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3年,朱元璋突然召徐达入宫,他意味深长地问道:“听说你的大女儿徐妙云才貌双全?”徐达背后一凉,他想:难道皇上想要老牛吃嫩草?就在徐达在狐疑之际,朱元璋对他说:“不如,我们结成亲家吧!”
朱元璋的话,让徐达松了一口气,只要朱元璋不是自己想要娶他的女儿,那么他还可以推脱一下,他可不想女儿嫁入皇家。
毕竟此时,太子朱标已经娶了常遇春的女儿为妃,太子妃就是未来的皇后,他的女儿已经没有机会嫁给太子了,嫁给其他皇子也没有什么意思,所以他宁可女儿不嫁入皇家了。
徐达刚想假装听不懂朱元璋的意思,朱元璋就拉着他说:“我的四儿子朱棣已经长大了,他和妙云的年纪相仿,不如就让妙云嫁给他,成不成的,你就给个痛快话!”
此时的朱棣虽然被封为燕王,可他却不是很得宠,因为他7岁时才被朱元璋正式取名,朱元璋看重的人是太子朱标,对于四儿子朱棣,朱元璋没有这么这么上心,所以徐达不是很愿意女儿嫁给朱棣。
朱元璋想要让自己的儿女和功臣之家联姻,就是希望可以稳住这些功臣良将,不然他们起二心,如果不配合的人,自然会首当其冲,成为第一个被收拾的人。
徐达只最早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人,他21岁就跟着只是小将的朱元璋打天下;后来攻打陈友谅和张士诚,徐达立下汗马功劳;后来收复元朝势力,他也立了大功。
朱元璋对徐达很器重,封他为魏国公,年俸5000石,但是欣赏和忌惮是成正比的,朱元璋对徐达越好,所以他就越忌惮徐达。
朱元璋早就派了很多锦衣卫去调查徐达,都没有找到他的错处,如今要是徐达不同意婚事,那么就是公开和朱元璋作对,如何会受到惩罚呢?
朱元璋看似商量的语气,实则是命令的口吻,徐达想要不答应都不行。
朱元璋为何如此看重徐达的大女儿徐妙云呢?这是因为徐妙云真的非常优秀。她从小聪慧过人,记忆超群,她看书可以做到过目不忘。徐达为了培养女儿,给她请来了最好的先生教她,徐妙玉小小年纪就被称为“女诸生”。
“诸生”是很有学问的读书人的称呼,用来称呼一个女子,那么女子必然有极其过人之处。徐妙云的不仅长得花容月貌,还熟读兵书,甚至可以披甲上阵,所以便有很多人上门求亲。
正所谓“一家有女千家求”,朱元璋自然也希望徐妙云这么优秀的女孩子,可以嫁给自己的儿子。看到徐达还有迟疑,朱元璋就对他承诺:“如果妙云可以成为我们家的儿媳妇,我一定会好好对待她!”
面对朱元璋的“软硬兼施”,徐达也没有办法,他只能同意了这门亲事,他说:“那就祝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朱元璋的马皇后也很重视徐妙云,她把12岁的徐妙云宣进宫,她和朱棣已经有了婚约,但是不着急让他们成亲。她把徐妙云带到宫中,先教导她礼仪规矩,并且可以让她和朱棣先培养一下感情。
三年的光阴,朱棣和徐妙云一起在马皇后身边一起读书,他们两个人培养出来深厚的感情。到了1376年,朱元璋就让他们二人成婚了,当时朱棣17岁,徐妙云15岁,他们非常相爱,成婚后8年的时间,徐妙云就给朱棣生了4男3女。
徐达之前还未女儿不能成为朱标的妃子感到遗憾,可是朱标却寿数不长,早早就去世了。如今看到她和朱棣夫妻和睦,徐达的心中也算是有安慰了。
1398年,朱元璋驾崩,他的孙子朱允炆成为皇帝。朱元璋为了替朱允炆铺平道路,所以朱元璋杀掉了很多跟随他的忠臣,徐达也没能逃过一劫,他在1385年就去世了,不过他的女儿徐妙云和朱棣还能得到平安。
朱允炆刚上位,他还没有坐稳皇位,就着急削潘,因为他的叔叔们都大权在握,他很怕自己的皇位被他们夺走了,所以他就要削弱他们所有的权力。
朱棣对于哥哥去世,他本来有成为皇帝的实力却无缘皇位,而感到懊恼,如今朱允炆却咄咄逼人,所以朱棣不打算再和朱允炆保持客气了,他准备起兵反抗朱允炆。
朱棣想要造反,这一条路一定不好走,如果出现了意外,那么就是全家人一起死。可是徐妙云一点都不怕,她支持朱棣的选择,就算是死,他们夫妻都要死在一起。
有一次,朱棣带走全部的精锐部队去攻打朱允炆,可是他的敌人李景隆却趁机来犯。徐妙云临危不惧,她带领城里的老弱妇孺们采取机智的办法去对抗李景隆。
她让人在城墙上泼水,等到李景隆攻城时,城墙结冰,他们无法进攻,后来徐妙云在让人在城墙上扔大石头出去,最后守住了大本营,等到了朱棣回来救援,他们一起大败李景隆。
1402年,朱棣在和朱允炆大战中,取得胜利,他在南京称帝。朱棣成为了皇帝,他做的第一件事,就将徐妙云封为皇后。徐妙云成为皇后之后,她依旧保持着当初的习惯,帮着朱棣打理好后宫,不然朱棣分心。
朱棣这一生一共有9个孩子,但是其中7个都是徐妙云给他生的,剩下的两个孩子都不知道他们的母亲是谁,只留下一个“母不祥”。
只是很可惜,徐妙云做皇后只做了4年,她在46岁时就因病去世了,朱棣对于她的去世很伤心,为了她,朱元璋还缀朝一日。在此后的17年,他都再也没有册立过皇后。在他死后,他也要求一定要和徐妙云合葬,“生同衾,死同穴”,这就是夫妻最深的情谊!你怎么看,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