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评价一个演员的时候,主要标准是看演技如何,演技也成为评价一个演员的硬性指标。但是要有演技的可不止演员,一些名人演技也不错。比如司马懿就靠精湛的演技骗过曹魏皇帝,奠定了司马家的基业。朱棣靠着精湛演技骗过了监视他的锦衣卫等,最后成功起兵。在历史上这样的事情有很多,在民国也有这么一位将军,他靠着精湛的“演技”骗过了自己的老大,成功逃脱,最后给老大致命一击,他本人也成为一个名垂千古的功臣,此人就是护国元勋蔡锷将军。
共和功臣:从改变报国到从军报国,成就共和功臣
蔡锷,字松坡,1882年出生于湖南邵阳。蔡锷的出身也不是很好,家境也是贫寒得不得了。13岁的时候考取了清朝的秀才。但是蔡锷毕竟不是一般人,身处晚清,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
从16岁开始,蔡锷就辗转于各地求学,蔡锷要用知识去改变命运。他先是进人长沙时务学堂,跟维新派的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学习新学,随后不久留学日本。这段时间,蔡锷学的都是维新致用的知识,走的是梁启超那样的路线,他想和平地改造这个腐朽的王朝。但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1900年,蔡锷的老师唐才常、梁启超等人成立“自立军”,计划打到北京去营救被慈禧软禁的光绪。因为他们坚定地认为,开明的光绪皇帝能给民主和自由保驾护航。可还没来得及起事,唐才常和左膀右臂们便被张之洞一窝端,而唐才常随即被杀。
此时也改变了蔡锷,使他明白和平是改变不了腐朽的清王朝的,于是蔡锷决定改走铁血救国路线。此后,蔡锷考人日本陆军土官学校,学习军事。1904年,蔡锷毕业回国,进入入云南讲武堂当军事教官。
此时全国大练新军,蔡锷由于工作表现优异,得以执掌新军十九镇三十七协,相当于如今的旅长,手下大概有四千人。武昌起义爆发后,蔡蔡锷就靠这四千人马策动云南独立,成为新任云南都督。
我们可以看看蔡锷这一段经历,他原本是想走梁启超等人那样的改良道路的,可是血的教训让他清醒了,最终走向了武装反抗清王朝的道路。带领云南独立成为共和的功臣。
龙困浅滩:蔡锷被袁世凯困在京城,对老袁也彻底失望
蔡锷成为云南都督,将云南之力的井井有条,随后政局变幻,孙中山辞职袁世凯救人大总统,随着宋教仁被刺杀,二次革命继爆发,开始了武装讨袁,蔡锷在当时是反对“二次革命”的、
虽然蔡锷反对“二次革命”,但他不像阎锡山和张作霖那样没脸没皮,舍得放下身段投靠袁世凯,。而老袁也觉得这个蔡锷是个人才,放在云南对自己威胁也大,于是就看看能不能收服他,让他为己所用。所以他在“二次革命”后袁世凯调蔡锷入北京,给予重用(不给兵权),一方面是想拉拢蔡锷,另外一方面是为了就近监视。
还是袁总统的时候,蔡锷确实对这个中国第一强力人物抱有股切希望,觉得共和或许能在此人手中实现。这也是蔡锷无私心的表现,他想的主要是国家,是人民。无论谁当总统只要
蔡锷在北京的时候,也多次向袁世凯提出自己强国强军的愿望,很多都是切实可行的方法,但是袁世凯根本不听,因为他此时的心思全部在改国体,当皇帝上。袁世凯想破坏共和,还当皇帝,开历史的倒车,这让蔡锷不能忍,这已经是触碰到蔡锷的底线了,所以蔡锷决定反抗。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蔡锷开始演戏的征程
蔡锷对袁世凯失望,他决定反对袁世凯,为四万万人争人格,争国格。但是袁世凯是大总统,背后有强大的国家机器,而蔡锷只有一个人,还被困在京城,怎么反抗。
但是蔡锷毅然决定前行,因为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失败了怎么样,他心中从来没有畏惧。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你在他身上看见的只有理想、勇气、坚定和无畏,没有懦弱。这种人无论自己多么弱小,无论对手多么强大,都会聆听并遵从内心的声音,毫不犹豫地前行,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直至到达胜利的终点。
这种明知艰难险阻却-往无前、不顾小我去拯教大我的人,我们一般称之为斗士。他们是可怕的,是值得敬畏的。蔡锷就是这样一个人。
-既然决定反抗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那就需要军队,而自己身在京城根本无兵可用,于是他要离开京城,回到云南,对于蔡锷来说此时唯云南有兵可用,毕竟那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相当于是嫡系。
蔡锷也知道自己现在被袁世凯给监视起来了,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袁世凯掌握着,怎么离开京城,这是一个大问题。这件事也不能操之过急,只能一步步来。
袁世凯可以称之为枭雄,如果让一个枭雄认为你对他没有威胁呢,那只有装傻充愣,让他觉得你没有什么价值了,不重用了,不被他看在眼里,那就你就安全了,等他忽略了你的存在,你就可以逃走了。这一招蔡锷是跟着前辈刘备刘玄德学的。
《三国演义》中刘备被曹操软禁在住处,天天在后院种草养花,没事喝喝酒喝喝茶,完全是一副宅男的样子,时间久了,曹操都怀疑是不是自己判断错了,这刘备真的太安逸没有争夺天下的雄心了,这也给了刘备以机会。
蔡锷学起了刘备,但是他不去种草养花,而是去了八大胡同,八大胡同哪里可都是青楼下,蔡锷还迷恋上一位叫小凤仙的青楼女子,两人成双入对,恩恩爱爱,如胶似漆,为了小凤仙蔡锷还将自己的原配妻子给赶走了,过上了浪荡公子个的生活。
不仅如此,蔡锷还在劝袁世凯登基为皇帝的请愿书上写了自己的大名,那就是告诉袁世凯,我支持你当皇帝。袁世凯也听说了蔡锷最近的所作所为,他认为蔡锷在北京的花花世界迷失了自我,雄心壮志消磨殆尽了,于是放下了对蔡锷的戒备,也放松了对蔡锷的见识。
蔡锷演戏有了成果,成功骗过了袁世凯,袁世凯高兴的忙着登基去了,这也给了蔡锷离开北京的机会,至于蔡锷是怎么离开北京的,没有具体说,现在流传的有两个版本。
版本一:文艺版本
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蔡锷与小凤仙假装出门踏雪寻梅。途中趁监视的暗探不注意,蔡锷竖起衣领,压低毡帽,混进人丛,登上开往天津的列车,自天津出海,绕道回到云南。蔡锷给小凤仙留下:身已许国,再难许卿的凄美话语。
版本二:虽不浪漫却更加可信
蔡锷没有靠小凤仙打掩护,而是拿着医院出具的证明,直接跟袁世凯请了三个月病假,理由是去日本治病。袁世凯因为比较满意蔡锷近期的表现,一时大意答应了,蔡锷趁机借道日本回到云南。
总之不管是哪一个版本,蔡锷终究离开了北京,重获自由,从此龙归大海,回到云南组织护国军,正面和袁世凯硬刚,最后老袁被群起而攻之,被迫取消帝位,最后病死。蔡锷将军在护国战争胜利不久也去世。
总结
蔡锷将军从最初的改良救国,到后来改变思想从军报国,成为共和的功臣,这也是当时很多有志之士的缩影。然而蔡锷将军在被袁世凯困在北京期间,不惜自污其名,让袁世凯放松对他的戒备,不得不说这是智慧。同时也说明蔡将军的演技一流,也正是靠着演技他骗过袁世凯,发起护国战争,改变了历史。
参考资料《蔡锷传》、《袁世凯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