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突传两次谣言,乾隆一听睡不好觉,民国深受其害
迪丽瓦拉
2024-11-02 03:38:21
0

原标题:清朝突传两次谣言,乾隆一听睡不好觉,民国深受其害

中国民间有一种说法,他们认为魂魄和肉体是合二为一,相互依赖的,一旦魂魄离开了肉体,整个人就萎靡不振,立马死亡,因此对魂魄十分看重,正是这个迷信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给国家造成了三次大恐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叫魂事件”。

第一次叫魂事件是发生在1768年,大清王朝正处于历史最好的盛世时期。有一天不知从哪里传来消息,说是有人剪辫子摄取别人魂魄诅咒,或者有人在纸条上写下仇人的生辰八字,穿在鞋底,仇人就死亡了,这些传言一下子在整个大中华传遍了,大家害怕自己被坏人摄取魂魄,纷纷怀疑自己的身边人,发现可疑行动要么打死要么扭到官府里,于是,全清朝官府官司不断,惊动了乾隆皇帝。

第二次叫魂事件是发生在1875年,这时候是光绪帝在位时期的事了,南京城突然传来谣言说,给正南门的长干桥修葺的石匠会妖术,想剪许多人的辫子,摄取魂魄,顶住桥梁不至于坍塌。当地著名报纸《申报》注意到了此事,报道了一位十几岁男孩子被人剪辫子,加深了社会对此事深信不疑,当时官府对此事毫不在乎,以为小事一桩,没想到过了几天,公安局长的儿子的辫子被人剪掉了,才重视起来。

这下,老百姓不干了,我们的辫子被人剪了,你们屁都不放,大人的儿子的辫子被剪了,你们才重视起来,我们的命不值钱啊?又过了几天,谣言认为剪辫子是来自西方的传教士干的,老百姓把气发泄到了金发碧眼的老外,造成了著名的建平教案,这就扯上了国际关系了。清朝廷经过大力调查,抓住谣言来源:白莲教人士,谣言才告终。

第三次叫魂事件是发生在国民政府建筑中山陵时期。1928年,南京城突然传来谣言,说中山陵建好了,需要大量的儿童魂魄顶住石坟防止坍塌,这个谣言简直是上一次叫魂谣言的翻版,一下子整个南京城人心惶惶,大家不敢让孩子出门,社会动荡不安,南京市政府这次发现,破除迷信任重而道远,多次辟谣并抓获造谣分子,大家这才清醒过来。

如今中国人整体教育水平提高,封建迷信已经成为老黄历被人唾弃,但谣言有了新的版本,依靠发达的网络信息快速传播,像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抢盐事件等等,再一次说明,中国在治理谣言的道路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内... 好的,我帮你对文章进行改写,保持原意不变,并适当丰富细节,字数也基本保持一致。 --- 在之前的...
原创 隋...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大地经历了极为动荡的岁月。这段时间里,周边的许多少数民族趁机崛起,不断侵犯和瓜分...
原创 中... 历史开讲 鲁迅、秋瑾、蔡元培、章太炎……这些近现代中国的文化先驱和革命家,都曾有过一个共同的经历...
原创 王... 在中国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除了以卓越的战功著称外,他的政治智慧也是其他三位名将无法比拟的。...
原创 西... 一、平阳侯府的露水情缘 汉景帝末年,山西平阳县城的小吏霍仲孺接到一项美差 —— 到平阳侯曹时府上担...
铭记历史!青岛嘉峪关小学走进一... 2025年7月3日上午,青岛嘉峪关学校二(4)中队的队员们在辅导员和家长们的带领下,走进了位于青岛市...
原创 庞... 在《三国志·庞统法正传第七》记载中提到,庞统在围攻雒县时,率领大军攻城,却不幸被流矢射中,英勇殒命,...
原创 清... 好的,我来帮你把这篇文章改写一遍,保持每段的原意,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丰富,但总体字数变化...
原创 被... 唐朝的名将苏定方,他在大破西突厥和征战高丽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却在去世时竟然没有被正史如《资治通...
原创 中... 苏联为何解体?苏式共产主义为何崩溃?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因为苏联偏离了共产主义的基本精神。共...
原创 李...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审理“王元琰贪腐案”的三司官员向唐玄宗汇报,称尚书右丞严挺之曾为王元...
原创 孔... 在动荡的古代乱世,最可怕的并不是天灾,也不是兵匪,而是那些能够左右人心、改变局势的谋士。他们或许并非...
原创 唐... 唐睿宗李旦一共有六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李成器、次子李成义、三子李隆基、四子李隆范、五子李隆业和六子李...
原创 火... 少年杨衮与师兄高思继正坐在一处酒馆里,端着酒杯畅谈英雄豪杰。高思继一边豪饮,一边滔滔不绝地说道:“若...
原创 朱... 好的,我来帮你把这篇文章逐段改写,保持原意,同时加入更多细节描写,字数变化不大。 --- 明太祖...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玉门油田... 玉门油田老一井。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董文龙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董文龙 玉门市老市区以南,老君...
原创 冷... 在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真诚地邀请您点击下方的“关注”按钮,这不仅能方便您与他人分享和讨论,也将带给您...
原创 香... 香药实际上就是我们现代所称的香料,之所以叫做“香药”,是因为在古代,人们通常将香料作为药物来使用,而...
原创 马... 在盱眙河西的鲍集镇,有三个村的名字很是特别,分别是“召四”、“召五”和“召六”。这些村名已经沿用几百...
原创 历...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凭借其祖父太祖的遗威与遗烈,国家的基础逐渐稳固,国力日渐强盛,百姓对其政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