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非汉人之2.2:朱元璋大军入川,几乎杀绝广安人
迪丽瓦拉
2025-07-29 01:04:00
0

对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相信正史的记载,他就是穷苦农民出身。按此,在朱元璋儿时生活的元末时期,兵荒马乱,灾难连年,普通百姓居无定所,作为穷苦农民的儿子,他是没有机会接受学堂教育的。但对朱元璋稍有研究的人便明白,朱元璋肚里的墨水并不少,而且行军打仗也颇有谋略,哪像一个目不识丁的一介武夫?

朱元璋《行军帖》。

笔者通过近20年的研究发现,朱元璋并非像他本人所言的“祖上世代务农”,而是出生于元朝王室家族,但又非元朝帝王之裔,其5代以上先祖生活在今亚欧两洲交界的里海地区,属钦察国国王家族,而朱元璋本人,成年之前竟有一段离奇的川东生活经历,尤其是在川东华蓥山麓的岳池县。

需强调的是,笔者开展这一研究,是极其严肃的,丝毫无调侃之言,无歪曲历史之意,更无撕裂我中华民族之想。综观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明史,任何一个民族都不是以血源关系来划分的,而主要是以其文明方式来定义的,尤其是它的语言与文字。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一个民族都是在与外界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发展的。

笔者之所以坚持开展这一研究,目的一个: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1.1:朱元璋修《元史》,为何那么急?

1.2:《元史》里的奇怪记载——钦察与土土哈(朱元璋先祖)

1.3:西南多个姓氏为蒙古后裔,先祖同指元朝宰相

1.4:盛极一时的元朝宰相家族

1.5:朱元璋也是元朝宰相家族后裔

1.6:元末宰相家族的衰落

1.7:朱元璋作诗露“马脚”,早年在川东

2.1:定远(武胜)县令为何被朱元璋下令秘杀?(已发,此处仅保留标题)

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时,还没有统一四川

朱元璋赶走元代帝王、在南京称帝后,实行了民族平等政策。《明史·太祖本纪》载:“蒙古、色目人有才能者,许擢用……征元故臣。”也就是说,朱元璋在用人上不分民族,不区卑贱,蒙古人和色目人,只要有才能,照样提拔重用,即便是元朝的旧臣,也可重新征用。他还诏告天下,劝天下隐士贤达报效朝廷,“朕愿与诸儒讲明治道。有能辅朕济民者,有司礼遣。”同时,他还遣使分行天下,访求贤才。此时天下初定,似有万物复苏之感。

然而此时,在大明帝国的西边,还有一个大夏王朝不在他的统治之下。此时的大夏王朝,坐守巴蜀,建国也才6年。

就在元末红巾军之乱期间,徐寿辉手下有个大将叫倪文俊,徐寿辉称帝建国数年后,倪文俊欲谋杀徐寿辉,但没有成功,被迫离开徐寿辉,自立一方。倪文俊手下,有一将,叫明玉珍,据守成都后,也自立为王,称陇蜀王,后来又在部将的拥戴下,在重庆称帝,建大夏国。明玉珍是一个开明之君,在他的治理下,巴蜀大地一片升平。然而,明玉珍寿命不长,36岁就病逝了,其年仅10岁的儿子明升继位,明升母亲彭氏听政协助。不过,明玉珍在去世前就与朱元璋定下了“唇齿之邦”的关系,经常书信往来,并派使者交好。故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迟迟没有攻打大夏国的意图。

明玉珍像。

洪武三年,事情发生了转机。《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当年7月,蜀将率三万大军攻打大明王朝的兴元(今陕西汉中),尽管以失败告终,但还是惹怒了朱元璋。洪武四年正月,朱元璋亲自祭祀神坛,决定伐兵攻打盘踞蜀地的大夏国。他派汤和、周德兴、廖永忠、傅友德等,率征西水陆大军,大举伐蜀。征西大军出征之前,朱元璋还特别强调:“师行之际,在肃行伍,严纪律,以怀降附,无肆杀掠。”

从朱元璋称帝后的表现来看,朱元璋也非胸中乏墨的一介武夫,实属颇有谋略和远见的人。

四川被和平统一后,广安人几被杀绝

仅数月,廖永忠便率舟师抵达重庆,明升与群臣大惧,在明升母亲彭氏的劝说下,“以免生灵于锋镝”,明升便率群臣开城投降。后来,驻守成都的将领也投降了。明升降后,便与众臣前往南京。不久,明升与受降的陈友谅之子陈理一并迁往高丽(今朝鲜半岛)。

朱元璋灭大夏国后,便留廖永忠驻守重庆。然而,廖永忠驻守重庆之后,却像是有意忘了出征前朱元璋对他“无肆杀掠”的圣谕,对川东一带百姓大开杀戒,着实令人费解。

廖永忠大肆屠杀川东百姓之事,正史没有记载,而是出现在地方文献之中。如写于清宣统年间的《广安州新志·侨寓志》记载:“廖永忠,巢县人,洪武四年以征西副将军从汤和帅舟师伐蜀,至瞿塘关断横江铁锁,直捣重庆,明升出降,承制抚慰广安等地,颇肆杀戮,复徙楚之黄麻人来实兹土。”这里的意思很明了:明升出降后,廖永忠承制抚慰广安等地,但所谓的“抚慰”,竟变成了“颇肆杀戮”,而且,似乎还把广安等地的人都杀绝了,然后再迁楚人来充实这片土地。

对于廖永忠屠杀川东的记载,《广安州新志》还专门在后面注了出处:“大竹志”。说明这是有史可查,不是妄传。查阅大竹县古代志书,确有这样的记载。如乾隆《大竹县志》记载:“至明太祖遗将取蜀,明升据巴渝。宕渠人相助为乱,廖公永忠率师屠之,其地一空。复遣楚黄人入蜀实其地。故今竹人其先世无不自楚省来者也。”这里交代得更明白了,“宕渠人相助为乱,廖公永忠率师屠之,其地一空。”这里的“宕渠人”,主要指生活在达州、广安两地的人,他们确实被廖永忠杀完了,以致“其地一空”。

至于“宕渠人相助为乱”,笔者分析,这只是写书人对廖永忠大肆屠杀的原因所作的分析。试想:大夏国就没了,宕渠人还那么有组织么?即便是有一小部分人自觉起来反抗,对廖永忠来说,要镇压下去也是分分钟的事,也不至于杀得“其地一空”吧?

因此,廖永忠大肆屠杀广安等地的这段史实,按常理,怎么也想不通:既然大夏国皇帝带着众臣子都投降了,你廖永忠凭啥还把川东人杀得这么惨,甚至一个活口就不想留呢?难道说,廖永忠把西征之前朱元璋关于“无肆杀掠”的圣谕真的给忘了?

再看廖永忠在攻打大夏国之前的一些战事,史料也从没有关于廖永忠杀人成性的记载呀!而朱元璋军纪一向严明,对廖永忠一向器重,廖永忠也不可能是杀人成性的人呀?再说,你廖永忠即便是杀人成性,也不至于把广安等地的人杀绝种吧?

广安被大肆屠杀,或与朱元璋秘密有关

在此,笔者认为,廖永忠大肆屠杀宕渠人,若没有朱元璋的秘密授意,他恐怕没有这个胆量。这个事,与朱元璋下令秘杀定远县令一样,想掩藏他在这一带的秘密,即朱元璋在川东生活经历——这段经历的背后,兴许还藏着更大的秘密。

人们或许要问,廖永忠为何没对定远(武胜)人大肆屠杀呢?其实,这也不怪,因为元朝时,定远县属合州,合州又属重庆路,而当时的广安府属顺庆路,辖渠江(广安)、大竹、渠县、邻水、岳池5县。更为准确地说,乾隆《大竹县志》载廖永忠所杀的宕渠人,主要就是广安府的人,或者说,主要是华蓥山周边的人。在华蓥山周边,至今流传着朱元璋曾在这一带起义而惨败的传说,兴许,朱元璋正是因此对宕渠人大举屠刀吧?

元朝时,广安府辖渠江、渠县、大竹、邻水、岳池5县。

邻水三槐王氏族谱中,还有这样的记载:“是时,明太祖旨令:三户迁一,五户迁二,自愿者偿予牛、种、粮……不愿者,军士押送;填川者,插界为业。”从“插界为业”也可看出,时广安府境内,田地荒芜,几无人烟,新迁入者,只需根据自己所需,用树枝、竹条之类插出边界,就表示属于自己耕作的范围了。

邻水包氏族谱对明初迁楚入川的事实则记载得更为详细:“明洪武四年春二月二十二日,皇榜晓谕,乡村人民秋后填川,不遵旨徙川者,杀无赦。所有应行徙川人民名号编入清册,点解填川。消息传播,人民震惊,眷恋家乡,不忍远离,号泣之声,惨不忍闻。十月十六日,捕役四出,收民上道。不去者,杀无赦;愿去者,点解到川。”从此处,我们也可看出,廖永忠在洪武四年春之前便已基本完成了朱元璋安排的杀戮行动,而开始皇榜晓谕,让楚地之人作好入川的准备——而且徙川是强制性的:不去的,杀无赦;愿去的,也是点名押送入川。

综上所述,尽管朱元璋在灭大夏过程中,几无残酷的厮杀,但其大将廖永忠入驻重庆后,的确是大肆杀戮,尤其是当时的广安府境内,几无活口,正如《大竹县志》所载的“其地一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四... 武侠小说有个惯用的套路总喜欢搞个组合。就是几个武功品行旗鼓相当的大侠聚集在一起,然后起一个拉风的名字...
原创 秦... 在那列国纷争的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都进行着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为了图强求存,他们展开了一系列的变法和...
原创 日... 据报道,日本的国歌总共只有四句话,但是当歌词转化成中文后,就会懂得这四句话当中体现的野心究竟有多大。...
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革命精神 ——南充中专学生瞻仰顺泸起义纪念碑,深情缅怀革命先烈 10月26日,南充中专学生齐聚南充市西山顺泸...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几个法治典... 司马光,山西夏县人。他一生勤奋,著作等身,是继司马迁之后,在中华文苑升起的又一颗璀璨的巨星。司马迁的...
原创 三... 我们打开名著《三国演义》,会看到赵云各种生猛的记录:长坂坡七出七入救阿斗、桂阳郡忠于职守败赵范、黄鹤...
原创 清... 康熙帝是清朝时期非常优秀的一位皇帝。康熙帝仅仅8岁就即位,之后康熙帝开始除鳌拜、平三藩等等,总之这时...
从“小国巨制” 探究隐于青铜器... “神秘的微笑” 西周晚期 噩侯驭方鼎 随州羊子山M4墓葬出土器物合照 神面纹卣 “小...
原创 宋... 宋代朝史: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纠结万分的他是如何下定决心的?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
原创 不... ###历史与虚构之间的舞蹈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有些人物虽非真实存在,却因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形...
大量非洲学生还首选中国?西方反...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
原创 戚... 他是赫赫有名的抗倭名将,他戎马一生,镇守边关,创立军事之思想,同时还有诗人和书法家的称号。 他极其惧...
原创 她... 她是溥仪的七妹,一生甘于平淡,临死前自言自语:要为人民服务! 众所周知,清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原创 昔... 我们国家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么多年的历史当中,有辉煌的成就,也有屈辱的经历。 尤其是在近代,我们...
原创 丞... 作为百官之首的“相”,位高权重且身份显赫,成为无数古代文人的终极目标。 很多人历经十年寒窗苦读,又在...
一口气看懂泓水之战,宋襄公打仗... 公元前638年,在今天的河南省拓城西北地区,发生了一场非常有意思的战争。 这场战争双方的主角,分别...
原创 北...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十二篇):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 民国九年的夏天,北...
原创 古... 在影视剧《水浒传》中,武松为兄报仇被被判刺配孟州充军,宋江怒杀阎婆惜被刺配江州,林冲也因为得罪高俅而...
原创 他... 自古以来,皇帝无论是即位之初还是统治后期,为了加固自己的威严,都十分喜欢用刑罚来管理国家,以起到威慑...
原创 同... 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两位真龙天子、布衣皇帝——刘邦与朱元璋,从泥腿子到九五之尊,这一路走来,他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