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战国史:长平之战,究竟是庸才误国还是天才的不幸陨落?
迪丽瓦拉
2025-07-29 09:03:07
0

滴滴滴!来铲史了!!!今天小编带你铲铲战国史。

赵括(?-前260年),战国时期赵国将领。人们对他的印象普遍停留在纸上谈兵,长平惨败一事上。长平一战,赵国军队因为赵括的贸然出击,致使四十五万大军全军覆没。这一战,钉死了赵括千年来的庸才之名,成就了秦将白起数千年的杀神荣誉。然而,赵括真的只是所谓的只会“纸上谈兵”的庸才吗?

我们将从以下几点分析:

1.老将连败,新将上位

纵观整个长平之战,从上党之争开始,赵国举倾国之兵与秦军对峙。战争初期,赵军主将一直是大名鼎鼎的老将廉颇。在他的指挥下,赵军始终以防守姿态御敌,且连连败退。后来干脆高筑壁垒,坚守不战。这就让当时的赵国君主赵孝成王十分不满。

【大秦帝国之崛起廉颇剧照】廉颇,嬴姓,廉氏,名颇,为中山苦陉(今河北定州)人。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勇猛果敢,屡立战功,闻名于诸侯。赵悼襄王即位后,郁郁不得志,先后出奔魏国大梁,老死于楚地,入葬于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八公山乡郝圩村)。

我们都知道,自从赵国先王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进行军事改革之后,赵国军队实力大增,更是衍生了骑兵这一先进的优越兵种。因此赵国的军队在中原地区横行无忌惯了,不但洗刷了过往的耻辱,而且敢于攻城略地、扩张领土。

《史记》记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赵武灵王推胡服骑射制度,励行改革,使赵国一跃成为战国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这也是赵孝成王与强秦争夺上党之地的底气和资本。可廉颇的接连战败,让赵王逐渐失去了对这位老将的耐心。加之秦国丞相范雎又派人携带千金到赵国施行反间计,并散布传言说:“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赵王决定换将。于是,年轻的赵括替下了廉颇,成为了赵军主将。

【大秦帝国之崛起赵括剧照】赵括(?-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七月,赵括统率二十万援军来到长平,接替廉颇为主将。赵括到任后根据实际情况更换部队将领,改变军中制度,又一改廉颇的作战方针,主动出兵进攻秦军。

2.偷换白起,天才陨落

注意,在这个时间点,秦军内部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改变。秦昭王在得知赵括成为统帅后。暗地里调派武安君白起到往前线,替换王纥。从这一举措来看,秦国内部对赵括统军还是有足够的重视的。侧面上也反映了赵括具备不俗的军事才能。

【大秦帝国之崛起白起剧照】白起(?-公元前257年),为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姓出自于芈姓,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有诗形容他“百战不殆屠百万,秦剑饮血惊社稷”

于是,对一个年轻人而言,最悲壮也是最惨烈的事情发生了。这就好比一个初出茅庐的剑客,首战就遇上了成名多年的剑圣一样。即便他是个天才,也难逃死于剑下的悲惨结局。白起采用后退诱敌,分而围歼的战术,避实击虚,轻而易举地大败赵军,并巧妙地将之包围。

【战国赵军服饰—图片来自网络】

据史料记载,赵军被围,断粮四十六天,自相杀食。如果把这一切都归咎于赵括本人的话,那么,断粮四十六天,赵军仍然没有大乱,反而可以坚守待援,这本身就是一个军事奇迹。试问,换战国时期任何一个其他将领,能做到稳定军心,不至溃败吗?就此一点,赵括当得起“名将”之称。

粮草为军事之本

更何况,在此绝境之中,赵括仍然能多次举行有计划的军事行动,一次次向秦军发起冲杀,意欲突围。仅凭这从史料中抠出来的寥寥数点,就可以看出来,赵括是何等厉害的军事人才。哪怕直到最后赵军宣布失败,也是因为赵括亲自领兵冲杀,不幸被射杀。

【阵亡的赵括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主将不亡,军心不乱。赵括年纪轻轻,首战战白起,本就是向雄狮发起挑战。当时的白起已年过六十,纵横沙场数十载而未尝一败。败给他,真的不丢人。尤其秦国是举倾国之兵,更是倾国之力围困长平赵军。输了,真的不丢人。可惜的是,这个优秀的年轻人没有任何机会了,他没能证明自己,没能走出那个战场,将生命永远地留在了长平之地。

【虎狼之师秦军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秦昭王在得知赵括成为统帅后。暗地里调派武安君白起到往前线,替换王纥。从这一举措来看,秦国内部对赵括统军还是有足够的重视的。侧面上也反映了赵括具备不俗的军事才能。

3.一代天骄,背负骂名

客观来讲,赵括之败归根究底在于赵国的综合国力不如变革后的强秦。那时的秦国,经商鞅变法后,又历经几代人的励精图治,实力大涨。反观赵国,自武灵王胡服骑射军事变革后,军力较强,对外战争赢多输少。

【大秦帝国之崛起剧照】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一跃千丈。

可是兵锋虽盛,但常年的对外征战对国力消耗极大。更何况两国生死相争,又岂是军事实力就可以判定结局的。而且,在长平战场上,秦国也没有取得更大的军事性胜利。反而是靠着国力,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援,才让秦军最后活活困死了赵军。

【秦赵长平之战形势图—图片来自网络】

所谓的纸上谈兵,是对一代天骄最无情的污蔑。赵括擅长进攻,到了长平战场之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军事安排,在战争初期也取得了一定的斩获和胜利。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在大的战略上,他实实在在地败给了经验老道、素质过硬的白起。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胜败乃兵家常事。赵括的悲哀,就悲哀在他这一辈子的声誉都系于这一战之上。成败论英雄,骂名传千古。

对此各位看官又什么想法吗?请在评论区告诉我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其... 说起空城计,喜欢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城墙抚琴自弹,神色自若,上演一场空城大计,吓走围城之将司...
原创 张... 做为曾经一方霸主的东北王张作霖来说,在早间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家庭条件非常的差,但是即便如此,张...
原创 商...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秦国变法,也正是从此时开始,秦国似乎走向了强大的道路,商鞅在秦国整...
原创 赵...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的经典名著,里面有很多的经典桥段,其中赵子龙七进七出曹营,单身就阿斗的故事可谓是...
原创 靖... 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的一个朝代,当时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还有瓦舍以供百姓们娱乐。宋...
原创 侯... 侯景在归降梁国之前,曾经跟随过尔朱荣、高欢,而就是这样一个降将,靠着八百残兵一路发展,最终举起大旗反...
原创 郭... 郭沫若想让溥仪当他助手,溥仪回了他5个字,你怎么看? 文丨大石历史讲廊 清朝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
原创 毛... 毛主席一生有很多位秘书,那么,毛主席本人也当过秘书吗?当过的。毛主席应该创造了一个历史记录,他曾同时...
原创 这... 苏联在其境内曾发现一座中国汉代宫殿遗址。 这事儿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事情是这样的:1940年,在前苏...
明代永宣时期红釉瓷器真品图片鉴... 明永乐 鲜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 珍贵的永宣红釉瓷器 自古华夏多尚赤,红釉一色大吉昌。 自元代铜红釉瓷...
原创 英... 其实自从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在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建立了哈德良长城的时候,就注定了苏格兰和英格兰,会...
原创 《... 第十名,曹宁,恰似战场上独自行走的孤狼,长枪常伴其左右,每一次出击皆透露出令人不敢轻视的凶悍与决绝。...
原创 中... 不得不说,近代的日本实在是太幸运了,这种幸运,不仅仅是指明治维新成功后日本成为近代亚洲第1个也是唯一...
原创 宰... 宋人在宰相欲通过兼职扩张其职权时,会通过直言进谏规劝皇帝的方式,防患于未然,磨灭宰相揽权的野心。在宰...
原创 秦... 科技文明发展至今,仍然有许多事情无法解读。在古代那些无法解释的神秘现象,往往就会用神灵来解释,用这种...
原创 李... 李斯是一个大才,他帮助秦始皇嬴政统一了天下,嬴政当了皇帝后,他就当了宰相,李斯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
原创 战...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 文丨麻辣读史(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
原创 文... 上文自造无极限更非闭关不合作:左宗棠联合法德排斥英国目的何在,我们谈了左宗棠系洋务企业的技术合作,主...
原创 韩... 最近网上又盛起了一股讨论韩信的潮流:“韩信到底有没有造反?”、“如果韩信不造反会不会被杀”诸如此类的...
原创 诸... 诸葛瞻死前大喊8个字,刘禅听后悔恨交加,姜维听后心如刀割 中国历史上,有着大量的厉害的历史名人,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