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代“正一品”官都有哪些?其实大部分职位你可能都没听过
迪丽瓦拉
2025-08-01 07:33:17
0

大家可能知道,中国古代官员都是分品级的,品级就是就是官的等级,那么等级最高的官是什么呢?自然是一品大员了,不过嘛,清朝的一品大员对应的官职,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样。

你常听的什么总督之类的大官,并不是正一品;而正一品的官职,你可能还真没听过,

如果往细了说,清朝官员的品级是有9个大档,18个小档次(当然未入流的自然不算),也就是“九品十八阶”,品级是由一到九,但是每个品级都分一个“正”和一个“从”,那等级最高的自然是“正一品大员”,它们对应的都是些什么官呢?

不同等级朝服是不一样的

说到这先要简单介绍一下清朝官员的分类,大体上,清朝官员可以从两个方面分别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按文和武来分,分成文官和武官;一类是从地方和中央上来分,分为京官(在京城当官)和地方官。

文官和武官中自然都有正一品的,但地方官是没有正一品的,即使是最高的总督领兵部尚书衔也只是从一品,一般的总督都还是正二品。

乾隆年之前官制变化过大,难以简单说明;但乾隆朝之后,官职比较稳定了,那一品官包括哪些呢?

文官中的正一品有这么几个: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散阶特进光禄大夫,外务部头等出使大臣。

怎么样,是不是和想象的有些不太一样?这里面除了殿阁大学士,很多大家都没听过吧,尤其是说什么太师,太傅,太保,总觉得怪怪的,这些官职大家似乎听过,但似乎不是清朝的事情了,仔细想想,清宫剧中一些很大很大的官员耍官威的时候,似乎也没人拿这个职位说事,那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太师,太傅,太保是周朝的事情,合称“三公”,一开始权力很大,但后来成了虚职,只是个荣誉象征,没什么权力,《清史稿.官职制》记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正一品。...初沿明制,大臣有授公、孤者。嗣定为兼官、加官及赠官”。

“三公”后来演变成别的职位(汉代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这些职位只是一种荣誉而已,并不真管什么事,你可以理解为现在的名誉主席之类的,所以一般他们还会兼任其它职务的;后面散阶特进光禄大夫也是一样,是荣誉职,所谓散阶指的是授予官职时同时授予的虚衔,光禄大夫在汉朝是为掌议论之官,但后来成了“阶官”,就是这个官不管实际职务,仅仅是表示品级,清代一开始,文职正一品和从一品均称光禄大夫,如果在光禄大夫前加“特进”二字,为正一品官,顺治九年(1652年)把“特进”省略了,光禄大夫全是正一品,是文臣最高阶官,这也是个虚衔,可以理解为国策顾问,通常也会兼任其它职务。

不过殿阁大学士很重要,这相当于皇帝的机要秘书,清朝一开始有“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乾隆年间,改“中和殿大学士”为“体仁阁大学士”,成为“三殿三阁”,这些全是正一品。

对了,还有个外务部头等出使大臣,这是清末新政后,实行新官制后的新官职,也没有定额。

说完文官再说说武官,武官和文官有个区别是——正一品不是等级最高的,因为还有些是超品的存在,比如和硕亲王,多罗郡王,镇国公,辅国公,一二三等公爵(功臣),一二三等侯爵(功臣),一二三等伯爵(功臣)什么的。

而武官中的正一品有,侍卫处领侍卫内大臣,銮仪卫掌卫事大臣,一二三等子爵(功臣),一二三等镇国将军(宗室),郡主额驸,散阶建威将军,还有伊犁和绥远的将军,陆军部大将军和陆军部将军。

清末新政

前面的侍卫处领侍卫内大臣和銮仪卫掌卫事大臣是啥?前一个是职责是掌管御前侍卫和统领禁军,保护皇帝安全等,后一个是掌舆卫政令并总理卫事,负责在出行期间保护皇帝。

重要性不用说了,打仗都没有保护皇帝重要。

子爵和镇国公其实也是一种荣誉头衔,并不需要实际负责什么职务,一个封功臣,另一个封宗室。

还有一个是“额驸”,这其实就是“驸马”,固伦公主额驸和和硕公主额驸是超品的存在,但君主额驸则是正一品,那岂不是娶了公主或者郡主,官的等级就上升了?还真是,《清史稿·职官四·公主额驸》详细记载了不同等级额驸的封官情况。

当了“额驸”,理论上也是大官了

那散阶建威将军呢?听到“散阶”就知道了,这也只是虚职,表示荣誉,其中建威将军是很高的散阶。

不过伊犁和绥远两个地方的驻防将军可不是虚职,驻防将军是八旗军的大军区司令,全国共有十四个,绝大部分都不是正一品,不过伊犁将军和绥远将军两个特殊地方的将军为正一品。

可后面什么陆军部大将军和陆军部将军呢?这“陆军部”也是清末新政后实行新官职后新设立的,清朝的陆军部设立于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其前身为兵部、练兵处与太仆寺,由陆军大臣掌管,不过陆军大臣可以理解为是超品的存在,他下面管的大将军、将军正一品;正都统从一品;副都统正二品,然后按照职位依次下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甲午战争130年|甲午战争赔款... 2024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30周年。这场影响深远的战争不仅改变了中日两国的历史轨迹,也深刻影响了东亚...
原创 梅... 梅山七怪出山之际,恰是在那商周之战已近乎尾声之时。彼时,诸侯联军一路势如破竹,已然攻至孟津,殷商的天...
原创 大... 经常上网的朋友可能都听说过,十几年前一位上海大学教授葛红兵曾发表过一个言论,说建议取消抗日宣传,理由...
《林长民集》首次出版 近日,林徽因研究专家陈学勇、林徽因外孙女于葵联手整理编注的《林长民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林长民...
原创 林...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轰然爆发,中国跌跌撞撞地从古代迈向近代探索之路。曾经“雄踞东方,万国来朝”的...
新华视点|西安城墙的数智密码 周长13.74公里的西安城墙,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之一,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新版文物保护法有哪些看点 陆 琼 丰邢叔簋于1978年在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一处西周晚期青铜器窖藏出土,于1984年11...
原创 国... 1927年汪精卫开展对共产党员的屠杀,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彻底宣告失败,由此国共关系破裂。通过此次的党内...
原创 他... 乱世三国,风云骤起,期间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四方雄主唯曹、刘、孙三家最为鼎盛;三家之中则尤以“曹操”...
原创 春... #历史开讲#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
原创 金... 1234年,金国被灭后,蒙古军团是两线作战的,可能是西征更能引人关注,就会认为,蒙古放了南宋去西征了...
【广饶文史·民间故事】齐国花园... 齐国花园的传说 齐国花园位于今广饶县城西南约四公里处的花园村,南距齐国故城临淄约二十公里,北距西殷齐...
原创 福... 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小编将持续更新,感谢您的支持。 文|古轩说史 ...
原创 假... 朱元璋其实一直就是把朱标当成接班人来培养的,从小非常的喜爱他,他是在朱元璋打南京的时候出生的,当朱元...
原创 他... 宋朝的文化名人很多,但最接地气、生平经历最为大众津津乐道的,好像就苏东坡一个。只不过苏东坡的“美食家...
原创 一... 中国的腰杆子硬了,这背后,最应该感谢的就是工业体系的一再突破。 有些突破在明处,比如珠海航展上,歼3...
原创 官... #历史开讲#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发生于公元200年,当时袁绍和曹操在中原争霸...
原创 黄... 1948年9月,蒋介石以陈诚的嫡系第18军为主组建了第12兵团,下辖四个正规军十一个师和一个快速纵队...
原创 原... 在印度,种姓制度已经存在了3000多年,这种等级划分观念已然随着时间的流淌,深植人心。 种姓有高种...
原创 光... 晚清,光绪三十四年,光绪帝驾崩无子,皇位后继无人,朝野一片混乱。当时晚清的实权者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