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历史长河中,我们见证了无数个皇家的崛起和衰没。因为皇权就相当于是至高无上的权利,有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这个权力的路上。即使费尽心机得到了皇权,也要担心被人夺去,因此皇帝宁愿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不忠之人!其中著名的
唐太宗李世民
在自己时日不多时,就对儿子有过这样的“告诫”,
有这样一个人,能力很强,你要小心提防,避免皇位落到他人手上。
唐太宗简介
李世民少年从军
,戎马一生,曾飞马赶到雁门关解救隋炀帝杨广、提议晋阳起兵等等。在唐朝建立后,还带兵
搞定
薛仁杲
、
刘武周
、
窦建德
、
王世充
、
刘黑闼
等割据势力,可以说是为唐朝的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然大唐建立以后,唐高祖李渊设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李世民,心生嫉妒,联合弟弟
李元吉
,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李世民一众为了自保以及看不惯李渊和太子的不正之风,终于下定决心,武德九年(626年)在
玄武门
杀了李建成、李元吉。后被李渊立为太子,同年让位与李世民。至此,大唐盛世慢慢动了起来。
李世民在位期间,不论是政治还是军事上,处理的非常得当,为日后的大唐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既然李世民这么深得民心,那么又有谁是他放心不下的呢?这个人就是
李勣
(jì)——唐朝主要开朝大将之一,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
开国大将将李勣
李勣原名为
徐世勣,
用现在的话说是小康家庭,但是他和他父亲却是大好人,不仅不看不起穷人,也经常帮助一些陌生人。后来天下大乱,投身
瓦岗军。后随李密一起归顺李唐。在归顺中,李渊得知他是一个懂得知恩图报,不与主人抢功劳的纯臣,大悦,赐姓李氏。故改名为
李世勣。
归降后,李世勣随
李世民
大败
宋金刚
、讨伐王世充、
大破突厥,灭掉
薛延陀、高句丽,可以说是战功赫赫,后被评为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之一。
为什么李世民提醒李治防范李勣
其实在李世民继位之前,就已经和李勣打过交道了。李世民发动政变之前,还特地问过李勣的意见,而李勣既不加入,也不揭发。所以李世民就觉得这个人可能和自己关系有点疏远!但是在李世民当皇帝期间,却一点都不计前嫌,甚至李勣生病时太医说要用皇上的胡须做药引子,李世民也是当即就割下来给了李勣,害的李勣当场跪谢。而且二人一起征战多年,关系早已不同寻常了。
而李治刚刚上任,既没有给过李勣一丝恩惠,也没有一起打过仗,关系自然也没有那么亲切。万一哪天君臣不和,以李勣的权威和军事才能,随时有可能取代李治当上皇帝。但是精明的唐太宗早就想到了,所以在临终前就给儿子铺路。趁着自己还在皇位上,给李勣一道命令,命令他离开京城。若是他不肯离去,证明此人别有用心,当立杀之;若他乖乖离去,可以让李治再把他叫回来委以重任,则李治就有恩于李勣了。
还好李勣很聪明的听了唐太宗的话,乖乖的离开了京城过了一段清闲的日子,不久李治就把他叫了回去并委以重任,李勣正是因为知进退才能得以善终。
即使现在来看,李勣的智慧确实值得称赞,能在唐朝三代皇帝中都获得称赞,而且都备受宠爱,还得以安享晚年。毕竟伴君如伴虎,说不定哪天人头就搬家了!大家觉得此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