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624年,李渊带一众嫔妃前往仁智宫避暑,李建成密嘱:克期举事
迪丽瓦拉
2025-07-30 14:32:31
0

在一举击败并擒获关外两大强敌窦建德和王世充后,李世民的声望达到顶点,被授予前无古人的最高官职——天策上将。在李唐阵营里,几乎所有人都是开心的。不过,有一个人,不开心。因为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之上,这样的地位,本应只属于皇帝,还有太子。

一、齐王府行刺事件

李世民的地位直逼太子,李建成很不开心。可是他没想到,还有一个人,好像比他更不开心。李建成只不过想搞点小动作,而齐王李元吉,竟直接劝他除掉李世民,并说:“当为兄手刃之!”

有一次,李渊带着李建成和李世民,驾临李元吉王府。李元吉竟暗中埋伏杀手于内室,准备就此干掉李世民。

但是,李建成制止了。《资治通鉴》载:建成性颇仁厚,遽止之。

但实际上,李建成绝非仁慈,而是明智:第一,李世民不是普通人,政治影响力极大,不是一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可以混过去的,没有一定的把柄就动手,会引起轩然大波。第二,要保住太子的位置,全都在于李渊,在他面前杀兄弟,适得其反。你敢杀弟弟,就不敢杀老子?废掉他的太子都是有可能的。

第三,为什么你李元吉这么积极?成功了,除掉李世民;失败了,大家都会认为是太子指使,除掉李建成自己……真有你的!

且看事后李元吉恨恨地说:“为兄计耳,于我何有!”

好一个“于我何有”。于你何有,你恨什么?

李世民的敌人,原来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

李渊与他已经过世的正妻窦夫人,共育有四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早夭,最后就是这第四子李元吉。

表面上看,李元吉似乎远离皇位的争夺。但实际上,他对那个至尊宝座的觊觎之心,比李建成有过之而无不及。曾经有人奉承他说,“元吉”两个字合起来,不就是一个“唐”字嘛,天意就是齐王作大唐之主啊。这话其实很牵强,把“元吉”硬组成一个“唐”字,简直成了鬼画符。但李元吉闻言大喜,足以说明他有这个野心早就不是一天两天了。他暂时装作铁杆的太子党,凡事都为李建成出头,只是因为当时的李世民太过强大而已。

作为李渊的次子,又是开唐第一功臣,李世民的风头早就盖过了太子,以至李渊已经几次表露出易储的念头。

李元吉依附李建成,就是为了联手除掉李世民。至于李建成,“但除秦王,取东宫如反掌耳。”所以才会躲在太子背后,不停地给李世民捅刀子。阴险毒辣,一至于此!

二、仁智宫事件

李建成和李元吉,并不是一条心。他们搞在一起,不是出于共同的利益,而是因为共同的敌人。

李世民,实在是太强大了。太原起义,他为首策划,元谋功臣支持他;直奔长安,他先头抵达,关陇士族支持他。这两拨人,都已经成为朝中重臣,李渊封唐王时,就已经有提议立李世民为世子了。

扫荡西北、平定中原,战必胜,攻必取,更使李世民威名大振,俨然已是国之栋梁。如果顺其自然发展下去,一定会有易储的声音发出。理由?一条就够了,只有秦王镇得住,于国家有利。

所以,当李建成拼了老命在培植党羽的时候,李世民什么都不用做,他只需要做他自己。李世民和杨广不同,杨广需要不择手段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而李世民不用,他的影响力已经很大了。

在唐朝,恰恰是李建成在扮演杨广的角色,他只是暂时戴着那顶太子的帽子而已。所以,一直是他在主动出击。而且,他很可能是在拉拢朝臣的时候遇到了阻碍,否则,就不会试图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去为自己争取支持。他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与心怀叵测的李元吉结盟。第二,蓄养私人军队“长林兵”,并培植个人势力,这其中就包括将自己的亲信杨文干推荐为庆州(今甘肃庆阳)总管,让他在当地募集死士。第三,通过讨好李渊那些年轻的小老婆,来争取李渊的支持。

这其中,实际上只有第三点最为有效。所以,当武德七年(624年)李渊准备前往仁智宫的时候,他坐不住了。

这年六月,鉴于唐朝已经基本完成统一,李渊将前往刚刚建好的仁智宫避暑,命李建成留守长安,李世民、李元吉随行。得到消息,李建成急忙通知李元吉:在此期间从中举事。李元吉反笑道,如果当时在我府中下手,早就解决了……

的确,此前在齐王府不杀李世民,是投鼠忌器。如今在仁智宫,不是同样的道理吗?

道理一样,但情况不一样了。李渊去仁智宫,不仅带了李世民,还带了一众嫔妃。如果李世民借机与这些女人搞好关系,李建成就连最后的筹码也失去了,他不能坐视这种情况发生。

于是,一边密嘱李元吉做好准备,一边派手下尔朱焕、桥公山运送铠甲武器至杨文干处,命他举兵接应。

从这一安排,可以看出当时李建成方寸大乱,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应激反应。首先来说,李建成此举的目的,就很不明确。仁智宫位于长安以北,杨文干所在的庆州位于长安西北,李建成如果自己从南边出发,由杨文干在西北接应,的确是可以实现对仁智宫的合围。但问题在于,控制了仁智宫,他到底要做什么呢?《资治通鉴》载:建成使元吉就图世民。

不过,李元吉可就毒辣多了,他的建议是:待至宫所,当兴精兵袭取之。置土窟中,唯开一孔以通饮食耳。

幽禁人质,不可能是指李世民,这是他们必欲杀害之人。所以置之土窟的对象,只能是李渊,是要逼迫李渊同意让李建成提前继位。这样一来,李建成的行动就完全是一场政变了。

如此大胆的想法,势必要事先认真筹划。可是临时才安排运送甲仗,说明杨文干是没有准备的。而负责运送的尔朱焕、桥公山更是不可靠,走到半路,扭头就跑到仁智宫告发。干个坏事都干成这样,要是真让李建成继了位,大唐的前景可真是堪忧啊。

怒不可遏的李渊当即以其他理由传召李建成,李建成一下就泄了气,知道事情败露,连忙赶到仁智宫请罪。来到老爹面前,一头栽下去,磕头如捣蒜,差点把自己磕死。《资治通鉴》载:奋身自掷,几至于绝。

心比天高,胆比针小,还不如杨文干,得到消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造起了反。

毕竟闹出了动静,李渊跟李世民商量对策,李世民认为此乃小小狂徒,一个将军就能搞定。李渊却怕有人会群起响应,让李世民亲自出马。并在这时,说了句实在太不合时宜的话:“事毕之后,废建成为蜀王,立你为太子!”

真不知李渊是怎么想的,君无戏言,这种话是能随便说的吗?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不是不知道背后的真正原因。李建成就是因为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才会突然发难。既然知道,就应该立即着手解决,无非两条:要么坚决不易储,让李建成安心,那么就不该说这样的话;要么易储,让李建成死心,那么说到就要做到。

结果李世民前脚刚走,李渊就被李元吉和众嫔妃一顿苦苦求情,又改了主意,将李建成无罪释放。由此可见,李渊很可能并不清楚李建成这次的目标其实是自己,以为他还是针对李世民。否则,就不会这么轻易放过。

事后,李渊也再未提起废立之事,只责怪他们兄弟不睦,从东宫和天策府各找了几个替罪羊背锅了事。这就让李建成更不安心,而且更不死心,必欲除李世民而后快的想法更加强烈了。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李世民并没有像李建成想的那样,利用这次机会去拉拢后宫。如果他这么做了,那些嫔妃就不会帮着李建成如此轻易地逃过责罚。所以可以推测李世民在储位争夺上的态度——顺其自然。李世民要是真的想争,李建成根本就不是对手。

话分两头,李世民那边出兵平乱,刚到地方,还没等开战,杨文干的部队就开始溃逃,随后其本人也被部下所杀。这场叛乱并没有弄出多大响动,可见李建成的影响力之有限。如果是李世民想搞点什么事情,恐怕早就地动山摇了……

仁智宫事件就这样草草收场,貌似和平解决,其实一地鸡毛。最可恨的就是李渊那句改立太子的话,促使李建成更加坚定了斩草除根的决心。而李世民并未借题发挥,应当说,已经是相当克制了。

三、城南校猎事件

回到长安,李建成想必也是痛定思痛,明白自己其他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只有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李渊一个人的身上,利用他对自己的偏心,尽早除掉李世民,才是唯一的机会。

机会说来就来,当时全国已经基本统一,但突厥人的进攻却开始越来越猖獗。有人提议,突厥人来骚扰,都是因为长安繁华,不如将这里付之一炬,迁都他处,远离突厥人势力范围,自然不用再担惊受怕。

真是绝妙好计!如此一来,将关中拱手相让,任由他们建立一个突厥国,把这里作为大后方,就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突厥人每每长驱直入,靠的是骑兵机动,且无需辎重,沿途劫掠为生,你撤到哪里,不都是一样吗?一直退到南方,利用长江天险苟延残喘?好吧,南宋那样的偏安局面就可以提前上演了。

亏得李渊这老糊涂,还点头称善,李建成等人也随声附和。幸好李世民及时阻止,并自愿领精兵讨灭突厥。李建成立刻嗅到了机会,与后宫嫔妃一起进上谗言:“秦王口称御敌,实为总掌兵权,有意谋朝篡位啊!”

这还没完,随后李渊带着三个儿子到城南校猎。李建成有一匹西域好马,但是性烈难驯,于是故意激李世民试骑。李世民骑上,那马几次将他摔落,他都及时跳开,不伤分毫,还回头对宇文士及说:“死生有命,用这种手段,能伤得了我吗?”

于是李建成又唆使后宫嫔妃,去李渊面前诬陷:“秦王自称有天命,早晚要做天下之主……”

不得不说,李建成经过仁智宫的教训,越发奸险狡猾,把李世民一句无心之言改头换面,恶意加工,变成犯上的话。没别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李渊觉得,李世民可不仅仅是威胁到太子,而是已经威胁到了李渊本人。

果然李渊勃然大怒,把李世民召来讯问。李世民自认心底坦荡,请求立案明查,李渊仍然不解恨,几乎就要痛下杀手。适逢又有突厥大举来犯,李渊这才改容相待。因为很显然,这次又得靠李世民去摆平。

李世民的性命,这次等于是被突厥人救下,真是莫大的讽刺。李渊每次有大的战事,全都倚仗李世民,但在李建成的挑拨之下,对他的猜忌,已是一天深似一天了。

李世民的对手,已经变成了三个人。

#历史#

#隋唐#

——返回上方点击关注,精彩内容陆续推出。用历史的光,照亮前行的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在《三国演义》等艺术作品的影响下,人们脑海里都会有一个概念——关羽大意失荆州。其实当时关羽也已经是五...
原创 胡... 把最真的祝福化作风,吹送到你的身边,把最好诚的问候变成雨,飘散到你的窗前,把我的感谢化作万语千言,为...
原创 刘... 朱元璋是大明王朝的建立者,在他的宝座下面,堆满了为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功臣。要说朱元璋也算是一代伟大的皇...
习语润荆楚丨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 云梦是湖北省面积最小的县,却是文物大县。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里先后出土了五批七种战国秦汉简牍,填...
原创 海... 鱼羊史记 . 看新鲜的历史 撰文:碧海扬帆 编辑:吃硬盘吧 #01 . 水手郑大大是唐山人,30来...
原创 日... 粉丝关注得珍惜,人与吾约总有期。从爱诗词无断下,喜来关注谢粉丝。 日本人的祖先是中国人-徐福 ?日本...
原创 读... 希罗多德 希罗多德是希腊历史学家和作家,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代表作《历史》。 《历史》 《历史》成...
原创 二... 丞相,地处高位,权势灼人,名声显赫,谁人不想当啊?可是,当汉武帝任命公孙贺当丞相时,公孙贺却吓得两腿...
原创 诸... 诸葛亮这个名字对大家来说应该是如雷贯耳,甚至诸葛亮这三个字在很多人的眼里就是高智商的代表,罗贯中在《...
原创 五... 魏国良将,五子为先,五子良将,张辽为先。 五子良将的威名不局限在魏国,更是当时良将的表率。相比之下,...
原创 韩... 春节刚过,冬奥会刚刚结束,韩国最近是在热搜上频频出现,从冬奥会上的种种表现,对中国文化的侵占,无底线...
原创 汉... 汉武帝,这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晚年的时候却常常陷入深深的悔恨之中。最让他后悔的,就是冤枉了自己的太子刘...
原创 李... 清末大太监李莲英之所以受宠几十年,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李莲英办事圆滑,通晓人情世故。 184...
原创 1... 要说战国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世人肯定以为是秦国,其实秦国是后面才强大起来的,在此之前最强大的可以说是...
文明播种人郎佳琦:品读诗词经典... 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发源地之一,上海普陀素有“赤色沪西”的美誉。如何传承发掘好辖区内“赤色沪西”、“半...
原创 因... #为什么魏忠贤独揽朝政时后金没打进来,励精图治的崇祯反而被后金攻破了# 大概在十多年前,很多关于夸耀...
原创 陈... 本文来源公众号:纪人物 他被誉为 “井冈之子” ,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毛主席在井冈山...
原创 韩...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军事家---韩信最后以“夷三族”的结局而尘埃落定。而导致这一悲惨下场的原因,《史记》...
原创 关... 玛雅人起源于中美洲地区,也就是今天的中美洲。该地区位于墨西哥和南美洲之间,是许多文化的发源地,包括阿...
原创 历... 历史上还真有李逵这个人!带您了解一下! 同名同姓,介于北宋末到南宋初!历史上他是一个汉奸,跟金国勾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