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历朝历代忠君爱国之士数不胜数,可最后能够存活下来的人,却寥寥无几。君王的猜忌,旁人的忌惮,朝堂之中的争斗,一直在剥削爱国将领的赤诚之心。
在一来二去之间,忠君爱国之人都被其设计遇难,空留一腔热血,最后反被国人残害。说到底,是非只在人心罢了,忠君爱国没有错,刚正不阿更不是错,唯一错的还就是人心二字。
人心的欲望,人心的恐惧,人心的忌惮,都是因为自身实力的存在,影响了某一位君臣的进度。要么自己懂得孰是孰非,要么自己面对这个不公平的时代。
南宋时期的的岳飞便是后者,满身功绩犹存,精忠报国自古长流,最后留下的只有对这个社会时代的无奈与妥协,岳飞的名号在后世大为流传。
或许因为是“名人”吧,人们开始想象岳飞是何种模样,开始幻想岳飞究竟是如何的样貌,才能够爱国至此?伴随岳飞的原话流出,大家才知晓原来岳飞长这样。那么,岳飞到底长得是什么样呢?
精忠报国——岳飞
说起岳飞,还得从他的生平开始讲起。岳飞的家世背景十分普通,也正是因为家世普通的原因,才导致他后来多次受到陷害,却又无可奈何。
岳飞出生在一户农家,至于他的名字,传说是说在岳飞出生的那一日之中,便有一只大鸟在上空盘旋,所以岳飞才得以命名。不过,这种说法还是带有一定的神话色彩,信则有不信则无。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岳飞是历史上确实存在的。他出生在一户农户家庭,少年时期的岳飞,虽沉默寡言,但对于兵法书籍十分喜爱,随后更是拜师,前去学习骑射。
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岳飞就发现自己与常人不同,他可以可以挽弓三百斤,而旁人却不能够做到。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民间便流传,岳飞拥有神力的说法。
武义学了,兵法读了,之后的岳飞便是要去参军了,那一年二十岁的岳飞走进部队。他的本领很快在部队之中,并且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随后的几场战役之中,更是将自己的武功绝学发挥得淋漓尽致。
恰逢“南北宋”交替、战乱频发,岳飞看着街道上的尸横遍野,每一次都想要浴血疆场。可是,想到自己的家人,他霎时间犹豫了。岳母得知岳飞的想法之后,随即激励岳飞前去抗战,甚至还在他的后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这四个字。
就这样,岳飞便带着家人的期许,前往的一线战场。岳飞赶赴前线之后,奋勇杀敌,凭借着超强的军事能力,让敌方军队一退再退,而这一征战便是十年。
本以为十年的征战,可以换来自己与家人的长久安康,换来王朝的安稳平定,却没有想到这个十年,最后换来的却是皇帝的猜疑,与自己的悲剧。
岳飞的相貌
话说,当时的宋高宗赵国,宁可相信权臣秦桧的话语,也不相信在外征战十年,为国为家的将领,怎叫人不寒心。后来的后来,岳飞陷入了千古冤案之中,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不过,岳飞虽在身死之后,但后人却为其平冤昭雪,奈何生人已逝,终究没有能够挽回什么。当然,平反是有必要的,那是为岳飞正名,是为忠君爱国之士的维护。
岳飞的故事、岳飞的精神,是他存活于时间的写照,是他立足于社会的功绩。也正是如此,世人在敬佩他的同时,对于他的相貌也产生了疑惑。
大家纷纷开始猜想,这样一位能人,他的长相是否也是世人所想的那般模样呢(如上图)?是那种在战场上抗战杀敌,粗犷强悍的模样,还是那种玉树临风,气宇轩昂的模样呢?
很快,大家的猜想都得到了回应,原来岳飞是有画像遗留至今的。现如今,岳飞的画像便珍藏在国家博物馆之中,这幅画像之中也并非只有岳飞一人。
其中,除了岳飞之外,还有韩世忠、刘光世以及张俊三人。了解他们的都知道,这四位其实就是中兴四将,在南宋初期赫赫有名,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使得金军的进攻号角被打退了。
因此,那幅画像的名字应当就是《中兴四将图》,事实的确如此,画像之中的岳飞便是中兴四将之首,而随着画像的公布,大家开始注重留意起岳飞的相貌来了。
从画像上可以看出,岳飞的身材确实是十分高大魁梧的,只不过区别于世人所想象的、张飞的模样,岳飞的形态除了武将形象外,还像是个读书人一般。
自画中就可以看出,相比来说,岳飞的长相在武将的行列之中,是称得上风度翩翩的。没有凶神恶煞,也没有读书人单一的羸弱之气,习武的豪气加上读书的温和,让岳飞的样貌看起来极为的舒适与自然。
其实,人们之所以好奇岳飞的相貌,亦或者认为他应该和张飞差不多,多多少少是受了现如今的审美影响。还就应了那句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岳飞虽有张飞的勇猛,但也有周瑜的儒将形象。
无论岳飞的长相如何,他的功绩是值得世人称赞的,他的精神是值得世人学习的,他的所作所为,是值得世人敬仰的。这一切无关于他的容貌,只是因为他的岳飞,是做这些事情的那个人罢了。
世人的赞扬
俗话说得好:“是非只在人心”,岳飞的心是精忠报国的心,正确且让人爱戴的人心。像秦桧,则是奸佞小人的心,则是错误且让人唾骂得人心。
这也告诉后人,无论如何莫欺他人善,莫学他人恶,遵从自己的本心,做正确的事、做正确的人,和岳飞一样不忘初心。他之所以能够受到人们的爱戴,除却他一身本领,还有就是贯穿始终的“精忠报国”。
岳母的刺字,目的就在于让岳飞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自己干这些事情的初衷是为了什么。当自己迷茫的时候,可以时不时的想起,当自己懈怠的时候,可以不断的激励自己。
这就是岳飞身后,“精忠报国”的意义,也是一直受到世人称赞的最主要的原因。现在的我们,也常常在工作或是学习之中迷失自己,时常后悔为何自己当时会这么选择?
这个时候的自己,是不是应该想象当时选择做这件事情的初始原因,有了梦想才会更有动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