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胡琏有多狡猾?刘伯承数次摆阵成功逃脱,邓公:大不了同归于尽
迪丽瓦拉
2025-07-29 00:03:14
0

纵观国民党的几大悍将,胡琏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吹不黑平心静气地讲,胡琏在战场上的表现的确要比他的同僚们高出许多,就拿张灵甫来说,胡琏有张灵甫的悍却没有张灵甫的狂,再拿黄百韬来说,胡琏不比黄百韬的忠心少,但是谋略方面却绝对胜黄百韬一筹。

张灵甫

其他的暂且不论,光是胡琏率领的整编11师是国军五大主力中最后一支被歼灭的部队来讲,说胡琏难对付,绝对不是虚有其表。

这一点,刘伯承和邓小平深有体会。

至于刘伯承和邓小平是如何与胡琏周旋对战的。

别着急,今天的简史档案馆就跟大家聊聊胡琏和刘邓对决的故事。

摸清胡琏风格

说起刘邓,那和粟裕的作战风格是截然不同的,粟裕习惯以少打多,善于在运动中歼敌,而刘邓善于调动敌人,善于和强敌纠缠。

刘伯承

对于胡琏的特点,刘伯承认识得非常清楚,前不久,胡琏在粟裕的手里两次逃脱,虽然是侥幸生还,但不难看出胡琏的狡猾。

刘伯承明白,胡琏能战也能跑,轻易抓不住,抓住了也不容易吃下去,所以刘伯承并不打算集中兵力去围剿,而是打算充分调动胡琏,就像猎人捕捉狐狸一样,既然抓不住,那就设个圈子让狐狸来回奔跑,等累了再抓。

1948年3月,洛阳被华野攻破,蒋介石派了大批人马去救洛阳,胡琏的整编11师也在这支援兵部队中。

刘伯承知晓后,准备在胡琏必经之地的南阳设伏,等待胡琏落网,可是胡琏狡猾,并没有按照刘伯承所想来到目的地。

胡琏

其实胡琏是完全不知晓刘伯承设伏的,但是胡琏一向狡猾,所以他预判可能会有设伏,于是只派出了一小部分兵力极速前进,打探虚实。

刘伯承其实也看到了这支小部分兵力,但是刘伯承明白这只不过是胡琏伸出的一截儿狐狸尾巴,要想彻底逮住胡琏这只狐狸,还是得耐心等待。

可谁知刘伯承等了两天依然没等到胡琏,后来才得知,胡琏派出一小部分兵力后,压根就没有再挪过窝,刘伯承的伏击部队白白等了2天时间,刘伯承判断,估计是走漏了风声,所以放弃了这次设伏。

1948年6月,华野进攻开封,胡琏奉命北上增援开封,当时的国民党已经撤销了整编师的编制,所以整编11师恢复成为了之前的18军。

胡琏

知道胡琏前来增援,华野派出了宋时轮率领十纵担负起了阻击胡琏的任务,刘伯承见此状,确定了此刻正是围歼胡琏的最佳时机。

于是刘伯承下令中野的一、三纵队分别从胡琏的两翼包抄围攻,胡琏察觉不对,急忙下令回撤到驻马店的上蔡县,刘伯承见时机不对,只能再次放弃对胡琏的围攻。

两次下来,刘伯承感慨地说道:

“这个胡琏,真是猛像虎,狡如狐。”

虽然没有成功围剿胡琏,但是几次下来,刘伯承彻底摸清了胡琏的作战风格,这也为日后的决战奠定了一定的胜利基础。

胡琏不满蒋介石安排

按道理来说,胡琏从粟裕和刘伯承手中多番逃脱,也算是个国军中的狠角色,但是在升任兵团司令的时候,却没有了胡琏的身影。

刘伯承

淮海战役打响前,当时国民党的几大主力军长,例如黄百韬,李弥、邱清泉等人都升任了兵团司令。

但是胡琏却没有,胡琏带着18军和其他几个军合并起来成立了十二兵团,隶属于白崇禧全权指挥。

胡琏一听当然十分不乐意了,本来自己也是信心满满要升任兵团司令的,这下倒好,半路杀出个白崇禧,站在自己头上争位抢权,搁谁也不乐意啊!

蒋介石自然也知道胡琏的委屈憋闷,可是白崇禧实在可用,坐镇武汉少不了他的帮助。

无奈,蒋介石为了中和白崇禧胡琏之争,只能拉出来黄维当枪使,于是黄维成了十二兵团的司令,而胡琏只做了个副司令。

胡琏

胡琏当然不满,这么多年自己把18军调教的得心应手,现在却为别人做了嫁衣,个人情绪暂且不论,临时换主管,这对部队作战也十分不利。

再者说,黄维虽然资格老,但是黄维只擅长军事教育管理,对于一线作战指挥却经验不足,能不能带着18军奋勇杀敌,根本不好说。

怀着诸多不满,胡琏上报蒋介石希望加以调整,可是蒋介石不作为,胡琏一气之下假借病重为由,离开了十二兵团。

果然,一切都像胡琏所想,徐州战场上黄百韬第七兵团受困,黄维带着十二兵团纵使开进救援,却依然像杯水车薪。

好好的一支部队,被黄维用得稀碎!

黄维

来看看实情,黄维率领十二兵团准备开进徐州战场增援黄百韬,其实要是按照十二兵团的兵力,华野根本无法抗衡,要是用得好,说不定黄百韬真能从徐州破围而出。

可偏偏是黄维死心眼儿,带着这么一支强大的部队,愣是把它用成了不入流的三流兵团,一路上不懂变通,逢山开路,逢水架桥,一路上除了受到环境险阻,还要受解放军沿路拦截围攻。

不懂迂回,不懂变通,横冲直撞,自找死路。

终于,黄维带领着十二兵团还是被刘伯承的7个纵队围在了双堆集。

胡琏绝望逃脱

一切都被胡琏言中,蒋介石这下知道了胡琏的用处,急忙把胡琏叫回来去双堆集救援黄维。

胡琏带着几分得意来到双堆集召开大会,会上胡琏大谈目前形势,声称此刻十二兵团已被共军包围起来,但并不是全无希望,依然可以从内部突围。

胡琏的到来,给了十二兵团几分信心。

而刘伯承这边也明白,虽然包围了十二兵团,但是绳子细,猎物大,随时都有可能被猎物撑破绳子逃出生天。

刘伯承

这不是刘伯承不自信,当时的中野刚刚经历了挺进大别山,基本上重武器都扔在了黄泛区,7个纵队看着强大,其实都没有什么像样的武器,兵力方面也只有一点点优势,若是硬被突围,那的确存在猎物崩断绳子逃脱的可能。

可是既然围了起来,哪有不战而屈的道理,就算实力不济,也绝不认输,邓小平也在动员会上放话:

“中野拼光了也不怕,大不了同归于尽。”

战役打响后,中野上下个个怀着牺牲精神硬拼黄维十二兵团,而胡琏等人也立刻构筑了子母地堡防守反击。

虽然中野一步步缩小包围圈,在子母地堡伤了不少根本,但是十二兵团也被越围越紧,地盘越来越小,人越来越少,就看看是谁先顶不住了。

粟裕陈毅

中央军委得知后,立马支援了刘邓大军,派出了陈粟绊住杜聿明,这么一来,刘邓压力大大减小。

而胡琏这边,也急忙赶回南京向蒋介石请求支援,可蒋介石一贯最有尿性,越是困难,越会谈假大空,只会指望手下残部打出奇迹。

1948年12月,蒋介石的奇迹没有来,中野和华野开始对十二兵团发起总攻。

12月15日,黄维和胡琏已经是强弩之末,期盼着分头突围能现神奇效果。

随后,黄维和胡琏分别乘坐着坦克从两个方向突围,黄维倒霉,半路坦克翻车,被解放军擒了个正着,而胡琏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虽然侥幸逃脱,但是后背中了流弹,怕也是伤势不轻。

胡琏总是直言自己从共军手中逃脱多次,侥幸非常,可是内心的担惊受怕恐怕也只有自己能体会到了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暗... 在电视剧《潜伏》里,万里浪和余则成都曾是国民党特务。只是,后来,他们的命运走向却截然不同。 万里浪原...
原创 金...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冲过了三八线,向着南韩发动了进攻,至此,朝鲜战争爆发。到了9月15日...
原创 她... 宋朝300多年的历史中,一共有9名女性掌权者临朝听政。其中,宋仁宗朝的皇太后刘娥和宋哲宗朝的太皇太后...
原创 刘... 刘邦长子,刘肥并非吕后所出。 在他的生活中,父亲刘邦常年在外征战,在嫡母的手下讨生活并不容易,于是便...
在古代,如何防止官员被人冒名顶... 在四大名著《西游记》中,我们看到唐僧的父亲陈光蕊中状元后赴任江州,途中被水匪刘洪杀害并冒用他的身份前...
慈禧的最后一天:早晨在处理光绪... 说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就是清朝末期那个充满内斗、衰败不堪的画面。慈禧太后被人称...
原创 张... 对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出身,更不可视其学问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的真实的品格。——培根 清朝末年,...
原创 北... 提到这个问题,那就得看你问的是历史,还是小说。小说和历史是截然不同的。 一,小说《水浒传》 1,梁山...
原创 哪... 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在四大文明古国的其他三个相继陨落之后,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直传承至今。 哪怕是在...
原创 历... 呵呵,我知道你想说这一副流传甚广的猪腰子脸画像,其实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说这幅画像的问题,奈何到处都在...
原创 刘... 垓下之战后,刘邦实际上统一了天下,在群臣的劝进下,刘邦三次推辞,最终还是同意称帝,于是他在山东定陶(...
原创 1... 1955年9月27日,新中国举行了建国以来第一次授衔仪式,因为需要授衔的人众多,所以仪式足足进行了好...
原创 嘉... 历史上每个朝代的皇宫制度都十分严格,稍有触犯可能就“万劫不复”,在维护皇帝权威的同时,也增加了皇宫在...
原创 诸...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事件,便是在曹操赤壁之败后,诸葛亮安排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围追堵截...
原创 三...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有很多人物,有曹操,刘备,关羽和张飞。还有第一悍将吕布,这些人物都个性鲜明,人物非...
原创 岳... 导语:“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人们对一代忠臣岳飞和一代奸臣秦桧最恰当的评价。 岳飞,...
原创 宋... 铁锅在宋朝时期才普及,那么在宋朝之前,古人是怎么做饭的?难道他们都不吃炒菜吗? 民以食为天!对于古代...
被被切割成几百片贱卖的国宝,结... 中国壁画始于汉代,魏晋唐宋达于辉煌,可是唐代寺庙基本全部毁失,除了地下墓葬和洞窟,地面上五台山佛光寺...
原创 中... 李冰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因其主持修建了四川的都江堰而闻名后世。其实,李冰对中国古代科技...
原创 白... 1954年3月,已经败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弹劾白崇禧在“徐蚌会战”(淮海战役)中故意保存实力,在战役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