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真知计划#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末经过五代十国53年的大分裂,势必需要重新一统了。而在公元960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件大事,那便是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了兵变,他也因此受益,黄袍加身,成为北宋开国皇帝。
成为皇帝的赵匡胤后来又做了一件在历史上颇有争议又影响深远的大事,那就是杯酒释兵权。关于杯酒释兵权,后代文人对此看法不一。有人对此大为表扬,有人对此表示批评。那么杯酒释兵权到底合理吗?是不是为时太早呢?
北宋一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最鼎盛,经济最繁荣,科技最进步的一个朝代。这样一个朝代却受制于北方草原的辽和西北的西夏,以及后来东北兴起的大金,最终还被金所灭。有人说这都是当年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过早解除一些武将权力,导致国家武力松弛,政策上重文轻武的结果。当然还有人说杯酒释兵权才是结束五代乱世的最好方法。
杯酒释兵权是不是符合时宜,这要和当时的历史环境相比较。五代是一个暗无天日的混乱时期,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的战争灾难中。这个时期就需要一位英雄人物来统一天下。赵匡胤成功上位是顺应了历史的发展。五代时期,君臣缺乏信任,往往出现臣强君弱的局面,从而也导致了一些野心家乘乱造反,抢夺江山社稷的现象。赵匡胤能够当上皇帝,靠得也是谋略和智慧。当上皇帝之后,最重要的是先坐稳江山,对此就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手段。
通过杯酒释兵权,不费一兵一卒,也不用杀一人,却能够解除那些骄兵悍将的军权,这是很难得的。解除了悍将的兵权,使得五代短命的悲剧王朝不再重演。接下来对于中原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中原地区的小王朝已经无力和蒸蒸日上的大宋王朝相抗衡了。历史选择了赵匡胤,这是历史的幸事,否则五代的黑暗还要延续几十年。
有人说宋太祖赵匡胤完全可以等到统一天下之后,甚至是拿下燕云十六州之后才可以杯酒释兵权。这样的观点是有点理想化。杯酒释兵权宜早不宜迟,如果太迟,大宋可能和五代短命王朝一样,又会出来一些武将篡位。那个时候,天下恐怕会更乱。
杯酒释兵权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奈。尽管历来都会有人说三道四,那是对历史环境的不了解。我们要评价一个历史事件,就需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老百姓如果再在黑暗中挣扎几十年,对于整个中华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也不可能出现北宋后来的繁华盛世局面。
尽管北宋一直受到辽的威胁和西夏的骚扰,但是北宋的繁华一直都没有消退。两宋一直延续了319年国运,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所以我认为宋太祖当时的杯酒释兵权是有其道理的。
对于同样的一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欢迎各位贡献不同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