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705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说起来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杨玉环,总是让人无理由地联想到唐王朝的安史之乱。在经历了安史之乱以后,大唐王朝由盛世,开始逐渐走向了衰败,国力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唐睿宗李旦的时候,为了抵抗吐蕃王国的力量。唐睿宗李旦设立了藩镇,意思就是国家的屏障。
由于效果不错,于是,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时候,他陆陆续续设计了十个战区,把大唐王朝的圈起来,各个边境都有这些藩镇来保护起来。
当时已经六十岁的唐玄宗李隆基因为宠爱自己的杨贵妃杨玉环,于是把与杨贵妃有关系的人,通通委以重任。比如说,杨贵妃的堂兄就被唐玄宗李隆基任命为宰相。
宰相的权力,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成为宰相以后,因为唐玄宗李隆基宠爱杨贵妃,所以根本不理会朝政,直接把大权甩给了杨国忠。但是杨国忠他根本在其位不能谋其政,一心只会贪图个人的利益。
整个大唐王朝,在他的安排和指挥下,立马乌烟瘴气,官员们只知道一味的贪污和弄权索取贿赂。这让几次前来晋见皇帝的范阳战区节度使安禄山,看在眼里。
终于,有一次,杨国忠向安禄山索取巨额的贿赂,遭到了安禄山的反对。没想到杨国忠却怀恨在心,向唐玄宗李隆基诬告安禄山要谋反,唐玄宗李隆基并没有相信。
但是杨国忠却没有放弃,直接把安禄山在长安的住宅包围,把宾客全部处死,这下彻底惹恼了安禄山,直接率领自己的军队南下。
杨国忠认为这是立功的大好时机,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安禄山率领的军队一路上势如破竹,直接攻陷了潼关。无奈之下,唐玄宗李隆基只好从长安城逃出,走到马嵬坡的时候。
在禁军的逼迫之下,赐死了杨贵妃。然后走到灵武郡的时候,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子唐肃宗李亨即位,唐玄宗李隆基被尊称为太上皇。
唐肃宗李亨在回纥汗国的帮助下,终于平定了安禄山,并且因为安禄山当初的手下大将史思明主动投降。
所以封史思明是新的范阳节度使,但是随后唐肃宗李亨又反悔,于是打算秘密处死史思明,没想到走漏了消息,所以史思明选择了又一次叛变。
无奈之下,当时已经是唐代宗李豫接任皇帝,他又一次向回纥汗国寻求了帮助。然后终于平定了史思明和他儿子史朝义,这场由安禄山开头的叛乱,历时九年时间,终于结束。
经历了安史之乱以后,当初在安禄山和史思明手下的将领们,仍然拥有权力和兵力。但是大唐王朝的中央政府根本不敢轻举妄动,只好默认恢复了他们原来的职位。
他们也看出来这一点,把事情做得更加过分,不仅把自己战区的军事权、行政权还有财赋权据为己有,还搞起来世袭制度,中央政府虽然派兵征讨但是也无可奈何。
在经历了安史之乱以后,国家的人口数量下降,社会生产力也是急剧下降。特别是因为当初请求回纥汗国帮助的时候,唐肃宗李亨和唐代宗李豫答应回纥汗国,收复长安都城以后可以任意地奸淫掳掠。
所以到达洛阳以后,洛阳的百姓们,被回纥汗国纵火焚烧,一万多人被烧死,一片荒凉。
在这种情况之下,大唐王朝只好勤俭节约,开源节流。不再像以前那样,铺张浪费。除了皇宫内的生活不再奢靡之外,军队的支出和官员的俸禄,同时也有所减少。
因为战争的主要在于北方和边境地带,南方的经济受到的伤害比较小,所以就把税收的重点放到了南方。然后和外国增加贸易活动加大国家的收入。
不过财富集中地带却是商业城市,看起来社会繁荣富强了起来。但是,并没有刺激国家工业方面的发展,反而使普通老百姓们受到了更大的剥削。
不仅如此,商人如果不贿赂那些官员,根本没有办法独立生存,必须官商合作。而且当权的那些官员们更加贪污受贿,拥有巨大的财富。但是平民百姓却只能受到更大的伤害。
战争的屠杀、那些兵将们的焚烧劫掠,还有所谓的国家的赋税,压得农民们根本喘不上来气,看起来一切向好的方向去发展,但是国家其实早已满目疮痍。
总之,安史之乱确实是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是大唐王朝这些隐患问题其实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这是一个诱因,让那些潜在问题,一一地表现了出来。
不过,由于战争的原因,国家的经济和生产力,确实受到了巨大的重创,而且因为那些地方战区节度使们,并不团结,藩镇割据越来越严重。这也是导致大唐王朝,再也没有办法恢复之前国力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