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跟项羽其实真没办法比,可偏偏就是刘邦夺了天下,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项羽是什么人啊?他是楚国的贵族,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
史书当中有记载,说项羽“身高八尺有余”,按我们现代人的身高来算,大概是一米八九的样子;“力拔山兮气盖世”,大力士举重能拿冠军。
项羽比刘邦还要小24岁,但是他这个人不爱读书,小的时候他的叔叔项梁教他读书认字,学了一段时间他就不想学,他说他想学武。于是项梁只好开始教他学剑,但是剑学了一段时间又不学了,这把项梁气得说不出话来。
项梁说:“你这样文不能测字,武不能防身,以后长大了要干啥?”
项羽回答说:“读书写字就是认识一下人的名字,学剑再厉害也只能同时对付几个人,我要学就学万人敌!”
项梁听到此话也觉得言之有理,于是又带项羽学习兵法,不过项羽也只学了个大概。
看到项羽想要什么,项梁就能提供什么,单单这几点,项羽的起点就比刘邦强了太多。
公元前209年,当时大泽乡起义的同时,会稽郡的郡守殷通也准备起兵,他打算找项梁和恒楚为将军。
当时的项梁其实不是体制内的人,也不是吴中本地人,项梁老家在宿迁,当年因为犯了事,所以逃到了吴中,也就是现代的苏州这边。
项梁这个人很有才,再加上他是项燕的儿子,所以当地人特别地佩服他。
那殷通为什么要找他呢?因为殷通也不是本地人,秦朝担心地方官做大,于是采用异地为官的制度,殷通想造反就需要民众支持,项梁德高望重,因此殷通才会想着拉拢项梁。
而项梁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因此一听殷通有要事相商,就带着项羽来到殷通的郡守府。
一来到郡守府,殷通接见项梁项羽叔侄俩,谁知项羽拔剑就砍,直接杀官夺印,接着项羽独自一人干翻郡守府里的一百多个家丁,杀得人头滚滚。
见识到这位凶神恶煞的厉害,其他人皆吓得匍匐在地,不敢抬头。这一年,项羽才二十三岁。
借着这个机会,项梁开始召集江湖豪杰,组织了江东子弟兵八千人,平定江东。这时的项羽,还只能算得上是项梁手底下的实习生。
而刘邦二十三岁时在干嘛呢?应该还是整天游手好闲,白日做梦。
大泽乡起义的这一年,刘邦49岁,因为犯了事,在芒砀山里东躲西藏,一些不安分的人也都来投奔他,手底下聚集了两三百人,成了山大王。
刘邦也听说了陈胜吴广起义,又想着自己一把年纪了,有家不能回,想学人造反,却不知道身边这帮人听不听自己的。
有了陈胜吴广作为先例,刘邦的心思也活络了起来。
那天,刘邦在山里走,后面的人跟着他,突然在河边看到一个老太太在哭,说什么自己的儿子是白帝之子,刚刚儿子现出原形,被赤帝之子一刀给砍了。
刘邦身后的人就奇怪,是谁砍了白帝之子呢?这时刘邦说话了,说自己刚刚砍了一条白蛇。
众人一听,原来刘邦就是赤帝之子,难怪刘邦与众不同。
刘邦的老家是在沛县,当时沛县的县令见到天下四处在起义,仿佛现代人做生意看到了风口,想着自己也得赶流行吧,跟着起义,响应一下。
这时候,萧何给县令出谋划策,他说刘邦身边聚集着两三百人,可以把刘邦找回来,增加自己的实力。
县令点头答应,于是派樊哙到芒砀山将刘邦接回来,可当刘邦到了城门口,县令见到刘邦手底下的人已经不止两三百人了,实力不比自己弱,心想着如果刘邦进城了,这沛县是听他的还是听我的?于是又下令关上了城门。
刘邦最擅长心理战,看到县令关门,他就猜到县令在想什么了,于是在城下喊话,然后用弓箭将书信射进城。
主要就是那一套说辞,说是秦朝暴政,天下人都反了,如果不开城门,等诸侯大军一到,大家都得完蛋。
刘邦自幼在沛县长大,在沛县里有不少亲信死党,在这帮人的煽动下,大家开始动摇了。
那时候秦朝统一不到十年,民心不稳,于是在众人的鼓动之下,有人冲进衙门里,将县令给杀了,迎接刘邦进城。
但是沛县这个地方,有威望的不是刘邦,而是萧何跟曹参。
他们是这个地方的大族,并且他们俩都是当官的,因为是文官,再加上有家底,他们是不敢挑头。
反过来看,刘邦不造反也是死路一条,也只有造反这条路可走,于是刘邦成了县令,从此成了“沛公”。
但是造反得有旗帜才像样啊,当时沛县属于楚国,陈胜吴广起义又号称大楚,于是刘邦也打出了楚国的旗号。
可陈胜吴广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喊得响亮,喊得天下开始烽烟四起,自己从起义到结束,中间只有短短六个月的时间,他们是被谁给灭了?
请听下回。