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荆楚大地的“高光时刻”
迪丽瓦拉
2024-11-02 02:39:50
0

原标题:探寻荆楚大地的“高光时刻”

古迹遗址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一处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遗址博物馆,正融入人们当下生活,成为荆楚文化的鲜明标识和展现长江文化、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引领着人们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

今天是“国际古迹遗址日”,一起走进我省代表性遗址博物馆,探寻荆楚大地的“高光时刻”,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农耕文明发祥地焕发勃勃生机

“屈家岭模式”获专家高度肯定

屈家岭遗址位于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是长江中游最早发现、极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是屈家岭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遗址绝对文化年代距今约5900年至4200年。出土大量稻作遗存和居址、陶窑群、墓葬、环壕等遗迹,磨光黑陶、蛋壳彩陶、彩陶纺轮、玉石器等精美文物,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屈家岭遗址是湖北考古的起点,是实证长江中游文明起源的重要大遗址。1954年发现至今,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2021年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被连续纳入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新发现距今约5100年的水利系统和史前磉墩,获评“中国考古新发现”“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面积402公顷,以遗址保护为前提,以“展现史前文明,体验农耕文化”为目标,将遗址博物馆陈列展示、考古发掘现场与山水田园风光相结合,形成了集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

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自启动以来,按照每年申报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完工审核一批,高效滚动推进。2022年是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评定申报年,竞争十分激烈。历时半年的资料审查和现场复核后,在全国专家终审评定会上,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脱颖而出,最终首创首成。“屈家岭模式”得到国家文物局和专家组的高度肯定。

经各方不懈努力,农耕文明发祥地正焕发勃勃生机,拥抱现代生活。截至2023年,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已投入资金3.28亿元,含中央补助资金74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5400万元。遗址公园开放至今,已接待线上访客、线下游客共计数百万人次。

中国古迹遗址理事会常务理事及遗产展示与阐释委员会主任刘克成曾称,屈家岭文化成为屈家岭管理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通过制度性的教育让屈家岭文化融入本地人的血液。让利益攸关者共享遗存保护和展示的成果,是今天遗址保护非常前沿和先进的理念。“长江谷文明,荆楚新门户”,屈家岭遗址最核心的是农耕文明,这也是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最显著特点,屈家岭的历史和现状,都是农耕文明的很好体现。

“铜魂”铜绿山近4000年炉火不熄

昔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今保护展示获“全国十佳”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位于长江南岸的大冶市,保护区面积为5.6平方公里,主要包括采矿、冶炼遗址和墓葬区,是迄今我国目前发现的古铜矿遗址中采冶延续时间最长、开采规模最大、采冶链最完整、采冶技术水平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铜矿遗址。其发现发掘和研究成果,填补和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铜矿采冶史、科技史,证明中国青铜文明是一部完整独立的发展史。

铜魂耀千秋,铜绿山采冶铜矿可追溯到夏代,炉火延续近4000年。其采矿、冶铜工艺世界领先,被誉为古代“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铜绿山先民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发明的深井采矿技术可挖到距地表60米以下,并成功解决了井下采矿运输、支护、通风、排水、照明、提升等系列技术难题。采用先进的鼓风竖炉冶炼出的粗铜纯度高达93%以上,排出炉渣含铜量平均仅为0.7%,这在当时遥遥领先。考古工作者根据古代炉渣堆积,推算出古铜矿区累计生产粗铜12万吨左右。两轮考古发掘,出土、征集文物标本2.1万余件套,其中,16.3公斤重的大铜斧被称为“中华采矿第一斧”,大型木绞车被称为“中国最早的矿山提升机械”,春秋时期鼓风冶铜竖炉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冶炼高炉”。 在铜绿山大岩阴山北坡相继发现的35枚矿工赤足印和四方塘墓葬区遗址,解决了古铜矿遗址“见物不见人”的问题,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著名的曾侯乙编钟及盘龙城、叶家山、郧县乔家院等地出土的青铜器的微量元素含量与铜绿山古矿井出土孔雀石等铜矿的微量元素含量十分接近,为研究我国青铜文明铜原料的来源提供依据。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两次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近年来,大冶市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活”起来为主线,以提升遗址保护质量和利用效益为中心,以传承和弘扬优秀青铜文化为基点,以活化利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为抓手,在管理机构设置、保护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考古发掘、学术研究、宣传展示等方面持续加大力度,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铜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持续推进和新馆建成开放使遗址魅力和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今年2月28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首届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十佳案例”揭晓,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榜上有名。

“北有十三陵,南有九王寝”

明楚王墓浓缩一部明王朝兴衰史

明楚王墓位于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龙泉山风景区内,为明代楚系藩王家族墓地,聚集八代九王陵寝。九座茔园依次分布在山间小盆地边缘,掩映于青翠山林中,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生命观。

“北有十三陵,南有九王寝”,明楚王墓是现存明代藩王墓中时间跨度最长、格局最清晰、占地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遗址,一部楚藩史基本与明朝相始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毅指出,“龙泉山楚王墓提供了有明一代楚藩完整的亲王陵墓信息,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突出考古学价值”。

明楚王墓先后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面积687.1公顷,规划形成“一环一带九园十二景”的展示结构,突出明代武汉区域文化特色,展现自然生态之美,让文物保护成果为人民共享。

为加快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东湖高新区管委会成立创建领导小组,由历届管委会主任挂帅,下设办公室在龙泉街道办,以加强历史文化传承,创新文旅发展新模式,擦亮“龙泉”名片。同时,邀请学者关注、思考明楚王墓遗址及相关研究方向,为遗址“把脉开方”,对景区提档升级,将成果积极用于遗址公园建设实践。

2018年以来,以遗址公园规划为蓝本,先后实施9项文保工程,改善文物保护展示条件,逐步优化参观游览环境。近年来,昭园、愍园的参观条件均得到显著提升,呈现了复原展示及遗址展示工作成果,游客可俯瞰整座茔园规制,也能近距离感受垣墙的古朴坚韧、查看茔园排水系统设计,了解古人的智慧。

积极推动文化遗产“活”起来。邀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何祚欢,用评书讲述楚王与武昌城的历史;推出“老王说藩王”口述历史短视频,以喜闻乐见的方式阐释、传播遗址文化价值;推动保护展示与数字科技融合,建成虚拟数字展示平台,利用虚拟复原、全景展示、知识图谱等技术,实现“永不落幕”的文化遗产展示。

珍视自然生态资源,正全力打造以“明代楚王陵寝” 为核心,以“龙泉山水胜景”为背景的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

各显神通 精彩纷呈

遗址博物馆带公众读懂遗址“前世今生”

荆楚大遗址数量多、规模大、价值高,影响深远。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实施以来,全省初步形成以国家文化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省文化遗址公园为主体的荆楚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已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4处、立项7处,总数居全国第三,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目前已公布三批共18处。

遗址博物馆是遗址公园重要组成部分,湖北已经建成并对外开放多处遗址博物馆。

其中,屈家岭遗址博物馆建筑面积4411平方米,展陈面积1700平方米,展览以“农魂屈家岭”为主题,配以沉浸式场景,全面展示屈家岭文化在早期农业社会及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

博物馆现存馆藏文物1084件(套),代表性器物有双腹鼎、彩陶壶、敞口薄胎杯等。其中,蛋壳彩陶杯仅厚2.5至0.5毫米,圆正光滑,内外兼有绘彩,历经四千多年仍不掉色,代表极高的制陶技术。彩陶纺轮代表高超的纺织技术,兼具艺术价值。田字纹陶球反映屈家岭先民种植水稻的先进水平,较商周甲骨文,此“田”字似乎起源更早。青玉钺通体磨制精细,应是军事指挥权、政治统领权的象征,是屈家岭遗址作为长江中游史前农业文明典范的映射。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是我国首座收藏、保护、展示古矿冶文化的遗址博物馆。2023年开放的新馆坚持创新,在展览内容上,将展览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宋代冶炼遗址与春秋采矿遗址发掘现场、古代采矿工具与现代采矿机械相结合,实现了遗址博物馆展览的新突破;在展陈形式上,充分运用铜雕与场景复原、数字技术等,增强了展览的趣味性、互动性和科普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王巍说,当年国家放弃几十亿元的矿产资源不开采,将遗址保留下来,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两个时代的博物馆,都很有特点,值得推崇,尤其是新馆展览“非常有特点,重点突出,亮点精彩,做到了让观众看得懂、有兴趣,受教育”,因而入围了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的终评。

明楚王墓于2021年底更新陈列《南有九王寝 北有十三陵——明楚王墓群专题展》,专题展以楚系首封的楚昭王为中心,兼及历代楚王墓葬与事迹,展出昭王地宫出土部分文物和复制品,同时运用声、光、电等手段,力求较为全面地展示明代楚系藩王风采。展览分七个单元,详细介绍楚昭王生前事迹、八代九王生平、昭王地宫出土文物、明楚王墓群考古、保护、利用现状和规划。此外定制了“楚昭王传奇”互动游戏,让游客身临其境地体会明代藩王的生平经历。

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及游客中心目前处于设计方案征集终审阶段,遗址管理单位明楚王墓文物管理所(龙泉山风景区管理处),已同步启动展陈大纲的编制工作。

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称,这些遗址博物馆浓缩着荆楚大地曾经的一个个“高光时刻”,拉近了遗址与公众的距离,在保护、传承、弘扬文物和文化遗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展现着独特魅力。期待更多公众前来打卡,读懂遗址的前世今生和背后蕴含的千年文脉。

策划: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图片:各遗址公园提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蒋...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首先挑起内战,与共产党开始了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也毅然决然的反击,打败了国民党...
原创 银... 银戟太岁薛霆,乃是银枪驸马薛蛟之子,红罗关总兵薛勇之孙,两辽王薛丁山和保国夫人窦仙童的曾孙,平辽王薛...
原创 “... 引言: 在一个阶级社会中,思想学术并不单纯,它带着相当强烈的政治色彩,更像是统治阶级维系自身秩序的工...
雍正不满一大臣墓碑,命人把谥号... 清世宗雍正皇帝是个真性情的人,有恩必还有仇必报这句话,放在他身上完全适用。对雍正喜欢的臣子,他能把对...
原创 德... 本鬼在前文《江户幕府的“御三家”为什么是德川家康年龄最小的三个儿子?》中提到,“御三家”是德川家康最...
原创 起... 还在犹豫什么?好运的机会稍纵即逝!赶紧关注我,一起开启幸运之旅吧!祝您财运亨通,心想事成! 起义将领...
原创 清... 我们知道正是由于古代历史的不断发展和变迁,才有了现代社会的繁荣与腾飞,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社会...
原创 开... 1941年大年初二,驻扎在河北省曲阳县武家湾村一带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三分区第二团,正在与当地群众召...
原创 苏... #历史# 沙俄及之后的苏联是清末和中国近代最大之苦主。沙俄利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一百多万平方...
原创 宋... 宋神宗熙宁年间,皇家工场中的工人认为门巷既弯曲又狭窄,请求改直拓宽方便出入。神宗认为这是太祖创始的,...
原创 慈... 提起大清,这个女人始终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她是清朝宫廷中一位卓越的女性,她的人生充满了曲折和传奇,她...
朱元璋一张纸酷刑,无人生还,究...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孕育了众多令人毛骨悚然的刑罚手段,其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
原创 日... 清晨的阳光还未驱散日本长崎上空的阴霾,一声巨大的爆炸声突然划破了寂静。一颗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从美...
原创 除... 白马之战颜良一战威震曹军诸将,吓得曹操急忙鸣金收兵。话说这宋宪魏续不足道哉,但徐晃确是实打实的猛将,...
原创 朱... 梁冠华是我国一位非常有实力的影视剧演员。 在早年间的话剧表演当中,他锻炼出一副强大的语言和表情表达能...
原创 学... 相信很多人了解司马懿,都是通过《三国演义》小说或影视剧。 但因为三国作者罗贯中明显偏向蜀汉一方的描写...
原创 忽... 忽必烈贵为一代天骄,横扫世界,为何夺位战争却如此惨烈? 公元一二五九年七月,蒙哥汗于钓鱼岛城下去世。...
原创 日... 前言 相信很多看过抗日战争题材影视剧的朋友对日本的一种军帽并不陌生,这种军帽两侧有几片垂布,看上去一...
原创 赵... 公元968年二月,大宋都城虽被寒意笼罩,但到处张灯结彩,42岁的赵匡胤即将大婚,新娘是刚满17岁的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