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秦岔路口:张仪和司马错,谁掌握了真理?
迪丽瓦拉
2025-07-29 00:03:57
0

公元前316年,大秦帝国的朝廷里,展开了一场关于国家命运抉择的战略方向辩论。正方选手是秦国将军司马错,反方辩手是当时天下间耍嘴皮子最厉害的秦国丞相——纵横家张仪。

要知道敢跟张仪做辩论,不仅仅需要优秀的口才表达能力,还要有过人的勇气才行,因为张仪可不是什么心胸宽阔的人。

秦惠文王初年,天下间最顶尖的三个纵横家,张仪、陈轸、公孙衍,全都在当时的秦国混饭吃,本着同行是冤家的原则,张仪硬生生的把这两个人排挤到了敌国。这一次司马错能赢吗?

国运之争

回到当时的辩论,公元前316年,四川盆地的巴蜀两国,爆发了严重的地缘矛盾冲突,蜀国遭到巴国爆锤,结果输麻了的蜀王脑子一热,居然想起了引狼入室的招数,蜀国向北方的大秦帝国发出了求救信号。

对于要不要去扫别人家的瓦上霜,秦国政府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分歧,首席外交官张仪认为:现在韩国在函谷关外上窜下跳,如果秦国举国之兵去打巴蜀,很容易会被趁虚而入,与其去贪图那些边角料,还不如把目光放在中原这块大蛋糕上面。

正所谓逐鹿中原,得中原者才能得天下。

史记:巴、蜀相攻击,俱告急于秦。秦惠王欲伐蜀。以为道险狭难至,而韩又来侵,犹豫未能决。司马错请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仪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于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翟,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则不以为然,他认为巴蜀地区国富民殷,是一个可以极大增强国家实力的战略宝地,奈何道路崎岖易守难攻只能想象。现在人家引狼入室,千载一时的机会,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如果像张仪所说的那样去逐鹿中原,风险性太高,远远不如伐蜀的可行性高,蜀国孤居西南,蛮夷自居。不与中原列国接壤交往,打巴蜀不会引发列国反弹。反而会赢得征服蛮夷的好名声,名利双收的好事为啥不做?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而天下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臣请论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弗能止也。此臣之所谓危也。不如伐蜀完。”

巴蜀之利

我们都知道秦国选择了打四川,为什么秦能忍住洛阳三川膏腴之地的诱惑,放弃逐鹿中原而去开发西南?

首先就是四川地区确实是个富庶的地方,但是为什么在这之前秦国没有去拿?

道理很简单,崇山峻岭隔绝,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哪,虽然大秦帝国的战斗力比巴蜀地区的国家强很多,但是有这些山川地理的加持,巴蜀地区的国家可以以逸待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秦国则会翻山越岭,补给困难。

现在人家不设防,所有的关卡对秦开放,这么好的机会很难再遇到第二次。

其次,秦国想要强大需要掠夺足够多的土地人口,可是人口密集的地区都在中原,一城一地打过去实在是太困难了。

再说了,山东六国没有一个是弱者,那些地方就算拿下来也未必能够守得住,可是巴蜀地区就不同了,群山环绕,易守难攻。山东六国里头除了楚国之外,其他国家根本就没有办法对这个地区投射影响力,所以这个地方拿下后大概率会守住。

因为当时天下各国基本上都处于势力均衡状态,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打破这种平衡,很容易就会被围殴。比如四年之后,齐国吞燕,秦惠文王、赵武灵王、楚怀王、魏襄王组成外国干涉军,大力援助燕国反抗势力,狂捶齐宣王的后背,硬生生逼着他把燕国吐了出来。

就在两年前秦国对魏国咄咄逼人,结果山东五国组成的合纵联盟,虽然秦国赢了,可是被围殴总是不好的。

肥肉有刺

相比之下,张仪的那个战略方针的可行性太差。中原这个地方虽然是天下间最肥美的肉,可是这块肥肉用是有刺的,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就贸然跳进来中原这口大锅里,很容易就会把自己变成别人餐桌上的一道菜。

当年战国初期的霸主魏国就是栽在这上面,本来魏国的首都是在山西的安邑,跟秦国只隔了一条河,为了给首都争取安全空间,在战国初期魏国的主要扩张方向就是西边秦国,魏文侯时期在吴起的帮助下,差一点就把秦国打进了博物馆。

后来魏惠王实在是忍不了中原的诱惑,把国都迁到中原的大梁。跟韩赵齐楚打得不可开交,被韩赵齐楚秦五国围殴,霸权滑落。

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里,南辱于楚。

传统说法魏国迁都是被秦国强大的国力逼迫的,这说法不对,魏惠王搬家的时候最晚在围魏救赵孙膑围大梁之前,而桂陵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54年,那时商鞅变法才五年,秦国正在猥琐发育,再加上新都城营建等一些列工程需要时间。

所以定下迁都这件事只能发生在更早之前,是魏国受不了诱惑才搬家的绝不是什么秦国逼迫。

按照张仪的说法只要秦国大军一到,周天子跟韩国就只能倒戈卸甲以礼来降。这真是应了那句话,纵横家的嘴就是骗人的鬼啊,兔子急了都能咬人,更何况韩国还是战国七雄之一,周天子有八百年老字号,天下诸侯能眼睁睁看你把他们给灭了?

要知道当时天下诸侯的排行榜是秦、齐、楚三强并立,一旦出了函谷关,来到中原,齐楚联手就能打垮秦国。没有了函谷关天险的加持,来到中原这块四战之地,跟山东六国拼内力。后果不堪设想啊。

张仪不是蠢人,作为魏国人他至少能够看到这样做,一定会被天下人围殴。为什么他还会怂恿秦王这么做呢?其实也很好理解,他是纵横家,秦不被围殴,我怎么有用武之地呢?

后来的历史也证明张仪这个玩法确实是个大坑,秦惠文王死后张仪被新领导秦武王排斥,张仪不甘心啊,于是就报复了秦武王一下:

张仪说秦武王曰:“为王计者,东方有变,然后王可以多割得地也。臣闻齐王甚憎臣,臣之所在,齐必伐之。臣愿乞其不肖之身以之梁,齐必伐梁,齐、梁交兵而不能相去,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挟天子,案图籍,此王业也。”王许之。

结果我们都知道,秦武王真的按了他这个方法去做,结果被龙纹赤鼎砸死。得亏他死得早,不然的话等待他的就是下一次的合纵。

这个不是臆测,而是事实: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

这可真的应了司马错的话。由此也可见秦惠文王的高明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暗... 在电视剧《潜伏》里,万里浪和余则成都曾是国民党特务。只是,后来,他们的命运走向却截然不同。 万里浪原...
原创 金...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冲过了三八线,向着南韩发动了进攻,至此,朝鲜战争爆发。到了9月15日...
原创 她... 宋朝300多年的历史中,一共有9名女性掌权者临朝听政。其中,宋仁宗朝的皇太后刘娥和宋哲宗朝的太皇太后...
原创 刘... 刘邦长子,刘肥并非吕后所出。 在他的生活中,父亲刘邦常年在外征战,在嫡母的手下讨生活并不容易,于是便...
在古代,如何防止官员被人冒名顶... 在四大名著《西游记》中,我们看到唐僧的父亲陈光蕊中状元后赴任江州,途中被水匪刘洪杀害并冒用他的身份前...
慈禧的最后一天:早晨在处理光绪... 说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就是清朝末期那个充满内斗、衰败不堪的画面。慈禧太后被人称...
原创 张... 对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出身,更不可视其学问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的真实的品格。——培根 清朝末年,...
原创 北... 提到这个问题,那就得看你问的是历史,还是小说。小说和历史是截然不同的。 一,小说《水浒传》 1,梁山...
原创 哪... 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在四大文明古国的其他三个相继陨落之后,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直传承至今。 哪怕是在...
原创 历... 呵呵,我知道你想说这一副流传甚广的猪腰子脸画像,其实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说这幅画像的问题,奈何到处都在...
原创 刘... 垓下之战后,刘邦实际上统一了天下,在群臣的劝进下,刘邦三次推辞,最终还是同意称帝,于是他在山东定陶(...
原创 1... 1955年9月27日,新中国举行了建国以来第一次授衔仪式,因为需要授衔的人众多,所以仪式足足进行了好...
原创 嘉... 历史上每个朝代的皇宫制度都十分严格,稍有触犯可能就“万劫不复”,在维护皇帝权威的同时,也增加了皇宫在...
原创 诸...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事件,便是在曹操赤壁之败后,诸葛亮安排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围追堵截...
原创 三...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有很多人物,有曹操,刘备,关羽和张飞。还有第一悍将吕布,这些人物都个性鲜明,人物非...
原创 岳... 导语:“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人们对一代忠臣岳飞和一代奸臣秦桧最恰当的评价。 岳飞,...
原创 宋... 铁锅在宋朝时期才普及,那么在宋朝之前,古人是怎么做饭的?难道他们都不吃炒菜吗? 民以食为天!对于古代...
被被切割成几百片贱卖的国宝,结... 中国壁画始于汉代,魏晋唐宋达于辉煌,可是唐代寺庙基本全部毁失,除了地下墓葬和洞窟,地面上五台山佛光寺...
原创 中... 李冰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因其主持修建了四川的都江堰而闻名后世。其实,李冰对中国古代科技...
原创 白... 1954年3月,已经败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弹劾白崇禧在“徐蚌会战”(淮海战役)中故意保存实力,在战役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