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作为“仁宣之治”的实际缔造者,朱瞻基为明朝灭亡挖好了一个大坑
迪丽瓦拉
2025-08-01 05:02:52
0

所谓“仁宣之治”,是明成祖朱棣之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父子俩因为息兵养民而使得国家出现的太平局面,属于封建社会的著名盛世之一。由于仁宗皇帝在位不足一年,所以宣宗皇帝就成为了这个盛世的实际缔造者。

不过,即便是这样一位颇有作为的帝王朱瞻基,也并非是尽善尽美的。甚至于,他还因为一系列的施政举措而备受质疑,比如“对内扩张”和“对外收缩”。

一、对外收缩

通常情况下,帝王都会通过积极的举措扩充自己的疆域和领土。但是,明宣宗朱瞻基显然不认同这种方略,他即位后断然结束了爷爷朱棣的南征北伐之举。

成祖朱棣虽然得位不正,但却不失为一代优秀帝王,实现了“永乐盛世”的局面,对外连续五次北伐蒙元的残余势力,将瓦剌和鞑靼都打得闻风丧胆,远远退离了明朝的国境线。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朱棣在发动战争的同时,的确造成了民众的赋税和兵役压力。在此过程中,作为皇太孙的朱瞻基一直都伴驾左右,直观地看到了存在的问题。

宣宗即位后,也就是《大明风华》中朱亚文饰演的那位,他无限扩大了这种负面性,采取了另一个极端。为了片面追求休养生息,竟然迅速停止了对外的攻势。自然,蒙元的残余势力得到了喘息之机,又一次发展壮大了起来,更为日后的“土木堡之变”埋下了巨大的伏笔。

之前,朱棣在北伐后占据了东北的广袤土地,设立了奴儿干都司负责管理周边区域的少数民族,拱卫着大明帝国的东北边境,东到库页岛,北至外兴安岭。

朱瞻基却认为,这里处于苦寒之地,远离明朝统治的核心区域,故而放松了对此地的控制。据《明史》记载:

采捕造船运粮等事悉皆停止,凡带去物件悉于辽东官库内寄放。而差去内外官员人等,俱令回京,官军人等各回卫所着役。

受此影响,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简直成为了各个少数民族的乐园,大家自由自在地发展壮大,比如女真族。终于,女真族和蒙古族“由打到和”,甚至形成了满蒙联盟,终于在1644年顺利入关取代了朱明王朝。

朱瞻基除了放弃或者放松东北地区的管辖外,还放弃了越南,这可是他爷爷朱棣历经万难才夺回的领土。

越南,古称为安南,从秦朝开始就归属中原王朝的统治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之后,虽然这种统治出现过中断,但最多也就是承认他藩国的地位罢了。

朱棣当政时期,为了教训不听话的这个边陲小国,明朝派遣三十万大军远征并且夺回了越南全境,设立“承宣布政使司”进行直接管理。

等到朱瞻基登基后,他认为越南太过于偏僻和遥远,甚至就是一处化外之地,每年还需要花费上百万两的白银,实在得不偿失。于是,明宣宗索性承认了越南的独立地位,准许其称臣纳贡后独立了,真的是“崽卖爷田”。

二、对内扩张

明宣宗的一系列对外收缩之举,先后使得明朝失去了东北领土和西南领土。但是,他的对内之策却是不断扩张,尤其是为了专权统治而扶持了宦官作为一股政治力量迅速崛起。

“宦官”古已有之,甚至在东汉和唐朝还为祸为乱,加速了王朝的灭亡。对此,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非常提防,因而极为重视打压和限制宦官乱政,还特意在宫门悬挂一块铁牌上谕:

内臣不得干政,犯者斩。

朱元璋过世后,建文皇帝朱允炆继承了爷爷皇位的同时,也继承了他对于宦官的高压政策。不过,随着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明朝对于宦官的政策有所宽松。只不过,朱棣起用宦官非常谨慎,仅限于自己信得过的少数几个。

宣宗皇帝朱瞻基即位后,迅速扩大了宦官的权力,在将“票拟权”下放给内阁的同时,还把皇权的象征“批红权”也下放给了宦官集团。

而且!之前的宦官都是穷人出生,基本上目不识丁。从朱瞻基开始,他竟然开始培训宫中的太监读书识字,甚至下旨由当朝大学士授课。于是,相声演员郭德纲的一句话应验了——“流氓不可怕,就怕有文化”。

随着一个个有知识、有理想的太监走上了领导岗位,大明的宦官终于成为了一股足以左右朝局的政治势力。等到他儿子朱祁镇继位后,终于直接引发了“土木堡之变”,使得明朝开始了无法逆转的下坡路。

从此以后,明朝的政局越发复杂,演变成了皇权、相权和阉权的相互博弈,而大明帝国也在这种周而复始的博弈中走向了灭亡。据《明史》记载:

初,太祖制,内臣不许读书识字。后,宣宗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遂为定制。数传之后,势成积重。

或许,朱瞻基重用宦官的初衷只是为了减轻工作量,只是为了平衡文官的权力。但是,由于一味的纵容,终于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恶果,最终大幅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虽然,张廷玉在《明史》中声称“明实亡于万历”。但殊不知,从明宣宗朱瞻基开始,明朝就已经埋下了灭亡的重大隐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众所周知,秦始皇是我国史上第一个完成一统六国大业之人,此壮举更是奠定了长达两千多年的我国封建时期的基...
原创 世... 【历史】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作为世界存在基础的人口,在分布上是严重不均的,很多国家人满为患,到处是人,...
原创 满...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历史的传统。一般王朝建立后,新朝就会组织文人学者为已灭亡的前朝纂修史书,即为易代...
原创 郭... 众所周知在官渡之战后不久郭嘉就因病去世了,那么郭嘉作为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给曹操留下了什么样的遗言?...
原创 诸...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是一个仅仅存在了60年的时代,但这短短60年的乱世之中,却是无数英雄豪杰大展身手...
原创 安...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请点点右上方的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
原创 得... #历史开讲# 前言 离开毛主席的日子越久,吕厚民便越思念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日子。对于能在毛主席的身...
原创 汉... 汉宣帝曾经非常愤怒地批评他儿子说:“乱我家者,太子也。”问题来了,汉宣帝既然认为,他的太子刘奭是个败...
原创 云... #头条创作挑战赛# 云台二十八将 东汉开国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二十八员大将 1、邓禹邓仲华,南阳新...
原创 刘... 三国时期发生了很多事情,想来大家一提这些事情,肯定会有说不完的话,毕竟那个年代非常混乱,战争也经常发...
原创 曹... 他生于乱世,长如王侯之家。在三国纷争的时代,他以诗人的才情和风骨傲然独立。他博览群书,七步成诗,一篇...
原创 喋... 公元前196年,淮阴侯韩信在长乐宫内以谋反的罪名斩杀,一代将星就此陨落。但作为西汉开国的第一功臣,韩...
原创 一... 当时之治,不唯贞观而已,虽并隆于尧、舜可也。——吕祖谦 自古以来,唐太宗李世民就为人所津津乐道,颂扬...
原创 抗...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进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第一个向日本宣战的领袖是谁? 不是蒋介石。 蒋介石...
原创 百...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于咸阳宫举行宫廷大宴,本来一切气氛和谐美好,但是突然来了个让...
原创 袁... 提起刘备帐下的“五虎上将”想必大多数人都能如数家珍的说出关张赵马黄的名字,其实在那个群雄争战的年代,...
原创 蜀...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一百二...
原创 白... 白起之死,只能算是自己作死,之所以容不下他,不是因为他对秦王的权势构成了什么威胁,而是他挑战了秦王的...
原创 曹... 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说出一句话: “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差点把刘备的魂儿吓没了。使君是...
原创 他... 说起历史上的长平之战,大家都很熟悉,对于秦赵两军的统帅白起和赵括,我们也是知之甚多,赵括纸上谈兵,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