯彻到顶点的好学生。

谭延闿(前排左7)出任国民政府主席

不过,也许是上天觉得谭延闿太过于一帆风顺了,所以就先后给他安排了两场大难。

首先就是父亲突然去世了,导致谭延闿失去了官场上的支撑,而且还耽误了考科举的进程。之后安排好了父亲的丧事,然后又收拾心情继续考科举。

应该说,谭延闿绝对是大才子,所以他的科举考试很顺利,一路凭实力杀到了第一名来到了殿试。理论上来说,以他当时的成绩,考一个状元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可惜,殿试看的是皇帝的心情,而不是看实力。

结果慈禧太后又是一个封建迷信的人,当时对于开放与否一直存在着疑惑,因此她一听到谭延闿的名字,立刻就引起了反感。原来,谭延闿的闿字其意是通开,所以慈禧太后看到他的名字,就觉得这是在嘲讽自己,要赶紧打开国门。

谭延闿书法

于是老太后心情不爽,心情不爽的后果就是将这位本来应该成为状元的年轻读书人一脚踹开,让他悲哀落选。

原本到手的状元就这么飞了,作为传统时代的读书人,内心的痛苦和耻辱可想而知。不过正如那句话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所以在亲眼目睹了传统时代最神圣的科举制度如此黑暗以后,谭延闿对于封建时代的忠诚就彻底消散了,他开始越来越接受新的思想,甚至走向新的组织。

后来的历史我们都知道了,在慈禧太后的运作之下,清朝的皇族内阁彻底击溃了立宪派的信心,也打醒了所有的地方士绅。于是全国一致要反对清朝,尤其是慈禧太后去世以后,辛亥革命更是因此爆发。

1927年3月,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合影,前排左四为谭延闿,二排右三为毛泽东

眼看着大家都在纷纷反抗清王朝,谭延闿也是积极接受新思想,并且投身于新的组织,在当年那场惊天动地的大革命中,他成功的认识了孙先生,并且加入了孙先生的部队。

值得一提的是孙先生对于谭延闿非常看好,他不仅想让谭延闿成为黄埔军校的校长,而且还希望让他和宋美龄成为夫妻,甚至还亲自安排他认了宋美龄的母亲为母。不仅如此,后来北伐军的总司令还准备让谭延闿来担任。

理论上来说,如果谭延闿接受了孙先生的安排,那么未来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恐怕就不是姓蒋了。但历史就是这么有趣,谭延闿对于婚姻非常的忠贞,所以他不能接受自己,刚死了妻子就和宋美龄结婚,于是就将宋美龄介绍给了蒋介石,并且安排两人成婚。

至于说黄埔军校校长,本来他也是能够捞到手的,但由于蒋介石一哭二闹三上吊,甚至还和孙先生闹矛盾,所以谭延闿又非常客气的让给了蒋介石。

不过,虽然谭延闿将天大的机缘都让了出去,但是他对于清朝的愤怒,对于封建制度的斗争意识,却从来没有消减。

当年他与大家一起带着同盟会的成员,消灭了清王朝,后来在对抗封建王朝复辟的时候,他又以湖南省省长,湖南省督军和湘军总司令的身份,多次出兵保卫共和。

甚至,历史记载中,当时主席还在书社的时候,还曾经请谭延闿给自己提过名。

谭延闿葬礼

所以,说谭延闿推翻了清王朝,那还真不是夸张。要是慈禧太后知道自己划掉了一个状元,结果给清朝惹下了这么大的一个敌人,恐怕早就后悔地爬出棺材了。

但有的时候历史就是这么巧妙,一个小小的蝴蝶震动就能导致一场海啸,而封建王朝那腐朽的作风以及阴暗的体系,就会培养越来越多像谭延闿这样的传奇人物,最终摧毁黑暗,走向光明。

>>>

-------------------

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你若喜欢,记得点个在看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庞... 庞德原是马超的副将,他在马超手下时便屡建奇功。他和马岱堪称马超的左膀右臂,在夺长安、战潼关、取西凉的...
原创 毛... 提到“预言”两个字,相信大部分读者朋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某些宗教或团体宣扬的,以臆测、巧合为主的封建迷...
原创 庐... 1959年在庐山上,一场大会影响了许多人,大会原本的议题是“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指标,纠正左的错误”,...
原创 刘... 吕后是个权利欲望极大的人,但作为一个女人,要保住自己的权利,首先要保住儿子刘盈的皇帝宝座,而刘邦的儿...
原创 苏... “飞云驶。香车故国难回睇。芳心渐摇,迤逦吴都繁丽。忠臣子胥,预知道为邦祟。谏言先启。愿勿容其至。周亡...
原创 周... 黄埔军校在中国近代史上非常出名,最初创立时正值大革命期间,国共两党的关系较为融洽,所以早几期学生可自...
原创 吕... 综观整本三国演义,吕布确实只杀过两个不入流的武将,为何被尊为三国演义第一猛将? 民间流传很久、很广泛...
为什么中国实现了大一统,一片大... 偶尔看世界地图,突发感慨。咱们聊一聊为什么一片大平原的欧洲碎成几十片,而地理环境更复杂的中国却实现了...
原创 中... 北京饭店的青年厨师于存,不仅做得一手好菜肴,还因此得到毛主席的喜爱。 当得知自己被选中,参与制作毛主...
长江上的三大海关重庆武汉南京,... ‌中国海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古籍中已有关于“关和关市之征”的记载。秦汉时期,随...
原创 朱... 说到明朝,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这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所建立的封建王朝,尤其是经过《明朝那些事》这...
原创 蒋... 20世纪上半叶,中华大地上的主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崛起,在这个过程中,蒋介石的国民党反动派充当的是拦路虎...
原创 楚... 楚汉争霸的背后,其实是一场女人们之间的斗争,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地痞无赖刘邦,称霸天下,结局其实...
原创 邓... 古来帝王临朝,必先立承继江山者,故而天下太平,宗庙稳固。而如今作为国家权利的执行者,无数领导人在考虑...
原创 兰... 上一篇写了北周,今天说说北齐。谈到北齐大家印象可能不深,但是有一个人大家肯定熟悉,那就是兰陵王高长恭...
原创 为... 据说,古代皇帝怕被人下毒,因此连自己喜欢吃的菜都不能夹第三筷子,要真是这样,这皇帝真够憋屈的,日子过...
原创 朱... 朱元璋驱除鞑虏,建立明朝以后,大肆诛杀有功之臣。他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集中自己手中的皇权,另一方面也在...
原创 曹... 《三国演义》中,曹操接受刘琮的荆州基业以后,顺流直下讨伐孙权。因为荆州在曹操的手里,长江天堑对于孙权...
原创 清... 萨镇冰的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他亲眼见证了中国是怎么从腐败的、屈辱的清朝,一步步走向...
原创 诸... 前言:演义中诸葛亮的出山,是刘备集团乃至整个演义的转折点,出山后就受到重用被刘备拜为军师,自此以后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