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两乘铜车马时隔13年再聚首
迪丽瓦拉
2024-11-02 05:39:58
0

原标题:秦始皇帝陵两乘铜车马时隔13年再聚首

4月18日,在历时三年的精心保养维护工作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将秦陵一号铜车马搬迁至秦陵铜车马博物馆并安放在展柜中。至此,两乘秦陵铜车马终于一并在其出土地点“聚首”。这也是自2011年之后,秦始皇帝陵两乘铜车马的原件时隔13年后再次同时向公众展出。

1978年12月,在秦始皇帝陵西出土了两乘青铜马车,结构完整,装饰美轮美奂,雕塑精美,工艺精湛,其中包含的信息资料和物化证据,对中国古代车马及相关物质文化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学界誉为“青铜之冠”“世界马车史上的里程碑”。

2021年5月18日,秦陵出土的二号铜车马搬进了“新家”,在新落成的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正式对观众开放。同时,秦陵博物院开展了对一号铜车马的保养维护工作。

三年来,文物保护工作者对一号铜车马进行了系统地、全面地、科学地保养维护,以保障其在包装、运输和展陈中的稳定和安全。这项工作主要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科学认知,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一系列细致的诸如粘接、回贴、除锈等保养维护操作。

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护部副研究馆员刘江卫介绍,在科学分析方面,文物保护人员利用X光探伤技术准确地揭示了结构、焊接、修复痕迹及早期修复报告中未能体现或描述的细节;利用超景深显微拍照技术对特征病害及彩绘纹饰进行观察记录,揭示病害详情;利用X荧光面扫分析表面彩绘分布情况;利用对早年修复痕迹进行观察以判断其稳定性。

在保养修复方面,结合科学分析结果,对于秦陵一号铜车马面临的辔绳断裂等结构风险进行粘接处理,以确保其稳定性;对彩绘起翘部位进行及时回贴,防止其大面积脱落;对酥粉锈蚀部位进行彻底的清除,遏制病害发展,提高文物稳定性。

本次保养维护期间,还对秦始皇帝陵78LYL.3陪葬坑(铜车马坑)出土的木车车马器中的青铜器、金银器等部件进行了加工痕迹观察及初步成分分析。

为保障铜车马的安全稳定,在秦陵一号铜车马保养期间对铜车马博物馆的展厅环境进行了详细记录和分析研判,以提升和保障铜车马后续保存环境的可靠性。

秦陵铜车马博物馆目前包括序厅、三个展厅和观众互动区。向观众展示了铜车马的发掘、铜车马的风采以及铜车马上的兵器和车马器具,解读铜车马的性质用途、形制结构、雕塑艺术、彩绘纹饰、铸造技术等,全方位呈现铜车马的历史、文化、艺术、科技。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岗表示,这也是自2011年之后,秦始皇帝陵两辆铜车马的原件时隔13年之后再次同时向公众展出。“今天正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国际古迹遗址日,今年的主题是‘《威尼斯宪章》60年与时代挑战’。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完成两辆铜车马的再聚首,并同时向公众展出,也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秦始皇帝陵,对今年的国际古迹遗址日,对《威尼斯宪章》60周年的一个纪念。”

>>多知道些

两乘铜车马,有何不一样?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员党士学介绍,这两辆车均为四马系驾,一辆有着伞一样的华盖,四周没有封闭;另一辆车的车盖更大,车厢四周封闭。前者为立车,即车上人是站着的;后者为安车,人在车上可坐可卧。这两辆车都是在秦始皇帝陵西侧出土的,是按真车真马二分之一大小制作的。

“立车装饰豪华,出土位置就在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临近始皇陵地宫。这个位置特别重要,说明它不是普通人乘坐的车,而是皇帝的马车。立车车厢内侧还配备有铜盾,盾高36公分,放大一倍后和兵马俑坑出土的皮胎漆盾大小是一样的。”

“与立车相比,安车车厢前后加大加长,车盖更大,车盖形状随着车厢形状变化成椭圆形,而不是圆形;车盖也随车厢四围而变矮了。最重要的特点是,安车车厢四围有屏蔽结构。在秦代以前,坐乘马车使用很少。史书明确记载,妇女用坐乘车,也就是安车,另外年龄70岁以上的老迈大臣用安车。除了这些人外,绝大多数人用的都是立乘车。”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 文/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带... 引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937年9月,任弼时此时任政治部主任,当他正在八路军办事处处理公务...
原创 回... 前言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九十周年,提起曾经的往事,很多人会对当年数十万东北军不放一枪一弹就撤退到关...
原创 朱... 在元朝末年,民生困苦,朱元璋带领平民起义,成功推翻元朝统治。 然而,明朝建立初期的开国将领中,一些...
原创 祖... 百行孝为先,孝是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涌现出一大批关于“孝”...
原创 垓... 先说第一个答案:垓下之战的总指挥是刘邦,韩信是前锋。 《史记高祖本纪》: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
原创 国... 在新中国的第一次授勋大会上,获得授勋的都是我军在战场上涌现出来的英雄将领,但是还有一群特殊的人群,他...
原创 毛... 前言 1976年1月8日,卧病在床的毛主席得知周总理病逝的消息,当时的他手捧报告,一字一句阅读着有关...
原创 张... 在明朝中晚期,张居正和海瑞都是备受瞩目的人物,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尽管海瑞年长于张居正,但在仕...
“鱼翔孟渚”实践团开展纪念一二... 2024年7月24日,“鱼翔孟渚”实践团成员王博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深刻而富有意义的讲座,主题为“弘扬...
非洲原始人面对英军,为什么战绩... 文/维克托·汉森 祖鲁人的政治体制虽然残暴原始但是不费拉,部落兵勇猛善战、敢于牺牲,不是秦制帝国那种...
“冲山突围”中的铁血战士——太... 今日文章 “冲山突围”中的铁血战士——太湖游击队司令薛永辉 吴县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活动较早...
原创 明... 自人类出现以来,战争就如影随形。战争的根源常常是为了争夺领土和财富,直至达到某种平衡。金戈铁马、倥偬...
原创 警...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内的一声枪响,引发了一场震惊全国的武装起义,不久这场革命烈火在全国迅速蔓延...
一座古城,守望5000年 本报记者王湛实习生管佳颖 1936年,西湖博物馆(今浙江省博物馆)馆员施昕更在家乡杭县(今杭州市余杭...
原创 三...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戾气和机遇的动荡时期。当黄巾起义蔓延全国,朝廷为了自保不得不向地方发放印绶,...
原创 雄... 自古以来权臣这个职业都不好当,坐上这个位置的人,只能在谋朝篡位的单向车道上狂奔到死,要么车毁人亡,要...
原创 司...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然而相较于他的父亲司马懿,司马昭的野心还显得相对不那么突出。司马懿是三国时期的重...
原创 高...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韬光养晦的太傅司马懿趁大将军曹爽陪同皇帝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期间,起兵政...
原创 光... 如果问清朝最后一个掌权者是谁,可能既不是清末皇帝溥仪,也不是清朝倒数第二个皇帝光绪皇帝,而是慈禧太后...
原创 补... 话说公元1101年的夏天,史上最文艺的皇帝宋徽宗,终于召回了被贬到海南的苏轼。 苏轼一回老家就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