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文襄很傻很天真?左宗棠从0之不易,李鸿章买买买之豪横
迪丽瓦拉
2025-07-29 17:33:23
0

上文自造无极限更非闭关不合作:左宗棠联合法德排斥英国目的何在,我们谈了左宗棠系洋务企业的技术合作,主要是和法国、德国合作。对于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日不落帝国则采取排斥态度,为什么?

差距太大的话,合作会变成吞并,而且日不落帝国在新疆问题上跳得太高。新疆被侵略,阿古柏势力受到英国、俄国的共同支持,特别是英国势力对其支持力度更大。包括之前李鸿章放弃新疆、南疆停战等事务都有英国的身影。

问题的核心是英国。弱者与最强者合作很可能被最强者吞并,特别是在自身内部存在着强大的外方利益代言人的情况下,这一情况更危险。因此,左宗棠自然要选择第一敌人的竞争者。这种选择是最正确的方式,任何时代都是真理。

买买买,买不来强大,自造永远是根本和核心

面对海军、陆军,对于西方的思想体系和武器制造背后的科技积淀,中国从0开始学习。即使如此,也不晚。对于许多说自造时机这个不对、那个不行的人,我们看到早在150年前,在腐朽的清廷中仍然有正确的观点存在。

从左宗棠的案例就可以看出:在海军上,1860年代,中国人连会驾驶军舰的海军军人都没有,更不要说建造战舰。但到了1870年代,福州船政局培养了第一批中国海军操练人员;1880年代中国海军自造已经达到世界三流水准,1890年代中小型铁甲舰已经具备自造能力。

在陆军发展上,左宗棠更是亲自加入试验工作中。在当时高价武器、相对更高价的武器配件购买上,左宗棠等人在0的基础上出发下,能降低成本就降低成本,自行仿造西式火药、子弹,有人会说效果如何?至少兰州制造局的自造火药、子弹为“西征军”做出了贡献。案例已经在上文给出,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既然从0开始,那么,我们的短板多得很。例如相关工业能力就是一个大问题。但在建设福州船政局时,左宗棠从军舰、民船、铁厂等诸多工业能力都有全盘筹划。可惜的是,左宗棠还没等马尾船厂建好就离开了福建、浙江进行大西北的和平重来事业。后续人也不给力,所以,左宗棠的全盘筹划没有成功,但没有成功不代表筹划错误不可执行。

恰恰相反,左宗棠离世后六十多年的中国所采取的方式和左宗棠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技术不如人自然要买,买的同时要仿,随着仿自身的知识、工业体系越来越健全,最终完成自己的自造、自主核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当上下求索!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然而,买买买思维在海军发展上却是主流,陆军在“买仿造”问题上比海军成果要多。这主要是李鸿章系统在“买仿造”问题上带有很强的“权斗思维”。在自己系统内支持买仿造,对于其他人的买仿造却比较排斥。一方面是出于自身地位和权力考虑,另一方面也是海军资本额、科技攻关难度上大不相同。

那么,“买买买”的结果如何?

到了民国时期,其与西方的代差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

买仿造很累,只适合“傻子”去做:但这样的“傻子”才是脊梁

向别人买技术,一点儿也不丢人!因为你不如人家,自然要向人家学,人家非但不是上帝,更多的是撒旦,凭什么白给你?

仿造别人也不丢人!因为仿造的同时就是自我知识积累的时候。

看左宗棠当时的奏折时,会经常看到“借洋款”“花费”等字样。说明什么?左宗棠很没钱。没钱怎么办?

左宗棠这样的将领、统帅实在少见、难得,在西北时期,左宗棠曾经身染重病,以为自己将要离开人世。曾经写过一份遗嘱,给四个儿子每人留下五千两白银。那么,左宗棠一年能赚多少?至少二三万两。而那时左宗棠当督抚已经有十年了。左宗棠的大部分钱都给了谁?灾民和援助手下将领是大头儿,但自掏腰包买武器也是花费之一。

许多“贬低左宗棠的人,总喜欢故意忽视两个当时的时代”。例如晚清时如何,不适合自造,诸如条件不够、工业不成体系等等。在许多人眼中,他是一个“很傻很天真”的人,看不清形势、看不清晚清。然而,正是这样的人才是我们的脊梁。你办不到如此决绝,但至少要存有一颗人心。

但我不如此认为:左宗棠作为既重视民生又重视学习西方的优势,既重视军事又重视民生,既能干又较为清廉的人,中国历史是多了还是少了?如果这样的人不被尊敬,那么,只能说学历史学得没有是非观念。

反观李鸿章,因为其主张不与西方为敌得到了一些“唯西式思维”的人的支持。但我们去看看李鸿章带来了什么?什么都没留下。北洋海军成了废铜烂铁,洋务企业基本成了李鸿章、盛宣怀的私人企业。

李鸿章、盛宣怀的思维虽然更先进,但他们都有一个问题存在:精英思维或者说官僚思维。轻视草根、轻视民生,结果既不能保证民众基本生存权,又不能强国强军,强的只是他们的个人地位和家族财富。

惟西式思维的人比较多,唯短期利益者更多,所以李鸿章式思维的批判很难。关键是得有自主自造的成功,才能让他们闭嘴。所以,尽快集团化攻坚作战挑战一些卡脖子科技,应该尽快实现。

尽管现在这一战略已经被确定为科技发展的主轴但落在执行层面很难。像我们这些非科技工作者,只能做到两点:其一,从历史角度谈自造自主的必要,防止买买买政策再重新占领舆论,反过来压迫政策改变;其二,防止自造自主变成闭门造車的语言压力破坏改革开放。

自造无极限!更非闭关自守:左宗棠联合法德何以排斥英国

1866到1874年李鸿章四次陷害左宗棠:陕西助剿背后的算计

一个目标的不同方向:左宗棠和李鸿章与各自的洋务企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走近丝路文化长廊|千年简牍勾画... 在纸张面世、普及以前,竹木材质的简牍是最有“重量级”的文字载体。从先秦到魏晋的一两千年里,中华先民的...
原创 清... 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对于皇室都是非常惨烈的,与皇室有连带的人物也是厄运连连,惨不忍睹。 清王朝的徒子徒...
原创 历... 初中历史课本里有一道题,为什么说农民起义是无法推翻封建制度的?引发了我的深入思考。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原创 抗... 抗清名士,被誉为“大明最后的长城”,兵部尚书袁崇焕于崇祯三年八月,在京城西市被凌迟处死。上万名京城百...
原创 刘... “高屋建瓴”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当上皇上以后,按照承诺封韩信为楚王,以下邳为都城。 曾经有...
原创 宋... 宋朝军队在许多人心中的印象中似乎是历朝历代中实力最孱弱的,以往的游牧民族在王朝军队面前总是俯首称臣,...
原创 已... 距今4000多年的齐家文化时期,铜镜就已经诞生了。铜镜的制作工艺在历朝历代的打磨下越发精进。产生了诸...
原创 刘... 在历史上能被称之为神人的不出六位,他们跟常人不一样,有着未卜先知,预知未来的能力,这些人在历史上或多...
三国曹魏、后周柴家,谁才是“史... 中国历史上,能称得上“最佳”的前朝皇室少之又少。大多数朝代更迭,不是血雨腥风的政权倾覆,就是疲弱不堪...
原创 淞... 1937年8月13日,日军再一次来找茬。这一次中国没有退缩,而是立刻和日军对抗了。这就是著名的淞沪会...
原创 2... 赵匡胤,一个普通的军二代,22岁自称受到一名高僧指点,投奔一生最大的贵人,10年后成为国家最大军权的...
原创 古...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女性一直是有着比男性低的地位。男人在那个时期拥有三妻四妾是合法的,有些大户人家甚至...
读于胜老师《争鸣》有感—— 历... 《争鸣》是一部将春秋战国时代的策略智慧与现代实践相结合的著作,展示了古代智者们如何在复杂多变的政治局...
原创 朝... 1962年,周总理率领我国代表团抵达朝鲜平壤, 与朝鲜签订了《中朝边界条约》 ,这项边境条约中规定,...
原创 他... 他是大唐第一灭国战神,战功卓著,但是他不仅没有在凌烟阁留下自己的名字,而且在后世却成了一个大反派,真...
原创 清... 在清朝的官制里,有这样一个机构,总管只能由满人担当,从没能有汉人做过。 鼎鼎大名的纳兰明珠、年希尧、...
原创 湖... 汉川地处湖北省中部,与武汉毗邻,早在南北朝北周武帝保定元年便已建县,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 ...
原创 清... 古代长期实行皇权至上的治国模式,皇帝一人独掌天下大权,一身系天下安危,一人生死往往会关系到一个国家、...
原创 梁... 1949年初,叶剑英被任命为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市长,此后,他同其他领导同志一起为促进北平和平...
原创 康... 这康熙想要胤禛做一个孤臣,而这个“孤臣”可不单单是我们所理解的孤臣这么简单的,要说这孤臣,那是康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