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各个加盟国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国内情况各异,故而皆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如今,苏联解体已有近30年,在这近30年的时间里,各加盟国都有了哪些变化呢?近日,一位有心人搜集了各加盟国2017年的人均GDP数据(因为2018年的数据暂时还没出来),我们可以从中粗略看出苏联各加盟国的发展现状。
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波罗的海三国由于靠近北欧,拥有天然的地理区位优势,故而经济发展都很迅速,如今也都是比较富裕的国家;而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这两国,过于深居内陆,在当今海洋贸易大行其道的时代,它们难以与外界建立便捷的物流联系,同时其国内局势也不太稳定(尤其是吉尔吉斯),自然难以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这其中,有3个原苏联加盟国,却十分令人惋惜。在苏联时代,这3国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外加苏联中央的大力支持,而各自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其中,一个是军工发达的工业大国,一个是名人辈出的英杰之地,还有一个则是向亚非拉世界展示苏联成就的橱窗。但是,苏联解体后,这3国都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至今尚没有恢复到昔日的发展水准。
这第1个国家,就是乌克兰。乌克兰位于东欧南部、黑海北岸,这里气候温和,境内多肥沃的黑土地,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向来被称为“欧洲粮仓”。苏联时代,乌克兰也是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建立起了发达的重工业生产体系。当时,乌克兰境内拥有安东诺夫、莫洛佐夫等著名的武器设计局,生产出诸如安-225之类举世闻名的武器装备。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失去了与其他加盟国的紧密联系,导致其工业生产得不到原料补充与相关的配套支持。此外,独立以来的乌克兰,也多次盲目执行不符合国情的政策,导致其国内经济连年停滞,东、西部独立日益加剧,在国际上则与俄罗斯闹翻。这样以来,乌克兰也就更加难以发展。如今乌克兰人均GDP只有约2500美元,已经是典型的穷国了。
这第2个国家,就是格鲁吉亚。格鲁吉亚位于外高加索地区,虽然国土面积很小,但是却曾诞生出了众多推动苏联历史的名人,例如斯大林、贝利亚、奥尔忠尼启则、谢瓦尔德纳泽,等等。在二战时期,格鲁吉亚又涌现出许多战功卓越的军官,以及军事科技人员。借助这些风云人物的声望,格鲁吉亚这个弹丸国家一度在国际舞台上备受瞩目。
然而,格鲁吉亚却面临着比较严重的内问题。这是因为在格鲁吉亚国内,还存在着阿扎尔、阿布哈兹、南奥塞梯等“国中国”。苏联解体后,格鲁吉亚局势混乱、经济衰退,分离主义抬头。与此同时,格鲁吉亚又和俄罗斯闹翻,俄罗斯便皆南奥塞梯之手来“整”格鲁吉亚。最终,在内部与外部的联合压力下,格鲁吉亚渐渐衰落成默默无闻的小国。
这第3个国家,就是乌兹别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全境属于温暖的大陆性气候,土地肥沃、物产丰饶。苏联时期,中央给予了乌兹别克大力支持。乌兹别克则凭借优越的条件,与上级的财政拨款,而逐渐繁荣。当时,乌兹别克的棉花、生丝产量占苏联全国的一半以上。其首都塔什干则成为“苏联的亚洲橱窗”,每年都要接待大量来自亚非拉的访客。
苏联解体后,乌兹别克失去了财政补贴支持,同时其本身又是双重内陆国,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此外,乌兹别克过于接近阿富汗等战乱之地,受“乌伊运”等组织的威胁。在此情况下,乌兹别克就不得不强化对外贸易管制,这就又在客观上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如今,乌兹别克斯坦虽然国内安定,但是其人均GDP只有约1500美元,也已经成为了典型的穷国。
总的来说,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笔者个人认为,以上3国,实力衰退最为明显。这3个国家虽然都有着自身的优势,但是却需要身处苏联这一“大家庭”之中,才能充分发扬优势,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与强大。苏联解体后,这3国失去了来自苏联中央的支持,以及与其他加盟国的密切联系,优势逐渐被劣势取代,自然都有所衰落。
文|刘纪尧
参考资料:《苏联军队的瓦解》、《列国志·乌克兰》、《列国志·格鲁吉亚》、《列国志·乌兹别克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