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晚期战乱不断,各种财政收入受阻,慈禧更因奢侈生活被指祸国殃民,是导致清末外战不利,国家发展受阻的关键。网上随便都能找出一堆慈禧奢侈生活的证明,并且还有点出慈禧挪用公款修葺宫殿、大办寿宴等等问题。然而翻看记载会发现,慈禧纯属背锅,咸丰、溥仪两人,花的可比慈禧要狠得多。
根据清朝记录统计,从咸丰七年开始,一直到同治十一年,户部给内库拨款高达1150万两,其中同治每年花销高达30万两。按照这么计算,“清朝节俭皇帝”咸丰在位11年,咸丰七年到咸丰十一年,短短4年时间,他花费超过800万两白银,每年花销超过200万两在内务上!
而光绪上位时,慈禧将同治每年30万两的内库费用,提到了每年50万两。
根据物价分析,咸丰时期1两大约等于如今80元左右。而1912年-1919年之间,物价水平则是上升到100元-150元之间。也就是说,光绪时,每年皇宫之中花费大约等于如今5000万RMB-7500万RMB左右。
看似慈禧花销很大,可比不过咸丰,与溥仪相比也不算什么。
袁世凯为了推动终结清朝统治,因此与隆裕皇太后商议,签下《退位诏书》。溥仪因此退位,成为清朝最后一任皇帝。虽然退位,但民国政府依旧保留皇室成员的部分权利,并允许溥仪等人居住在皇宫之中,其中还有大量宫女太监滞留。而每年,民国政府会拨款400万银元给内库,以保证皇宫运转。
民国初期,一银元大约等于100元左右,也就是说,民国政府每年拨款4亿RMB左右给予宫廷使用。不过实际上,真正拿出的应该仅有1/3-1/2之间,而有传溥仪拿出结婚时的彩礼,才勉强够宫廷用度。
溥仪与皇后婉容、文绣结婚时,根据记载,张作霖、冯玉祥、曹锟等军阀大佬全都送上豪礼,明面上总计收到过200万银元的礼物。这样的随礼不算少,但依旧不够溥仪用度。
很难理解溥仪到底要怎么花钱,才能花的这么夸张。要知道内库仅需对皇宫用度负责就行,民国政府不仅提供内库钱财,还负责宫廷修葺,内库根本无需在其他地方花销太多。
单单看慈禧在世时的花费,以普通人角度去看的确很多。但对比一下其他皇帝,慈禧的花费实际上比想象中的要来着少。慈禧在位时是整个国家最艰难的时候,她一个女人承当的东西,比许多男人都要大,稍有不慎就会毁掉整个国家,换一个男人坐到她的位置,怕是早就崩溃了。推动北洋军建立,鼓励科技发展,做的已经算是不错,可依旧挡不住清朝灭亡。慈禧倒是有点像妲己、褒姒,祸国殃民的明明是男人,背锅的却是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