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缠足陋习可怕,其实有人必须裹脚,而有人没资格裹脚。大清时期一直存在着这样的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女性们基本上都会裹小脚的事情,虽然说裹脚的习惯在历史上也维持了有千年之久的时间。
但这股风气却在清朝的时候最为严重,尤其再加上在清代礼教的影响之下,社会上男尊女卑的思想更为明显,这也进一步让女子们处于一痛苦的状态之中。
但是实际上也并非所有的女人都是“有资格”裹足的,那么到底有哪些人是不被允许裹的呢?一是大清时期满蒙出身的旗人,由于这些人是由边疆进入到中原地区的,他们不仅不受那些礼数的束缚,同时也不太能接受缠足之事。
其实旗人也不只是不认为缠脚是美观的,另外反倒是觉得这种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女性劳动的人群。而清朝的皇帝们曾经也都办法过旨令禁止女人缠足,如果有违反的人,除了她们自己以外甚至就连其家人也会被责罚。
还有一个不裹脚的就是客家妇女!这一群体的女子之所以不裹足,主要是因为福建和广西等地整体的环境较为恶劣,所以不管男女都必须要参加生产农耕才足以生存养家,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妇女才不会裹小脚。
那么为什么大清时期又有着“不得不裹”呢?其实这是在指山东、山西等北部地区因为备受礼教的影响,因此这一区域的人都会觉得缠足是象征着女人是否美丽的标准之一,而这类状况到了一九二三年的时候还是依旧存在。
不过总的来说除了以上两种情况的女子之外,其他的女孩子无论出身高贵还是贫苦都是需要缠脚的,而且她们基本上都是在不到六岁时就开始裹小脚,要是有人不去裹的话,那就会被当作社会的异类,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还会成为其谈婚论嫁的阻碍。
那什么又是“没资格裹”呢?实际上这个问题恰好说明了裹脚问题的复杂性,早前小编曾在“岭南杂记”里看到过这样一则内容,具体的意思是说:“这一地区的妇女缠足的情况不是很多,只有出生尊贵的大家闺秀才会缠,而像那些女婢们则都是赤脚走在街道上的,而这正是区分身份尊卑的点!”
其实从这些就能发现裹小脚实际上就是富裕人家才能享受的“待遇”,一般来说贫苦家庭出来的女子则是没权力裹脚的。要是身份低微的汉女做出缠足之事的话,那时会被人唾骂和指责的。
不得不说这种缠脚的现象之所以会在大清时期那么盛行,小编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和社会整体的发展和政局以及风俗有着很大的关系的,但是等到清朝末期的时候,朝廷就对此进行了全方面的禁止和限制,也正是因为这样因此最终女性的地位才不会再像清初那般低。
总的来说最后的结果还是让人觉得很欣慰的,至少男尊女卑还有裹小脚的这些问题都被彻底杜绝了,也算是件大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