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距离我们最近,同时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个封建王朝,晚清总是让人有太多的遗憾和惋惜。
即便到了今天,依旧有不少人为当初西方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诸多
不平等条约
愤恨不已。
这些国家用武力从中国获取诸多便利,虽然让清朝的统治加快走向灭亡,但同时也
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
而当西方资本主义进一步入侵,满清王朝来意统治的
传统经济模式
逐渐解体。
不仅如此,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列强在中国境内开设工厂以及洋务运动下,
中国各个阶级不断反抗和探索
,属于中国的
文化政治体系
不断发生改变。
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之中,那个年代的人民究竟是怎样生活的呢?
尤其是许多传承千年的文化陋习,又
是否在时代洪流的冲刷下,逐渐褪去了颜色?
接下来不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社会形态,究竟是什么样的。
青楼女子
清朝的
褚学稼《坚瓠集续集》
说:
“管子治齐,置女闾七百,征其夜合之资,以充国用,此即花粉钱之始也。”
而现代学者
黄现璠
著的
《唐代社会概略》
也持有这种观点。
很多人可能并不理解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大管家
管仲
,率先设立了
妓女
这种职业。
只不过管仲在那个时候,要求所有参与交易的女性,必须将自己所得的一部分交税,增添国家收入。
对此,后世评价褒贬不一。
只不过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妓女这种职业正式出现,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青楼以及青楼女子更是成为了每一个封建王朝都必然存在的特殊场所以及特殊群体。
尤其是到了
明清时期,
这种场所更是发展到了最鼎盛的阶段。
那么在晚清年间,西方列强的
资本主义入侵
以及
文化入侵
,是否会对青楼产业造成什么影响呢?答案其实是否定的。
其一是相较于我们国家而言,西方相关产业的发展时间虽然比我们国家晚了五十多年,但对于这一行业,洋人也十分熟悉,自然也能够
理解这一产业的存在
。
为了记录中国的特色青楼产业,一些洋人记者甚至专门前往采访。
从洋人拍摄的照片之中我们就能看出来,沪上青楼女子
气质清雅、服饰华贵。
书香气十足的居室,似乎并没有受到外界事物变化的影响。
对此,部分文人学者讥讽果真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但也有学者认为,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能够
偏安一隅
已经是莫大的幸运。面对腐朽的清政府以及嚣张跋扈的洋人,难道要这些青楼女子为国做出某些贡献?这根本就不现实。
一夫多妻
青楼的女性没有受到任何影响,那么晚清时期的男性,以及封建王朝传统的
一夫一妻多妾制度
,是否受到影响了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东西方对于婚姻这件事情的态度开始说起。
中国的妾,最早是从
周礼时代
中,贵族嫁娶时,女方陪嫁会陪嫁同族的姊妹、姑侄演变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也逐渐兴起。
而西方国家从
基督教
盛行以后,就一直坚持
一夫一妻
制,这主要是因为在西方人眼中,上帝创造人类的时候本就是一男一女,婚姻自然也只能一男一女。
只不过就实际情况来看,西方各国的各种私生子情况数不胜数。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因此,中西的实际区别其实就在于西方民众不承认一名男性有多名女性伴侣的情况,而中国选择认可这种现象的存在,仅此而已。
像晚清年间,一名男子与一妻一妾的合影,就足以看出来,他的家庭生活应该十分和睦。许多影视剧中在描绘相关情节的时候,会刻意表现妻与妾之间的
尊卑
关系,只不过现实之中,妻妾之间关系友好的情况,也并不在少数。
一直到清朝正式覆灭以前,这种传统始终存在,并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变。
民间的地主豪绅们,只要手中拥有足够的金钱,或者对下一代充满渴望,依旧会选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迎娶小妾。
直到1912年,即中华民国元年,在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之中才明文规定了实行一夫一妻的制度。
只是在那个时候,人们虽然表面上遵从这样的制度,但实际情况却并没有太多的改善。
好在就后续的发展来看,如此规定,也算是对封建王朝时期的一次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