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闽西三巨头都没有军衔,却被公认为大将级人物,为何地位这么高?
迪丽瓦拉
2025-07-28 13:04:52
0

闽西三巨头都没有军衔,却被公认为大将级人物,为何地位这么高?

长歌爱说历史

发布时间:2022-04-0115:27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因为红军内部出现的错误战略方针,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央红军不得不率领着

八万六千

人的主力部队实施战略转移,也就是万里长征。长征的战略意义是重大的,它不仅让中国的革命局势转危为安,粉碎了蒋介石的扼杀革命企图,也实现了我党指定的北上抗日的方针。

正是因为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所以许多参加长征的将领在日后都有着耀眼的成就。不过在当时的战略战役中,不是所有的苏区领导人都随之而去,有三位关键领导人就没有参与到长征,后来红军转移到福建三人也始终形影不离。他们被赞誉为闽西三巨头,却在

1955

授衔仪式上没有获得任何头衔,即便如此他们在军中仍有着无可比拟的高度与地位,他们分别是张鼎丞、邓子恢和谭震林。

闽西革命根据地

1929

年中国红军在井冈山刚刚站稳脚跟立足不久,恰逢蒋介石国民党与桂系战乱,为了降低国内革命形势压力,进一步拓展人员规模以及革命根据地,经过中央一致商讨决定向东突进,以红四军为主力先锋,朱德亲自率队,在福建境内发动暴动征服闽西。

这自然就是日后的闽西革命根据地,为何组织上当时选了闽西呢?这是因为张鼎丞与邓子恢二人在闽西当时发动了著名的后田暴动,这是中国福建省份的革命武装斗争第一枪,也是第一支红色农民革命根据地,也正是因为他们二人在福建闽西事先打好了内应,里应外合之下组织上才敢于向福建闽西进军。

要知道当时我党与国军的数据实力仍旧处在一段十分悬殊的差距上,但正是有了张鼎丞与邓子恢二人,红军才敢于第一次向外开辟革命根据地,第一次远距离征战。朱德就这样率领红四军浩浩荡荡进军闽西,在万事俱备、里应外合之下,轻轻松松就连续拿下了龙岩与永定两座县城,并成功建立了闽西革命根据地。

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后,毛主席在大会上亲自点名谭震林、邓子辉和张鼎丞三人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委员,共同负责管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革命事务。闽西革命根据地创立不久,毛主席在古田写下了那篇革命征程中的历史之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文章中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既符合国情又可以实干。

据后来统计,红一方面军的

8

万人中,闽西根据地一共参与了三万多人,他们遍布了各军、各师和各团,见证了革命的成长与胜利。

劳苦功高

1931

年的第一届中共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上,谭震林和邓子恢、张鼎丞三人全部当选政府委员。邓子恢上任了财政部部长,张鼎丞则是担任土地部部长,谭震林则是闽西军区政委。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致使苏区受到巨大威胁,红军主力部队被迫进行长征。当时中央内部产生了巨大分歧,而谭震林三人因为一致同意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从而触犯到了王明,受到了排斥,三人都被留在了闽西苏区受到了降职处分。

张鼎丞降职后任职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谭震林担任副主席兼军事部部长,邓子恢担任副主席兼财政部部长。而他们当年闽西农民暴动中的三万名战士,有两万多名都牺牲在了长征道路上。

但是在红军主力长征后,闽西根据地也并没有从此走向衰败落寞,更没有被反动派攻陷占领,谭震林三人在拥有此前起义的丰富经验下,率领闽西子弟兵与游击队和敌人展开了斗智斗勇,用自己的鲜血与汗水誓死守卫着这片土地。

三年的游击革命岁月,闽西革命根据地内共计有一千五百多人奋不顾身的加入了革命事业,并在此后整编为了新四军第二支队,而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三人无疑是功不可没的头号功臣。

在抗日战争时期,邓子恢担任新四军的副主任和政治主任,谭震林胜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以及第六师师长,张鼎丞走马上任第二支队司令员和第七师师长,三人继续在抗日战争中发光发热,奉献自己。

无衔将军

无论是长征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他们三人自始至终都不忘初心始终为党为民奋不顾身的

奋斗着

,在抗战时候更是主力军队新四军的重要领导,是战神粟裕的顶头上司。要知道粟裕在解放战争初期,只只是华中军区的副司令,张鼎丞与邓子恢都是他不折不扣的顶头上司,谭震林即使稍次一职也是与粟裕属于平级的存在。

1955

年授衔仪式上,粟裕被评为开国大将,按照常理而言他们三人毫无疑问都是货真价实的开国大将水准,但却因为自身政治职务在身,不便参与军衔评判,所以在这方面只能遗憾错过,但不可否认的是,加入三人能够顺理成章的加入军衔评定,我相信即使是评为元帅也是有着一线契机的。

在建国之后,张鼎丞胜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邓子恢曾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和政协副主席,谭震林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和人大副委员长,三人无一不是副国级干部,可见当年的地位与自身的资历是多么崇高与丰厚。

小结

军衔并不能代表一切,回顾谭震林、邓子恢和张鼎丞三人,即使没有耀眼夺目的大将军衔,但谁又能去否认他们当年的丰功伟绩与劳苦功高呢?承载荣誉的背后不是众说纷纭,是有着历史的记载与战绩的支撑,而他们三人被赞誉为闽西三巨头更是依靠自身革命征程中坚韧不拔的意志与不忘初心的决心,这才一步步走到了如今的高度,他们永远是人民心中的英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清朝最后一批太监,孙耀庭回忆娘娘沐浴:她们都不用自己动手。不用多说相信你们也都知道,历朝历代在宫里面...
原创 清... 都说树倒猢狲散,抛弃血缘的束缚,这个世上没有那个人会在你贫困潦倒的时候对你不离不弃。清朝,中国的最后...
原创 历... 历史珍贵照片,民国宋氏三姐妹的父母,父亲宋嘉树,母亲倪桂珍。这对伟大的父母,培养的六个子女都成了民国...
原创 战... 翻开战国地图,我们会发现,魏国几乎是七大战国之中面积最小的战国,然而,魏国却为何能跻身七大战国之列,...
原创 朱... 咱们今天来说说朱元璋跟刘日新的故事,说到朱元璋大家都是不陌生的,但是刘日新大家就可能感觉有些陌生了,...
原创 朱... 伴君如伴虎,自古帝王无情,就算出生在皇家也并不意味着可以与皇帝以简单的父子相处。古代帝王将亲生儿子流...
原创 朱... 73岁高僧被朱元璋凌迟处死,怎么说都是老朱的又一笔血债。不过这个和尚并不是因为一个“殊”字而死,他千...
原创 清... 1620年,阿巴亥给代善“送饭”吃,努尔哈赤很恼火,将她赶回娘家,却舍不得她离开,很快就去接她回来。...
原创 南... 南昌起义 参加南昌起义的部分人员 江西省政府主席一级上将朱培德 1927年8月1日凌晨,清脆的枪...
原创 满... 众所周知,满清末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期,由于满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直接就导致了八国联军的侵华...
原创 朱... 明朝官员范文被下大狱,秋后问斩,判的是欺君之罪,案子转到朱元璋手里,原本是例行公事,结果老朱看到他的...
原创 朱... 1398年6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病逝于应天(南京),享年71岁。 据历史资料说,朱元璋是中国历史...
原创 溥... 在1924年11月5日,溥仪被已经被彻底的赶出了皇宫,当时的溥仪在皇宫里面已经居住了16年的时间。出...
原创 朱... 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光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就经历了2000多年,在这2000多年的时间里,先...
原创 朱... 在研究明朝历史的时候,我们总会产生一种好奇,为何朱元璋会那么残忍,毫无征兆就对跟随自己一起打江山的那...
原创 唐... 在唐朝的辉煌历史中,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然而,尽管唐玄宗对杨贵妃宠爱有加,...
原创 钱...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建昌知府钱用勤因任内税粮短缺被查而抄家治罪,钱用勤之子钱怞在这穷途...
原创 朱... 让人命丧黄泉的“庆功宴” 朱元璋宴请功臣们吃饭,然而当刘伯温看到端上来的三个菜之后,顿时吓得脸色苍白...
原创 朱... 朱标在历史上很受热捧,因为他是一个可能改变历史走向的人物,他的身份非常尴尬,父亲是皇帝,弟弟是皇儿,...
原创 朱... 朱元璋和汤和从小便相识,也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所以二人也很玩得来,他们也曾一起给地主放过牛。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