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高僧被朱元璋凌迟处死,怎么说都是老朱的又一笔血债。不过这个和尚并不是因为一个“殊”字而死,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让十丈红尘迷住了双眼,没有真正做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否则也就没有这场灾难了!
这个老和尚名为释来复,据说俗家姓王,在当时的佛教界影响力不小,其人不仅佛法精深,更吟得一手好诗写得一手好字,所以在洪武初年就被召到了南京。朱元璋毕竟当过和尚,见到释来复这个同行的前辈很开心,除了经常和释来复聊天打屁之外,还任命他当了僧官,参与管理朝廷的宗教事务。
释来复年纪虽然不小了,但工作热情还是很高的,对朱元璋的知人善任也十分感激,所以在觐见朱元璋的时候,没少用自己的才华来作诗拍马屁,朱元璋自然也被拍的浑身舒服。有一次释来复又做了一首诗:祗园花雨晓吹香,手绾袈裟近御床。阙下紫云随雉尾,座间红日动龙光。金盘苏合颁殊域,玉碗醍醐出尚方。稠叠屡承天上供,每惭无德颂陶唐。
这诗意境不错,尽显释来复的马屁功夫之深:皇宫中花团锦簇,我穿着袈裟轻轻地靠近了皇帝,只见皇帝的龙体边紫气环绕弘光耀眼,的确是真龙天子啊!皇帝的恩德沐浴着我这个化外之人,甚至还赐给了我酒食,这样的恩德让我十分惭愧,无以为报之下只能拍拍马屁了!
释来复写罢马屁诗,静等皇帝夸奖,却没想到朱元璋勃然大怒,当即指出他用的“殊域”两字大逆不道,“殊域”指的是就是不同的地域,难道你还心念蒙元?另外你用了一个“殊”是几个意思,难道我们老朱家的王朝要歹势了?释来复就这样被朱元璋下令凌迟了!
不过这毕竟是野史传说,释来复被凌迟的真正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他个人的确犯了不少错误,在前人笔记中曾有过这样的记录:且今之罪,报也,人神共怒,为集金帛、构是非,要虚名。今之罪也,在奏愆匿愆,观喜怒,乘颜色及盗众僧用。也就是说,他不但有贪污和挪用公款的行为,还察言观色弄虚作假欺骗过朱元璋。
另外释来复也没真正做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他在当了僧官之后估计有点飘,居然和胡维庸的党羽们搅和到了一起,朱元璋收拾胡维庸,自然也就不能放过这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宗教领袖了!
其实朱元璋虽然奢杀,但是也不至于到随心所欲滥杀无辜的地步,他的很多行为自有其深意,后世所谓的朱元璋杀人如麻,不过是对其的抹黑罢了,接下去这个小故事,就很有代表性!
话说朱元璋当了皇帝,家乡那些曾经一起放过牛偷过东西的小伙伴们,都兴奋极了,其中当年和朱元璋感情比较好的两位,就想着去京城找朱元璋打秋风,即便不能讨个官当,起码也能捞点金银赏赐,改善一下生活。两人兴高采烈地到了京城,并且也如愿见到了老朱,其中一个性子急,见面了就和朱元璋聊起当年的事,想着增进一下感情。
这位老兄说:当时咱们给地主家放牛时,一起偷青豆吃,你都饿得不行了,青豆没煮熟你就抢着吃,结果把青豆都撒在地上,你还满地找青豆,后来把地上的草都吃了,这些事你都还记得吧?朱元璋一听小时候的丑事被当面说起来,恼羞成怒之下把这个同伴给杀了!
第二个同伴眼看着情况不妙,马上改了口风:皇上您小时候就英武不凡,您还记得吗,当时您就骑着青牛领着我们,像一个大将军一样模拟打仗,真是威风得不得了啊!朱元璋听到之后高兴得直咧嘴,给这个伙伴封了官!
这种故事一看就是扯淡,且不说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旧日故人想见他一面的困难程度,即便见到了,以朱元璋睥睨天下的雄姿,又怎么会和几个草民一般见识呢?这就是典型的抹黑老朱了!
话说回来,释来复一个和尚不好好的拜佛念经,偏偏去搞政治,这是典型的不安心本职工作,所以我觉得他死得虽惨但却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