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众所周知,四大文明古国有: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中国文明。
中国作为四大古国之一,在经历战火纷飞、朝代更替和时代变迁。
当其他三个古文明都消失殆尽了,只有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留存至今。
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做为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从古至今,发展从未停止。
在世界的舞台上日益强大
,倍受外媒和外国专家的关注。
外国专家对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充满了好奇,纷纷加入对中国发展经久不衰原因的研究。
例如,美国专家就提出过——“
中国崛起并不可怕,他们不认为自己血统有优势”这一的说法
。
为什么西方国家如此看重“血统”?
为什么外国专家会提到“中国人不注重血统”的说法。
其实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在他们心中血统很重要,而这和西方国家的历史和阶级制度体系有很大的关系。
西方国家的历史都很短,
他们从建国到现在,也不过短短几百年,比起中国的五千年,真是不足以提起
只是大部分西方国家在短短的几十年间,通过工业革命快速发展了经济建设,在世界上拥有了立足之地。
历史短暂导致没有一个稳固、清晰的文明,维持一个国家的需要,并且西方国家受地域限制,学习不到其他文化
只能
都以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基准
,保持一个发展模式,照搬相似的政治、经济制度体系,来治理民族和国家。
因为地域大小限制,西方的很多国家都只能选择近亲结婚,为了不让王室的血统被一些贫贱的血统拉低,保留住自己的王室血脉,同时也是为了维护国家制度和维护统治。
我们熟知的欧洲王室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子,欧洲国家、种族众多
但是每个国家的人口和地域较少,能在自己国内找到符合王室要求的尊贵血脉很困难,只能在周围国家寻找王子、公主通婚。
被世人称为
“欧洲祖母”的维多利亚女王
,她的子子孙孙拥有优良都血统基因
并且都是显赫的国王、女王,大儿子娶了丹麦的公主,二儿子成为国王,其他女儿也都分别嫁到其他国家做了王后,一直保持家族血统的纯洁。
并且西方国家沿袭了罗马社会严密的等级制度,把公民分为三六九等
他们一直信奉血统论,贵族一直是贵族,平民会一直是平民,奴隶也一直是奴隶
很难实现阶级流动,王公贵族会以自己优秀的血统为由,压制一些血统比较差的人。
多民族就让血统显得更加重要,血统好像成为生存的资本和歧视的源头
最终无法让多民族统一起来,血统就把人分成了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按照他们的习惯传承,
他们只有通过血统才能强调身份和地位
。
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国家如此看重血统的原因。
同样作为很多民族的中国却和西方国家完全不同,中国也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习俗和风土人情
但是完全不会因为不同民族的血统,而歧视其他民族的人,或者拥有血统优越性。
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有一个最为重要的事件——
秦始皇大一统
,作为分裂分散了一千多年都国家,秦始皇开了先河
追求国家的大一统,将政权分裂割据的几个小国家合并成为秦王朝,开始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从秦朝之后,国家一直保持着大一统的基本样貌,但是周围还有很多游牧民族和小民族、小部落社会存在
每年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冲突,虽然一直在努力收复那些小民族,但是都没有办法做到,保持着小分裂的状态。
直到汉朝王室形成之后,诸侯国完全已经融入到了国家中,而经过一些汉文化的传播,少数民族文化被汉文化影响,一些习俗、习惯被中原地区所影响
无论是前朝的五代十国和元代,还是后代清朝的满族,都没有将汉文化消灭替代,而是本民族文化受到影响,开始使用一些汉文化的生活方式。
秦朝让分裂的地区开始进行文化交流,唐朝文化的开放包容让中华文化更加繁荣昌盛
,出现令人赞叹的胡人汉化和万国朝见的景象。
不论朝代如何更迭,制度体系如何变化,国家基本结构一直维持着合理的秩序,既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又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之所以可以一直维持着统一的国家,与中国的地域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刚开始从河流流域发源,人民聚集在两河流域聚居生存
靠着适宜的温度、湿度、天气和土壤等,人们可以培育优良品质的作物,以供人民食用,还可以狩猎到丰富的猎物,气候宜人,以此休养生息。
人们离不开这片给予丰富物产的土地,所以能够停留在这里安居乐业,维持稳定的生活和稳定的朝代。
姓氏文明也是维持一个民族稳定的重要因素,每一个中华儿女把自己的姓名看得很重要
一个氏族维系着许许多多的人,人们只要姓氏一样就会被拉扯在一起,人民看到自己的姓氏就不会忘记自己是中华儿女。
“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重要的一个词
,也是保持中华民族统一性和稳定性的一个词。
近代,
鸦片战争
、抗日战争都显示出中华民族团结的样子,在帝国主义入侵中华大地的时候,
中华儿女纷纷站出来,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东西
帮助国家度过这个危难之际,就算当时国内出现国民党和共产党对立内战的情况,大家也纷纷放下对立,团结统一一致对外,共同抵抗外敌。
在中华儿女的团结努力下,战士们英勇对抗入侵者,最后在一致统一下,帝国主义入侵者被赶出了中国。
也是通过大家的团结合作,促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现代稳定发展的统一局面。
在这样统一的情况下,国家开始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涌现了很多新发展人才,在改革开放前期,
国家大力发展原子弹、核弹事业的时候,先进技术人才愿意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苦心研究。
其他行业也不断出现新兴力量,团结奋进,攻克一个个不可攻克的难关,创新创造出一个个令人敬佩的成果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在自己的行业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团结起大家的力量,共同贡献出一份促进国家发展的成绩单。
从建国初期的缓慢发展,到现在被世界认可为“
中国新发展可以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
中华儿女在这条路上不断努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坚持强调国家不断巩固发展全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和中华儿女大团结,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
中国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仅仅能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而且还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大国表率
展现大国风范,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表现一个大国应有的模样。
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就是中华民族的统一、稳定和包容。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
中华民族能够经久不衰的发展不是没有原因的,五千年的文化继承发展,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忘记血统论
心中牢记自己的民族根脉,在不断前行的道路上,团结一致,共同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炎黄子孙的称呼就是从炎帝和黄帝大战之后开始出现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炎
帝和黄帝的部落也不是一开始就是两个完整的部落
都是从一个小小的部落开始,兼容身边一些小部落,最后成为一个能相互抗衡的部落。
炎黄二帝的部落就是一次很好的民族融合。之后的夏商周一直以统一的状态存在。
说起血统论,在早期的中国曾经出现过,周天子分封制就是按照血统来分封
,从天子到王公贵族再到平民,每个阶级能享受的东西不一样,并且贵族爵位可以世袭,阶级分化严重
这也导致阶级矛盾激化,不少农民共同起来反抗,最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就是阶级斗争的代表。
早期的分封制就让地区之间处于分裂的状态,无法让一个国家朝良好的方向发展。
后来经历朝代的更迭,分封制逐步被取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各地区都采用更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制度来治理国家,选贤举能
让有才能的人参与治理国家,随之出现了很多不一样的文化和先进思想。
中国的大融合便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开始
,国家出现了融合发展的状态,之后的朝代发展也没有改变最基本的国家建构
甚至加强统一范围,在唐宋时期表现比较明显,一直传承文化发展。
历史上,
中华民族一共经历过五次民族大融合
。
第一次就是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冲突,以黄帝获胜告终,团结统一了分散的部落,最后形成优秀的黄帝文化。
第二次便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分封国自立门户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人站出来统一一下这个分裂的局面
于是出现了秦始皇嬴政,打败周围不愿意亲和的诸侯国,收复那些愿意与秦国为亲的诸侯国,出现大一统秦王朝。
第三次是在五代十国时期
,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因为文化的传播速度和方式越来越快
导致少数民族接受不了汉民族的制度,开始出现反抗的力量,挑战国家政权,最后以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吸收汉文化,实现最后统一。
第四次是契丹人和党项人的涌现,使得宋朝政权受到制约,出现三权分立的状况,但他们三方愿意在各个方面相互学习和借鉴,最后成为开放包容的民族,吸收优秀的文化,得以传承。
第五次发生在古代后期,明清时期很多人已经适应了自己的汉人身份,但是出现了一个民族——满族,他们从北方一带来到中原地区,广泛学习汉文化
以求适应汉民族发展,最后成为民族团结融合的助力。
到了近代,鸦片战争开始,国家陷入外敌入侵的局面
,许多西方国家开始盯上中国的地域,当民族陷入危亡之际,西方国家以为他们很快就要得手了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中华民族不可能那么轻易就被打败,
很多仁人志士站出来,为解决民族危亡而拼命。
从那时候,中华民族就开始被入侵,但是中华儿女永远不会把失败放在嘴边,一定会坚持打败入侵者,最后,将帝国主义彻底击败,赶出中华大地。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
让中华儿女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团结一致
,最后迎刃而解
在被列强侵略的那些年,中国人民也没有放弃,心中不分彼此,只是为了把侵略者赶出自己的国家。
现在,中国已经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通过中华儿女的不断发展创新,变成一个立于世界舞台上一个强大的国家。
中国人从来不注重自己的血脉,因为中国人骨子里都会觉得自己就是炎黄子孙,是华夏儿女。
可能印刻在中国人心中更多的是,家乡留给自己的根脉,是这片爱的深沉的土地和民族,走到哪都不会忘记自己是中华儿女。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