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去世前嘱咐儿子:这人太厉害,你镇不住,斩了吧
迪丽瓦拉
2025-07-29 00:03:17
0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李世民

作为唐朝开创的奠基者,李世民在各方面的能力都达到了顶峰,能够降服那么多优秀的武将,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完全压制的,所以李世民在继位后也遇到了和朱元璋类似的问题,如此多优秀且有威望的武将该如何处置。

虽然李世民大义凛然,建立的凌烟阁,将他们放在了和神明一样的高度受人敬仰,但是这也只能保证大部分的将领没有二心,

所以无奈之下,李世民死前也只能叮嘱儿子,这个人你还是杀掉吧,你镇不住的。

李世民的忌惮

作为唐朝的实际创建者,李世民可谓天不怕地不怕,整个隋唐时期的武将,基本上不是他的手下,就是他的手下败将,可在唐朝也有李世民有所忌惮的人,这个人就是李勣。

虽然在隋唐英雄传中,此人名气不大,甚至连被大家所记忆的资格都没有,可是在隋唐时期的历史上,此人不但十分勇猛,而且名气极大,李勣起步于瓦岗军,是瓦岗军中数一数二的猛将,在瓦岗军被打的几乎分崩离析的时候,是他力挽狂澜,在隋唐时期打出了瓦岗的名声。

随后,瓦岗军投奔李渊,有很大原因是李渊看中了他的能力,

事实上,李勣也的确是李渊手下最得力的干将,在李世民的军队以外,唐朝大部分的胜仗都是在他的带领下获胜的,

如果按照功绩来说,李勣也是可以和李世民齐名的开国大将,若不是因为血统的原因,李勣是能够和李世民争夺皇位的人选。

但也因为李勣一直在李渊的手下,所以他更听从李渊的安排,这也造成了李世民与李勣的不和,在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曾经拉拢过李勣,但他却没有选择支持李世民,或者说他并不会参与到夺取皇位这件事上,

作为一个臣子,他也十分支持古代皇室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虽然他没有在玄武门之变时阻止李世民,但两人也因此产生了隔阂。

在李世民上位后,他虽然继续对李勣委以重任,可对他也不是十分的信任,不得不加以防范,所以在李世民卧病在床后,他叫来了李治,并告诉他整个唐朝最需要除掉的便是此人。

光明磊落

作为父亲,李世民十分清楚李治的情况,作为一个在和平年代出生的孩子,李治宅心仁厚,甚至有一点软弱,将来他做了皇帝,会被很多大臣所拿捏,可是被文臣拿捏不可怕,天下那么多学子,杀掉几个大臣很快就有人能够补上来,但是武将就完全不同了。

如果一个皇帝不能彻底降服一个武将,后患无穷,不但有可能造反、刺杀,还有可能篡位,所有这些武将必须要斩尽杀绝,才能保证李治可以把皇位坐稳,但是有了想法,如何实施又成为了一个问题。

作为开国武将,李勣在国内威望极高,即使是朱元璋杀掉一个武将也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借口,更不用说唐朝了,

如果李勣无缘无故的惨死,很有可能造成叛乱,到时候就算李世民也很难收拾残局,最关键的是,容易造成武将和大臣的二心,到时候唐朝也许会不再姓李。

经过思考,李世民决定给李勣安排一个十分偏远的职位,让他去守边关,虽然也有兵权,但不论地位还是权力都大幅度地下降,如果李勣同意安排,他也就失去了反叛的机会,如果他拒绝,正好以不遵守皇命为由杀掉他,而且这属于朝廷的正常调动,不算故意找借口。

当圣旨来到李勣面前的时候,他瞬间就明白了李世民的想法,其实早在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获胜的那一刻,他就想到了这样的结局,

如今能够保全性命,仅仅是失去权力和地位,他还是可以接受的,所以他毫不犹豫的来到了边关,让李世民也没有了下文,毕竟用自己的前途来证明忠心的武将,即使是李世民也不得不相信。

再次回归

李勣的离开,让李世民彻底放下了对他的戒心,同时也让李治十分欣赏这位武将,不卑不亢,对国家十分忠心,这样的武将可不多见,而且李治也了解李世民对他忌惮的原因,从李勣的角度来说,他当时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不参与皇位争夺才是真正的好大臣。

在李治上位后,他又一次地将李勣调回了京城,不过这一次可不是官复原职,而是位极人臣,原来李治并不是让他回来继续当将军的,而是让他回来当宰相,如果李世民看到这一幕,不知道会不会气的复活。

话说李勣也确实十分厉害,虽然之前是武将,但在宰相的位置上也做得非常好,为大唐后续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唐朝能够延续几百年,起码有他一半的功劳,

而且最让人意外的还是他的忠心,无论是将军是其还是宰相时期,李勣都对唐朝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代楷模。

俗话说,狡兔死、走狗烹,虽然李世民没有在建国后大肆地屠杀武将,但是他本人也有很严重的猜忌之心,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存活下来,李勣本人的为官之道也十分了得。

作为一个武将,他一生中有三件事做得非常到位,

首先就是明白自己的身份,在玄武门之变前,他虽然没有支持李世民,但也没有支持其他皇子,属于只忠心与国家的中立派,作为一个大臣,不参与党争是基本的要求,所以李世民继位后也只是提防他而没有刁难他,因为李世民本人也认可他的做法。

其次就是明哲保身,官场如战场,稍不注意满盘皆输,在各个朝代,建功立业后内心膨胀的大有人在,可李勣却没有这么做,在没有战斗的时间段,他老老实实的领着国家的俸禄,奉公守法,没有任何出格的举动,所以李世民在想除掉他的时候也无法定罪,只能想出处守边关的命令,但凡李勣有一点贪污等情况的出现,杀头之罪是躲不过去的。

最后一点就是听从皇命,无论在哪个朝代,无论是哪个皇帝,最喜欢、最信任的一定是听话的大臣,

李勣在受到猜忌后,毫不犹豫的接过圣旨,远赴边关,不仅打消了李世民和李治对他的猜忌,还为自己将来回到京城打下了基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暗... 在电视剧《潜伏》里,万里浪和余则成都曾是国民党特务。只是,后来,他们的命运走向却截然不同。 万里浪原...
原创 金...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冲过了三八线,向着南韩发动了进攻,至此,朝鲜战争爆发。到了9月15日...
原创 她... 宋朝300多年的历史中,一共有9名女性掌权者临朝听政。其中,宋仁宗朝的皇太后刘娥和宋哲宗朝的太皇太后...
原创 刘... 刘邦长子,刘肥并非吕后所出。 在他的生活中,父亲刘邦常年在外征战,在嫡母的手下讨生活并不容易,于是便...
在古代,如何防止官员被人冒名顶... 在四大名著《西游记》中,我们看到唐僧的父亲陈光蕊中状元后赴任江州,途中被水匪刘洪杀害并冒用他的身份前...
慈禧的最后一天:早晨在处理光绪... 说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就是清朝末期那个充满内斗、衰败不堪的画面。慈禧太后被人称...
原创 张... 对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出身,更不可视其学问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的真实的品格。——培根 清朝末年,...
原创 北... 提到这个问题,那就得看你问的是历史,还是小说。小说和历史是截然不同的。 一,小说《水浒传》 1,梁山...
原创 哪... 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在四大文明古国的其他三个相继陨落之后,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直传承至今。 哪怕是在...
原创 历... 呵呵,我知道你想说这一副流传甚广的猪腰子脸画像,其实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说这幅画像的问题,奈何到处都在...
原创 刘... 垓下之战后,刘邦实际上统一了天下,在群臣的劝进下,刘邦三次推辞,最终还是同意称帝,于是他在山东定陶(...
原创 1... 1955年9月27日,新中国举行了建国以来第一次授衔仪式,因为需要授衔的人众多,所以仪式足足进行了好...
原创 嘉... 历史上每个朝代的皇宫制度都十分严格,稍有触犯可能就“万劫不复”,在维护皇帝权威的同时,也增加了皇宫在...
原创 诸...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事件,便是在曹操赤壁之败后,诸葛亮安排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围追堵截...
原创 三...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有很多人物,有曹操,刘备,关羽和张飞。还有第一悍将吕布,这些人物都个性鲜明,人物非...
原创 岳... 导语:“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人们对一代忠臣岳飞和一代奸臣秦桧最恰当的评价。 岳飞,...
原创 宋... 铁锅在宋朝时期才普及,那么在宋朝之前,古人是怎么做饭的?难道他们都不吃炒菜吗? 民以食为天!对于古代...
被被切割成几百片贱卖的国宝,结... 中国壁画始于汉代,魏晋唐宋达于辉煌,可是唐代寺庙基本全部毁失,除了地下墓葬和洞窟,地面上五台山佛光寺...
原创 中... 李冰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因其主持修建了四川的都江堰而闻名后世。其实,李冰对中国古代科技...
原创 白... 1954年3月,已经败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弹劾白崇禧在“徐蚌会战”(淮海战役)中故意保存实力,在战役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