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南国烽烟:陈炯明叛变革命炮轰总统府,孙中山命悬一线,北伐夭折
迪丽瓦拉
2025-07-30 14:03:28
0

一、我要北伐

1921年7月,第二次粤桂战争以桂系军阀陆荣廷失败结束,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国政府掌控两广,实力大增,于是着手北伐。

北方,直奉联手打败了段祺瑞后开始分赃。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不患寡而患不均,直奉因为分赃不均翻脸了。最开始是争夺大总统,最后两家各退一步,还是让徐世昌当傀儡,接着是分配各部部长和地盘。直系因为出力最多,地盘得到当然最多,特别是控制了奉军南下的咽喉山海关。张作霖当然不承认自己出工不出力,好不容易安排梁士诒当了内阁总理,但是被吴佩孚百般刁难挤走了。张作霖发狠一定要教训一下曹锟、吴佩孚。

1921年底,秘密潜回国内的徐树铮到广州联系孙中山,要建立粤系—皖系—奉系三角同盟,一起讨伐直系。常言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对于徐树铮的建议,孙中山和张作霖都同意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吴佩孚心里不慌,因为他已经得到情报,孙中山和陈炯明不和,特别是在北伐问题上。于是派人联系陈炯明,打算背后给孙中山一刀,对于这一切,孙中山毫不知情。

准备北伐时,孙中山找到陈炯明,希望他出任北伐总司令,但是被陈炯明婉言拒绝了。不得已,孙中山以李烈钧为北伐总司令,许崇智为前敌总指挥,于1922年3月15日在桂林誓师,取道湖南,出兵北伐。但是孙中山只带走了粤军的一部分人马,主要是许崇智第二军和第一军的第一师,这个师的师长是孙中山的坚定支持者邓铿,手下都是后来叱咤风云的人物:薛岳、张发奎、叶挺、陈可钰、陈济棠、蔡廷锴、蒋光鼐、陈铭枢等人。

二、出师不利

当北伐部队到了广西和湖南交界处,要将湖南建成独立王国的赵恒惕派人给孙中山送来口信:湖南人民需要休息,我们选择中立,你们不能从湖南过,请绕道北进,否则武力相见。主要敌人还没见着,不能在家门口就打起来吧,为了大局,孙中山选择忍让,绕道江西北伐。但是刚到江西地界,陈炯明的部下架着机关枪阻止队伍北上。就在孙中山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广州传来噩耗,负责为北伐提供后勤保障的邓铿被暗杀了,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是陈炯明的嫌疑最大。北上被阻、得力助手被杀,都与陈炯明有关,孙中山大怒,一边命令部队停止北上,一边给陈炯明送去最后通牒:参加北伐,并负责筹集军费五百万元,否则不客气。

陈炯明完全不接受所谓的最后通牒,当然也不承认邓铿被杀与自己有关,你孙中山这么对我,对不起,我不干了,回家伺候老母亲去。临走前,陈炯明让驻守广西的亲信叶举撤回广东。这一招太损了,因为孙中山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去补广西的缺口。这样一来,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死灰复燃,重新占领广西。个人以为,陈炯明这么做真的不好,典型的损人不利己,亲者痛仇者快的手段。两个人可以有分歧,也可以不赞成彼此的政见,但说到底是一起革命的好兄弟,互相拆台就不好了。可不好的还在后边。

陈炯明不仁,但孙中山不能不义。很多人要求暂停北伐,除掉“陈家军”,清除内患,孙中山否绝了,他认为陈炯明还是革命同志,还是可以争取的,让他回家吧,以后有机会再说。对此,蒋介石十分愤怒,他再次选择负气而走,回家为母亲守孝(半年前去世)。

就在这时,直奉彻底翻脸,第一次直奉大战开打。孙中山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1922年5月,孙中山在广东韶关第二次誓师北伐,要彻底铲除旧军阀,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不同于上一次,这次北伐出师比较顺利,北伐军攻打江西,直逼南昌,威胁吴佩孚的大后方。关键时刻,吴佩孚启动了他的关键棋子——陈炯明,将刀捅向孙中山的背后。

5月20日,趁着广州空虚,陈炯明的亲信叶举突然攻占广州城。广州丢失,家没了,在韶关的孙中山异常紧张,赶紧派汪精卫去惠州陈炯明老家讨个说法。陈炯明装糊涂,说叶举的事和我没关系,我绝没有反对中山先生的意思。但叶举是我的部下,我愿意为此承担罪责。

汪精卫回去把陈炯明的话转达给孙中山,他们认为问题不大,还没有撕破脸,还有回旋的余地。但接下来的事态,让孙中山不得不赶回广州,因为廖仲恺几次来电,说叶举把广州弄得鸡飞狗跳,天天找他要军费,要粮饷,请求孙回来控制局面。对此,胡汉民认为广州太过危险,还是不要回去,但是孙中山自信陈炯明不会言而无信,坚持回去。5月27日,在回广州之前,孙中山宣布恢复陈炯明陆军总长职务,负责办理两广军务,两广军队悉数听其节制调遣。这个任命实际上恢复了陈炯明对粤军的指挥权。言下之意,我把军权还给你,你把广州的事情解决了吧。

对于这个任命,陈炯明并不感冒,只是回复说他已经命令叶举退兵。可等孙中山回到广州,发现上了陈炯明的当,因为叶举根本没退兵,自己身边只有薛岳和叶挺两个警卫营。在接下来的十几天里,陈炯明和叶举对孙中山避而不见,广州则一天比一天乱。6月11日,北京传来坏消息,直系军阀赶走徐世昌,重新拥立黎元洪为大总统,并着手恢复国会,这样一来,北伐就师出无名了。6月12日,孙中山召开记者会,为北伐进行辩护,声称只要军人专制政府不结束,就不会有真正的民主,北伐还要继续。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将自己和陈炯明的矛盾公之于众,希望新闻界能够配合自己向陈炯明施压,使其改变目前的错误行径。这样一来,陈炯明被逼到了墙角。

三、陈炯明叛变

1922年6月13日,陈炯明指示叶举发动军事政变,驱逐孙中山,抓捕财政部长廖仲恺。6月15日,廖仲恺被抓,后来在妻子何香凝的帮助下逃走。当晚,陈炯明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做政变部署。6月16日晚,参加此会议的军官通知孙中山,陈炯明有不轨行为,请速速离开总统府。得到密报后,孙中山赶紧准备撤离,他叫醒宋庆龄,说明危险处境。已经怀孕的宋庆龄为了不拖累孙中山,坚持两个人分开撤离。孙中山给宋庆龄留下50名警卫,然后先行撤走。他们刚走,炮弹就在总统府炸响,其中一枚直接炸塌了浴室。叛军一边喊着“杀死孙文”一边进攻总统府。

孙中山在警卫的护送下,一路血战,辗转登上海军“永丰舰”上。宋庆龄在逃亡过程中,50名警卫几乎全部被打死,最后身边只有四个人。她扮作农妇,四处躲避,最危急时刻曾想让警卫打死自己,也不能落在叛军手里。好在警卫没有照做,最后几经辗转才到了永丰舰与孙中山会合,不幸的是流产,导致后来也不能生育。

四、北伐夭折

6月17日,孙中山给北伐前线的李烈钧和许崇智发去电报,命令二人回援广州。6月18日,孙中山给蒋介石发去电报:事紧急,盼速来。接到电报的蒋介石没有犹豫,立即动身南下。一登上永丰舰,蒋介石被委以全权,指挥海军对战陈炯明。蒋介石的到来,让身处险境的孙中山大为感动,遂将蒋介石引为心腹,蒋介石因此奠定了他在国民党内部的政治基础。

李烈钧和许崇智接到电报后也回到广州,但部队一到广州,在陈炯明糖衣炮弹的进攻下,很多人倒戈投降陈炯明,与此同时,在吴佩孚支持下,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也攻击广东,北伐军腹背受敌,李烈钧退至广西,许崇智退到福建。紧接着,永丰舰上的部分军官也开始叛变,眼看反击陈炯明无望,孙中山被迫退到香港,再回上海。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在... 在古代的中国人的智慧是人惊叹的,他们也是非常的聪明,很多人可能以为古代的老百姓是愚蠢的,但是如果真是...
原创 硝... 曾有这么一群人,在14年的游击抗战岁月中,爬冰卧雪,坚忍不拔,用自己的鲜血成就了革命的胜利。他们历经...
原创 曾... 曾国藩生于1811年(嘉庆十六年),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
竹木载春秋 文脉承古今(推进文... 图①:云梦县博物馆。胡学军摄(人民视觉) 图②:云梦县博物馆展出的木牍家书。胡学军摄(人民视觉) 图...
原创 被... 日本的民众真的了解历史真相吗?曾经有一个日本网友提出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为何中国人不原谅我们...
原创 司... 司马炎是西晋的开国皇帝,他借着司马懿等人打下的基础,篡夺了曹家的江山。当上皇帝以后,司马炎并没有赶尽...
元大都中轴线是如何产生的 宗春启 自从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之后,赞美和介绍北京中轴线的文章层出不穷。如今,北京中轴线是全世界最长...
进博会上的非洲风情 | 聚焦进...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作为全球最大的进口展会之一,已成为各国展示产品和加强国际合作的重...
原创 从... 天天通晓全球事日日遍读世界书 关注《王际凯》获取更多资讯 1917年1月,沙皇尼古拉二世统治俄罗...
原创 为... 为何苏联曾不惜成本,不计得失,大力援助中国工业化建设? 文|庆哥历史解析 我们都知道,中国并不是第一...
原创 宋... 宋江的一生,其实可以说有着明确的目标,那就是“修的文与武,卖与帝王家”,然后加官进爵、光宗耀祖。 可...
原创 咸... 晚清朝廷已经形同破败的枯木,似乎随时都会土崩瓦解。此刻的八旗子弟早没有当年入关时的英姿勃发,他们经过...
原创 龙... 前言 龙袍,是古代皇帝的朝服,同样也是皇帝身份的象征。 在三皇五帝时代,轩辕黄帝南征北战,开疆扩土...
原创 蜀... 蜀汉刘备的五虎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均为骁勇善战之辈,那么当他们遇上吕布、典韦、许褚...
原创 臭... 是因为这些禽兽是受天皇领导的吗? 抗日影视剧中,狂妄自大的小鬼子满口“皇军”的自称,大家都不会陌生。...
原创 历...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以勇气闻于诸侯,战齐魏败燕国御秦军,凭一己之力扛起赵国,延续30余年,与白起,李...
原创 皇... 哈喽大家好!小编今天来聊一聊曹魏阵营的一位特殊谋士, 此人皇族出身却投身曹魏阵营,他料事如神却无人肯...
原创 为... 在历史这条长长的大河里,清朝雍正时期的反腐故事就像一颗特别亮的明珠,到现在还闪着不一样的光呢。雍正皇...
原创 犹... 有些人喜欢犹太人,有些人不喜欢犹太人。但凡有思想的人都不会否认这样一个事实:犹太民族毫无疑问是世界上...
原创 安... 一提到安史之乱,人们总会想到这是一场唐朝历史上的空前浩劫,无数的江郎将相都在这场危机中付出了生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