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么多年的历史当中,有辉煌的成就,也有屈辱的经历。
尤其是在近代,我们的国家可谓是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浴火重生,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又经历了艰难的抗日战争,获得了抗战胜利。
而最终,还是进行了解放战争,才正式统一了新中国。
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曾经共同合作一致对外,但是后期却出现了分歧,这也是解放战争被迫开展的原因。
在著名而且规模较大的辽沈战役中,共产党的军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也俘虏了国民党的很多军官,国民党王牌军的军长廖耀湘便在其中。而他后来的经历也是相当“神奇”。
宁死不屈
作为国民党的军官,他曾经是蒋介石最看重的部下。虽然出身并不好,但是他也凭借自己的勇敢和执着获得了蒋介石的信任和欣赏,并且被派往法国军校学习。
在法国学习的他也非常出色,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结业,也算不负蒋介石的信任。
而在抗日战争时期,专业本领过硬的他,英勇作战,骁勇善战,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战绩,所以他也被委以重任,一路升职,最终官位到了蒋介石嫡系军队的第六军军长,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受信任的表现。
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也是被委以重任,前往东北地区参加辽沈战役,但没想到被共军包围,吃了败仗,自己也变成了俘虏。
即便是成为了俘虏,他也没有放下那份军事长官的骄傲和自尊,即便是被俘虏,也依然不投降,不屈服,不想低头。
哪怕是在晚宴上被共军的长官调侃、讽刺,他也依然保持那份傲气,甚至会愤怒摔杯。甚至在被关押的期间,依然不能想明白为什么曾经的王者之师会变成手下败将。
所以,在想不通的情况下,他也经常想要自杀,但是都被巡逻的士兵及时发现并且制止了。在被俘虏的期间,即便是安排战俘学习,他也总是不情愿。让他劝说另外两位国民党将领投降,他也不会听从,因为他觉得自己不能背叛蒋介石。
委以重任
1951年,解放军军事学院成立,在这种时刻,院长刘伯承唯才是举,真诚地邀请他去学院里讲课,尤其是讲授他和缅甸军队作战的经历。
这一请求也让他受宠若惊,他觉得自己是败军之师,没有资格给大家讲解。
但是刘伯承却非常虚心求教,赞美了一番,而他也顺利前往教室为大家讲授作战经验。当受到下面质疑他身份的时候,刘伯承还替他说话,最终他还是凭借曾经的作战经验和出色的讲解获得了下面的阵阵欢呼。
过段时间,毛主席下令对服刑十年以上的战犯进行特赦,已经服刑十一年的他本想着自己一定会被特赦,但没想到第一批中竟然没有他的名字。
就这样等过了第二批,到了第三批时,终于有了他的名字,他也欣喜若狂,而此时的周总理,已经准备好对他委以重任了。
出狱后的他,在内地并没有亲属和朋友,在这种情况下,周总理希望出狱后的他能够将他和蒋介石之间的事情写下来,而他当然大方答应,最终他也成为了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写出了非常优秀的作品,最终他也成为了政协委员。
虽然他在被委以重任的时候感觉受宠若惊,但是他在他自己的岗位上做到了实事求是,也为后代留下了那段真实的历史,而他最终也得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