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清朝灭亡到抗日战争,辛丑条约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迪丽瓦拉
2025-07-30 15:04:02
0

随着义和团运动逐渐席卷华北大地,西方列强逼迫慈禧退位的背景下,慈禧来一手“招安”。她下达命令取消了对义和团的征讨,反而开始扶持义和团。在慈禧的一系列操作下,义和团成了反抗列强的一线作战部队。然后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攻打北京使馆区,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逃跑《辛丑条约》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戏码。只是,慈禧不知道的是,她授命签署的《辛丑条约》不但葬送了清朝,而且在之后的近40年里一直影响着中国历史走向。

十四国瓜分《辛丑条约》

我们常说八国联军进北京,但是在《辛丑条约》签订时而是11个国家,在分这些赔款的时候又是14个国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在这14个国家中,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看,第一个部分是参战国,分别是

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第二个部分是没有出兵的受害国,分别是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第三个部分是民间赔偿的声索国,分别是葡萄牙、挪威、瑞典。

所以在《辛丑条约》的签订时,一共有11个国家参与了签约。

葡萄牙、挪威、瑞典因为不是政府行动,所以,他们并没有参与签约。

没有签约并不等于没有赔款,在《辛丑条约》的赔款过程中,

葡萄牙的赔款为20.13万两,挪威、瑞典加在一起13.71万两,这也就造成了14个国家瓜分赔款的局面。

在签订完《辛丑条约》后,清朝正式开启了自我毁灭程序,而且这个程序开启后就无法关闭。

走向灭亡的大清

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大清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变成了西方列强的代言人,很有如今乌克兰泽连斯基的风范。在西方列强的武力威胁下,大清国牢固的政治体制开始逐渐裂解。

大清作为中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在不断的发展中将封建体制逐步改造,吸取了前朝的经验,将统御之术发展到了极致。

但是,大清的封建制度是建立在等级森严的基础上,整个社会被严格限制在朝廷统治者划定的路径中,人性被刻意压制,社会阶级十分僵化。但是这种僵化却是大清稳固统治的底层逻辑。

动摇统治基础

当《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开始对清朝的政治体系出手了。首先是驻军,列强

在北京的东交民巷设立使馆区,并且派驻军队保护,成为国中之国。北京到天津大沽口炮台之间所有的军事设施予以拆除,不能设防,并且列强在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12处主要战略要地驻军。这也就是说列强在大清的都城北京,长期会保有一支驻军,这支驻军不受大清的管辖,而且这支驻军可以随时对住在紫禁城的慈禧发动攻击。

其次是打破清朝稳固的六部体系,列强将原来负责外事的总理衙门改成外务部,专门负责外事事务,并且规定外务部的地位要凌驾六部之上。这不仅打破大清延续200多年的六部体系,而且还将列强的利益至于大清的利益之上。

最后是直接插手清朝内政,不但清政府要保护外国人在中国的利益,而且还规定清朝的百姓不能参加任何反对列强的组织。同时,要求清政府处理反对列强的官员,当然还有高达9.8亿两白银的赔款。

统治体系崩塌

整个《辛丑条约》中,清政府对9.8亿两的赔款并不会有过多的异议。因为仅仅是赔款并不能动摇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但是随着列强插手清政府的内政,这个僵化的社会开始出现条条裂缝。

相较于前面签订的那些条约,《辛丑条约》彻底将清政府的权威葬送。一个国家连主权都被出卖了,那么他的政府权威一定会受损。清政府一直秉持着高压政策,支撑高压政策的政府权威受损后,高压政策也将失去了土壤。

随着高压政策的失效,被一直禁锢的思想被解放出来,整个社会的思潮已经开始对无能的清政府开始批判。曾经牢固的统治阶级,也逐渐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东南互保狠狠地扇了清政府一个耳光,这也标志着清政府逐渐失去了对于地方的统治,地方割据开始形成。随着慈禧和光绪的去世,中央集权体制彻底崩塌,清朝走向灭亡。

混乱的民国时代

清朝灭亡后,民国政府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新生的政府并没有挽救中国的困局,为了获得列强的支持,民国政府继续保持着《辛丑条约》,不但按时赔款,而且还保持着列强在中国的种种特权。

民国时期,政府来回变动,但是不论是袁世凯还是孙中山,对于赔款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因为民国政府一直渴望在国际舞台上得到认可,渴望得到那些曾经逼迫我们签下不平等条约的支持。

虽然列强中有一些国家改变了对于中国的政策,将赔款用于提升中国的教育事业,但是不能否定的是,此时的中国社会一直还处于半殖民的状态中。尤其是,关税一直被列强掌控,国内军阀在列强的支持下进行无休止的混战,而市场又被西方列强把控着,货物倾销随时都在进行。

而在这些列强之中,日本一直在虎视眈眈地看着中国,他们等待着机会征服这个国家。就在美国、英国等列强逐步放弃赔款的时候,日本没有丝毫动作,他们一直坚持中国进行赔款,这些赔款都被日本用于武备建设,发动侵华战争。

1931年日本的铁蹄侵入中国抢占东三省,国民政府还在支付赔款。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南日军进行了南京大屠杀,国民政府却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继续给日本支付赔款。直到1938年,才彻底停止了对日本的赔款。在30多年间,共计赔偿日本

5736万两白银,而此时还欠日本1858万两白银。

《辛丑条约》不但在经济上压榨国民政府,而且在日本的侵华战争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抗战中,蒋介石与日本的秘密和谈中,蒋介石曾经反复提出,要求将局面退回到“七七事变以前”,日本的驻兵应继续按照《辛丑条约》的规定驻兵。

青城说

直到1940年蒋介石和日本的秘密和谈中,还在反复提及《辛丑条约》,还在提及条约中日本所拥有的驻兵权。通过上面的讲述,《辛丑条约》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影响何其之重。不但掏空了国家财政,而且还让半殖民体系一直维系到新中国的建立。更让人细极思恐的是,作为当时政府的最高领袖,蒋介石竟然也在默认《辛丑条约》中那些不平等的协议。

如今,距离签订《辛丑条约》已经121年了,两个甲子的时光,弹指一飞间。那个曾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中国,如今已经崛起,成为世界上真正的强国,国家的命运牢牢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犹记得

在2021年的辛丑年,中方高层在

安克雷奇

战略对话中正告美国:“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镇... 袁崇焕死前是抵御后金军防务的地方最高领导蓟辽督师,宁远大捷虽然没有史书上吹嘘的成果那么大,却的确是努...
原创 清... 雍正帝,是清朝历史上一位充满无尽谜团的皇帝——关于他如何上位、如何迫害兄弟、如何逼死母亲、如何日理万...
原创 清... 我国古代时期经历了各个朝代,每个朝代都是封建王朝,皇帝是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人,作为统治者,皇帝是否清...
原创 清... 我们都知道,相对于现代男子而言,古代男子确实在某些程度上来说比现代男子幸福多了。毕竟在古代,那时的男...
原创 岳...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一首《满江红》,道不尽岳飞的壮志激昂及对国家的赤胆忠诚。 而年初...
原创 靖...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这场...
原创 一... 一手烂牌,对方还有“王炸”,这3位帝王逆势而起,盘活了局势,堪称千古一帝。 一、元世祖忽必烈 1、自...
原创 南... 文/格瓦拉同志 虽然说天下没有不亡之国,但等到一个朝代或帝国灭亡时刻真正到来时,其画面之惨烈所带来的...
原创 朱... 当你在餐馆吃饭时,发现一根头发会怎么做?大部分人想的是投诉,而明太祖朱元璋在碰见这件事的反应是直接下...
原创 原... 锦衣卫和东厂建立于明朝,明朝建立的初期还比较动荡,明太祖为了加强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心权力制度,设立了一...
原创 明... 史书记载,永乐四年七月的时候,明朝的藩属国安南反叛了,即现在的越南北部地区。都知道,安南由“中国的第...
原创 清... 金猪拱门,紫燕迎春,猪年春节即将到来。在我国众多的传统民间节日中,论及隆重程度,春节稳居无可争议的魁...
原创 满... 在清朝历史上,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一个是努尔哈赤,正是他团结了整个女真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汗国,这...
原创 原... 古人曾形容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为:“华清笙歌霓裳醉,贵妃把酒露浓笑”,可见历史上真实的杨贵妃到底有多...
原创 明... 提明朝,大多数人第一印象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和亲不纳贡”。 简而言之,硬骨头,硬到崇祯帝吊...
原创 汉... 汉景帝时期,西汉曾经爆发过著名的“七国之乱”,在大将军周亚夫的帮助之下,汉景帝得以在三个月的时间之内...
得位不正的宋太宗,如何证明自己... 公元976年11月14日(农历十月二十),宋太祖赵匡胤在宫中驾崩。次日,其弟、晋王赵光义(赵匡义、赵...
太原发现一处北魏后期精美石窟 近日,山西太原磺厂村发现一处北朝后期石窟,据学者考证,为目前已知太原市范围内开凿时间最早的石窟,具有...
原创 沐... 沐府 明朝,是我国专制皇权达到极盛的时期,君主的权力无限膨胀,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思想上的僭越,都是不允...
原创 原... 古往今来,对于忠诚的描写很多,而明朝第一忠臣于谦,绝对算得上真正意义上光明磊落的官员。 在其被冤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